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场议论文写作:援引的呈现方式

2018-12-01程丽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46期
关键词:丹霞援引示例

程丽

文学,是语言的游戏。考场写作,不过是一场文字的表演。抛却立意深刻与否不论,大部分考场佳作都有其“巧妙”,让阅读者生出“难为他写得出来”的感受,从而不吝啬赋分。使文字“巧妙”的方法很多,姑且一论考场议论文写作中的援引呈现方式。

一、目的意义

“不与培塿为类”,通过改头换面的手段,首先避免选材的常态,但小众和偏僻不是唯一的选择。援引的方式要去接近“比兴”的传统,其背后的思维实质是合理而精妙的联想。

二、讨论涉及作文题目范围

过去与现在、等待、保持个性、过程和目的、苦难、简单、浅薄与深刻、青春与成熟、分享与分担等

三、具体示例

【示例】

等待(评说等待本身的不幸福感)等待本身却说不上幸福。想象中的幸福愈诱人,等的时光愈難捱。“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自是一件美事,可是,性急的情人大约都像《西厢记》里那一对儿,“自从那日初时,想月华,捱一刻似一夏。”只恨柳梢日轮下得迟,月影上得慢。第一次幽会,张生等莺莺,忽而倚门翘望,忽而卧床哀叹,心中无端猜度佳人来也不来,一会儿怨,一会儿谅,那副神不守舍的模样委实惨不忍睹。

苦难(评说身处苦难之中感受未必如我们的经验所想,或许幸福就在苦难的夹缝之中)我遇见正在下山的西绪弗斯,却发现他吹着口哨,迈着轻盈的步伐,一脸无忧无虑的神情。举起手,对我喊道:“喂,你瞧,我逮了一只多漂亮的蝴蝶!”我望着他渐渐远逝的背影,不禁思忖:总有些事情是宙斯的神威鞭长莫及的,那是一些太细小的事情,在那里便有了西绪弗斯和我们整个人类的幸福。

过程和目的(评说目的同样重要)假定上帝改变了心思,撒手不管,听凭洪水滔滔不再退落。诺亚继续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漂流,漂流已经变得没有目的,所期待的陆地已经永远沉落,他的内心唯有悲凉和绝望。一切只是徒劳。

【结论】当我们对某个道理有了深刻的认知,能使援引的内容所含道理显而易知,在文字某些位置,铺排渲染援引本身,使文字跳脱起来,道理一笔带过即是画龙点睛,甚至毋庸赘言也意味深远。当然,文首的运用需警惕,没有厚重全篇支撑,开头就会显出轻浮。

四、升格示例:

巴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中曾引述一位画家朋友的话:“每年到了冬天,我就到列宁格勒那边的芬兰湾去,您知道吗,那里有全俄国最好看的霜……”“霜”这一寻常事物在画家眼中却值得长途跋涉而去。日出、霜乃至雪、雨这些自然之景本是大自然的恩赐,但扪心自问,在有限而又短暂的生命中,有几人曾经驻足多看它们一眼?又有几人愿意细细品味它们?

时间短暂,正因它的短暂而易逝,我们更应留心身边的寻常事物,更应感悟自然之美,体悟生命的活力……

适用范围素材:

所有的爱情的守候:鹊桥相会

所有求索磨砺孕育的过程:台下十年功、昙花一现、袁枚《游丹霞记》“行一日夜,至丹霞”

所有等待的过程:守候日出、日落或者流星,“等待,只为多看一眼吧……”

方案一(分解):巴乌斯托夫斯基的画家朋友真是个妙人儿,每年冬天,愿意到芬兰湾去,去看霜!不计路途遥远,不计时间漫长,浪漫而多情,真是不切实际,不过是日出而消、短暂而逝的霜而已。可,我愿意有这样的朋友,因为他的热情会暖化坚硬,他的执着会激励消沉,想必他那兴奋的语气也会感染我,生出陪他同去的勇气吧。所有的对美好的渴望和求取言行,即使是短暂的美好,总是能温润我们的干涸。

方案二(选点、混搭):摄影师已经准备了好久,不知昙花今夜是否吝啬一现;过往、现在以及将来的夜登泰山者,也无把握不会错过壮丽的日出;织女早已打扮停当,因为七夕即将入夜。

方案三(经典再现):假使时光逆流,小人鱼依然毫不犹豫奉献自己的美妙歌喉,饮下悲剧的巫药,还是怀有偌大的勇气去面对将来的漫长苦难。只为记忆中那真切而模糊短暂美好:心上人走来时那关切的一瞥和湛蓝的温暖。或许,重生再入苦难的原因很简单:再看我一眼。

猜你喜欢

丹霞援引示例
“南海仲裁案”裁决的后续国际裁判实践述评
强凹硬核老公:奉前任当导师怎不闪崩
秋枫
大自然的奇观:中国丹霞
不愧为国师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相关问题分析
对三处援引的理解与处理
对三处援引的理解与处理
10秒记忆
飞吧,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