典型賓組甲骨文分類新探*
2018-12-02锺舒婷
锺舒婷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對甲骨文進行精確分類是甲骨文研究的先决條件,而分類的唯一標準是字體。筆者在研究時發現,根據字體能對典型的賓組甲骨文進行進一步分類。而李學勤、彭裕商二位先生合著《殷墟甲骨分期研究》與黄天樹先生《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兩書中雖有涉及,但都没有更進一步的研究。本文則是在他們研究的基礎上,將典型賓組甲骨文進一步分爲一B甲和一B乙兩個小類。賓組甲骨文獻數量龐大,也是歷來甲骨文研究的重點。要對賓組甲骨文進行深入研究,首先要對其進行科學的分類。李學勤先生在《殷墟甲骨兩系説與歷組卜辭》一文中指出“必須采取類型學的方法”,(1)李學勤: 《殷墟甲骨兩系説與歷組卜辭》,《當代學者自選文庫: 李學勤卷》,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頁83。將考古學的類型學方法運用於甲骨文分類。林澐先生在1984年《無名組卜辭中父丁稱謂的研究》中對其在1981年發表的《小屯南地發掘與殷墟甲骨斷代》一文中將卜人也列爲卜辭分類的基本依據做了更正,並進一步强調,“科學分類的唯一標準是字體”,“分類却只能依據字體”。(2)林澐: 《無名組卜辭中父丁的稱謂的研究》,《林澐學術文集》,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版,頁141—142。此後,黄天樹先生將林澐先生所説的“字體”更進一步歸納爲“書體風格、字形結構和用字習慣三個方面”。(3)黄天樹: 《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北京: 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頁3。不論是李學勤、彭裕商二位先生合著的《殷墟甲骨分期研究》,(4)李學勤、彭裕商: 《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還是黄天樹先生的《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都是在字體分類的前提下進行的分期與斷代研究。臺灣學者杨郁彦以李學勤、黄天樹、彭裕商等學者對殷墟甲骨的分組分類爲參考,根據貞人、字體等標準對《甲骨文合集》進行全面的分組分類。(5)杨郁彦: 《甲骨文合集分組分類總表》,臺北: 藝文印書館2005年版。其後,崎川隆博士更是依據字形對《甲骨文合集》中賓組甲骨文進行了更爲細緻的分類。(6)崎川隆: 《賓組甲骨文分類研究》,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王建軍先生對《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補編》、《英國所藏甲骨集》、《北京大學珍藏甲骨文字》等書中的賓組甲骨文進行了類型劃分,並做了數量統計。(7)王建軍: 《賓組甲骨文“分級劃類”問題研究》,《殷都學刊》2014年第3期,頁69—72。
賓組卜辭數量衆多,根據字形,我們可以劃分出“典型賓組”一類。該類卜辭在李學勤、彭裕商二位先生合著的《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一書中被稱爲“賓組一B類”,在黄天樹先生《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一書中被稱爲“典賓類”。依據字形特徵對其進行劃分,“典賓類”與“賓組一B類”的範圍相當,只是稱呼不同。但由於這一類卜辭數量衆多,字體風格又與賓組其他類區别明顯,因此上述兩本書的作者都未對該類作進一步探索。那麽,對這類數量衆多的一B類或者説典賓類再進行劃分是否可行呢?實際上我們能從他們各自書中看出端倪。在《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中,“賓組一B類”所舉例片,如《合》201、(8)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歷史研究所: 《甲骨文合集》,北京: 中華書局(1978年——1982年)。文中簡稱《合》,其後號碼爲圖版號。《合》838、《合》5439等片與《合》137、《合》558、《合》6177(9)李學勤、彭裕商: 《殷墟甲骨分期研究》,頁112—115。等片的特徵字及書體風格明顯不同,且《合》201等片的書體風格更接近“賓組一A類”,(10)本文分組標準依據李學勤、彭裕商《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一書。黄天樹先生在其書中已經明確指出賓組一類與典型賓組的字體(即李、彭二位先生書中賓組一A類與一B類)的過渡性,並且提出了“典賓類早期卜辭”這一概念。