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2018-12-01张玉蔷
张玉蔷
摘要:音乐是一门美的艺术,这种艺术美一直贯穿着人类的发展史。无论是远古时期人类有节奏的敲击声,还是当代社会街头艺人的即兴演奏,无一不是美的表现和升华。是否具有较高的音乐鉴赏能力就成了欣赏者能否感知、欣赏这个独具魅力的世界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激发;音乐潜能;鉴赏;审美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3-0201-01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人类最原始、最具有普遍性的艺术表达形式之一,这种表达形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节结构和特殊的声音来实现彼此之间的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
1.音乐教学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都能得到挖掘
潜能,可以说是每一个人具有的某种独有的能力,也可以说是一项特有的长处,而这种能力不是先天就能发挥出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生活中,通过某种有意识的锻炼,对某个方面具有比别人极强的嗅觉和识别能力,通过某种活动,他能比别人感受的早,认知的早,理解的到位,从而在动手、动口,动脑上都比别人优秀,因此,只有把每一个孩子自身具有的音乐潜能真正挖掘出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音乐知识上有自已的认识,有自已的见解,有自已的感知,让全体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学到相应的音乐知识,哪怕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谱,一节节奏的认知都是收获,都是知识,并进而转化音乐能力。作为音乐教师,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方面的专业学生,而是应该研透课程标准,在音乐课的教学内容,要精心设计,把教学内容和重难点放在每一个学生上面,要让每一位学生自身潜藏的对音乐的认知、理解、感受的能力得到解放,让学生在每一节音乐课程上都有收获,并在这课堂中学到音乐方面的相应知识,并且从这些相应的知识中学到和享受到音乐带来的美的教育,音乐教师在设计教学中要注重本节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每一个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一体机和音乐教具,学具,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把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学习的活动与课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课堂中的积极性,挖掘每一个学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及体会,才能提升每一个学生自身对音乐的感知,这种积极去感知和体会音乐的欲望,就是潜藏在每一个学生自身中的潜能。这种潜能就会支配学生对音乐的一种积极的渴求,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去认真对待每一节音乐课,努力的吸收音乐课中的相关音乐知识,并从这些知识和乐感中体会到美的教育,在这些音乐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学会相应的音乐知识,而这种对音乐渴求的愿望,会让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以及学生渴求获得这一方面的知识的意愿比其之它任何意愿都强烈,会把音乐知识的求知放在重要的位置。
2.以感受与鉴赏为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进行音乐教学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的基础,是音乐教学与学生音乐学习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的提高的主要手段,优秀的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的提高,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学生的身心愉悦都有着极其关键的意义。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差善于倾听的欲望,养成会听认真听音乐的优良习惯,一步一步的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课党中要善于采用多方法多手段多形式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亲身体会,激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已对音乐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的生活具有紧密的关系,从而奠定学生学习和感受音乐的魅力,为课程标准倡导的终身学习和感受音乐的美的教育奠定基础。把音乐美的教学的基本理念,在教学学中要贯穿在整个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中去,让学生养成音乐学习的美好的情操、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夠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通过自已不成熟的感受与鉴赏,通过自身感受到的喜悦,忧伤,快乐,沉得的音乐去体会音乐本身所反映的情感,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而音乐的审美是由:“听、感、赏这三个基本活动为主线,因此,这一活动的进行,是从听入手开始的,首先是要听到相应的音乐,从音乐的节奏、音响对感官的刺激,通过听觉神经传导来反映大脑的感受,不同于文字,绘画,优美的风景,这些只要通过看就能体会感知到是不是美的体验。”从而产生对美的反应。
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音乐鉴赏的作用,通过有效的途径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内涵,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在教学中还可融入一些乐理知识与表演技能等,由此提升学生的表现能力与团结能力,共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