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诗词课堂教育教学浅谈

2018-12-01吕国荣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46期
关键词:古诗文诗词古诗词

吕国荣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读诗使人聪慧,懂得如何说话。传统诗词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记载着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精神的蕴含,对学生进行传统诗词文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民族文化的传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目标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从这个标准可以看出,学校语文教育目的相对于以前更加着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对学生的吸收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比较高的要求。古典诗词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对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初中学生要对古诗文作者表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很好的理解,分析文中作者面对困难的一种积极态度和不屈的精神,从中看到中国民族的伟大闪光点,因此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有很大的传统文化教育功能。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传统古诗词课堂教学呢?

一、初中語文教学中传统古诗词教育的实施策略

初中阶段不仅是青少年学生长知识的阶段,同时也是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开展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对弘扬传统文化和传承民族精神也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要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要在阅读教学上下功夫。所以,不仅需要教师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和怡当有效的教学方法,还要有一定的教学理论修养和先进的教学观念,尤其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必须要找出相应的阅读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和新途径。

二、如何进行传统古诗词课堂教学

1.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多半来源于生活,充满着生活气息,所以很多学生对语文有很大的兴趣。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要联系学生年龄层的生活状态来进行讲解,激发出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爱好,比如,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将豪放诗中的豪迈、雄浑之情读出来,要求学生诵读出自己体悟到的情感,不管是借助节奏、重音等手段,还是借助语调、语速等手段。要使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对意境画面进行构思。而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对词作的情感进行更深入的体悟,从而从深层次体会古诗词的美,并更为深入地理解古诗词。

2.强化传统诗词的朗诵训练。

古人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一种朴素的读书法,也适用于传统诗词的学习上。因此,在传统诗词教育上首先该做的就是强化学生的传统诗词的朗诵,通过传统诗词的不断朗诵,才能让学生在不断的朗诵中逐渐对传统诗词所表现出的内容美、意境美、语言美、画面美和思想之美等方面有所感悟,才能体会传统诗词之美,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不管是学习何种知识都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和记忆,这是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古诗文的掌握也是如此。对古诗文进行重复多遍朗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只有通过多遍的通读和理解才能真正领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3.引导、提升学生欣赏传统诗词的审美能力。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中华传统诗词就是历史岁月馈赠给我们的美——一种精美绝伦的大美。而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诗词中的美,体会传统诗词中的美,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传统诗词教育上的责任。我们要通过精细的讲读来引导学生,帮学生打开审美的眼睛。

而必须值得注意的是,做为语文教师是不能走入精细讲读的误区,即美是需要心灵去发现,去感知的,作为教师需要的是用诗意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的心灵,而不是用刻意的精细讲读去约束学生的心灵,使之丧失想象力,反而陷入对传统诗歌欣赏的误区。这一点是在传统诗词教育中要慎之又慎的。

被传诵到现在有名的诗作是作者通过对字句进行反复推敲形成的。要求学生在对其进行分析时不但要领会诗中的意思,而且还要站在作者的角度细细品味诗作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情感时的心情,

三、结语

中华传统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经过岁月淬炼留给我们炎黄子孙的语言财富、文化财富、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瑰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对于我们炎黄子孙形成独特的品格、精神等都有着巨大的作用。而我们要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在校园的不断开展,来帮助学生更加正确地认识中国的传统古诗文文化。

猜你喜欢

古诗文诗词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诗词书法作品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诗词篇】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