(11)黄天樹: 《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頁71。也就是説三位先生已經意識到“賓組一B類”字形及書體風格的差異。“賓組一B類”所舉《合》201、《合》838、《合》5439等片即具有黄天樹先生所提到的“過渡性”特徵。但是這種“過渡性”或者説“典賓類早期卜辭”的具體特點及其判斷標準他們都並未詳細説明。根據《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一書的分類標準,我們將這類具有過渡性的甲骨文稱爲“賓組一B甲類”,典型賓組稱爲“一B乙類”。由於一B甲類具有過渡性,因此我們要同時結合賓組一A類與一B乙類對這類甲骨文進行對比分析。
首先,從書寫材料來看,賓組一A類龜、骨並用,一B甲類多用龜版,骨版數量較少,而一B乙類多用骨版,用龜版較少。其次,就書體風格而言,(12)爲方便比較,一A類與一B甲類甲骨文均采自龜版,一B乙類均采自骨版。一A類字體最小,筆畫較細、直,其工整程度不如一B類;一B甲類字體比一A類稍大,書寫工整,結構整齊,筆畫均匀;一B乙類字體最大,風格雄健規整,方正穩重。總的來説,從一A類到一B乙類,文字逐漸變大,從正方形演變爲長方形,筆畫也由細變粗,風格越來越成熟。下面我們將結合各類特徵字進一步對一B甲類的過渡性進行分析:
1.
2.賓
3.亥
4.不
5. 受
6.隹、雀、隻
除上舉的文字之外,筆者另外選取其他常用字做成特徵字表以便查閲:
A㱿《》6641《》6862《》903《》2063《》1144《》13525、《》6460《》766《》6571《》6886《》9507《》1027《》10344《》6460《》4121《》10125 《》10344《》536《》776《》4209《》6664《》536《》536《》6571《》6571《》10184《》4519《》1140《》6641《》4209《》6570《》2056《》6570《》776《》6887《》776《》6578《》6460《》10344《》1027《》6641㞢《》3061《》6460《》5364519《》190《》536《》536《》776《》3461
B㱿《》5446《》14《》1100《》955《》721《》93《》201《》98《》9950《》3771《》201《》1677《》201《》248《》838《》248《》2373《》667《》809《》116《》7851《》438《》9950《》734《》3238《》98《》151《》201《》248《》226《》248《》14《》201《》122《》721《》248《》880《》248《》775㞢《》136《》201《》136《》418《》14《》943《》891《》7075《》438
B㱿《》679《》6057《》5760《》2366《》67《》8806《》175《》6208《》440《》10227《》542《》559《》8806《》154《》559《》5112《》559《》1066《》6057《》367《》6058《》10227《》745《》226《》562、《》495《》6057《》1066《》5807《》67《》6209《》379《》6567《》5《》37㞢《》367《》2954《》563《》5807《》6081《》8806《》6567《》8806《》779
從上文與表格中的文字我們可以看到,處在過渡期的一B甲類特徵字有的與一A類相同,如“申”、“不”;有的又與一B乙類相同,如“隹”、“亥”;有的既包含了一A類也包含了一B乙類的寫法,如“酉”;有的又與一A、一B乙類都不同,如“”、“翌”,明顯具有過渡的性質。因此,將其單獨劃爲一類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但總體而言,不論是書寫材料還是特徵字及其組合,一B甲類都更接近一A類,比如我們在分類的時候,有時並不能完全區分一A和一B甲類,因爲晚期的一A或者説早期的一B甲類實在太相似,以至於二者之間的界限模糊不清,而像上文提到的《合》6482至《合》6485、《合》9950等接近一B乙類的圖版則是很容易與乙類區分開來的。
我們都知道,對甲骨文進行科學細緻的分類是其研究的基礎,而分類要以字體爲標準。就賓組甲骨文而言,其數量龐大,時間跨度也較大,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對其進行分類更是困難重重。將一A、一B之間的過渡類劃分出來只是第一步,就每一類的内部而言,不論是一A類還是一B甲類,其字形及書體風格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們各自也都有早晚之分,這些都需要我們更深入的探索研究。
附記: 本文蒙導師彭裕商教授審閲指正,謹致謝忱!
附:
三類賓組甲骨文例片舉例表
三類甲骨文典型拓片舉例
一A類
一B甲類
一B乙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