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鹏:总书记回信的劳模班,我是班长辽宁人

2018-12-01夭夭

当代工人 2018年16期
关键词:预备役葫芦岛张鹏

夭夭

“习近平总书记给咱劳模班回信了!”

2018年“五一”前夕,令人振奋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飞快地传遍校园的每一处角落,让原本静谧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突然热闹起来。

“4月30日也是我的生日,能收到这样的‘生日礼物,此生圆满了。”虽然已过去3个多月,但每每提到这封回信,张鹏都从心底洋溢着幸福和自豪。

今年45岁的张鹏,是葫芦岛爱心车队队长,给习总书记写信的2017级劳模本科班的班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和全国劳动模范。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创建于1992年,26年来,已有600多名劳模学员在这里深造学习,又从这里走向“新的”岗位继续拼搏奉献。“劳模本科班学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很多都是从山村走出的娃娃,经过刻苦钻研和奋力拼搏,成为了工人中的先进代表。”

张鹏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组织全班28位同学写信时,初衷很简单,劳动人民自己的节日快到了,就想用最朴素的语言,向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汇报他们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情况,感谢对劳模群体的关心和关怀,并代表全国劳模表达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的决心。

信是劳模班的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在寝室里集思广益一起写的。前期起草时,就写废了半本稿纸,再经过3天的字斟句酌,2页稿纸被修改成了“大花猫”,终于成了大家都较满意的最终定稿。

“写信的过程一辈子都不会忘。虽然很‘疯狂,却能在其中积累不可想象的财富。”张鹏笑着回忆道。

4月17日,这封沉甸甸的信开始了它的旅程。劳模班的期盼中,13个日夜过得格外漫长。

“真没想到,习总书记能在百忙之中给我们回信!”4月30日,刚刚唱完《生日快乐》歌的张鹏,接到班主任的电话。“接通后老师激动得让我立马回北京,又立马让我看央视新闻,一头雾水的我看了电视,立马蒙住了,也像老师一样激动得语无伦次。”

很多人都没反应过来。最初只是希望总书记回信,这下梦想变成现实了。回到北京后,张鹏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将回信内容看了又看。“言简意赅的300多字,饱含着总书记对我们的尊重、肯定、勉励和关怀!”

“内涵深刻,意义重大。”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李玉赋用这样8个字概括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分量,更把这封回信视为对劳动模范、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的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

2017级劳模本科班不到30位学员,“只有我一个辽宁人,还是班长,真是难以言表的自豪。”

张鹏究竟何许人也,能够进入劳模班,能够收到习总书记的回信?

服务生、洗车工、水果摊贩、力工……都是张鹏曾做过的职业,但最为人所知的要属葫芦岛爱心车队队长。

“我是从铁岭偏僻小山村走出来的孩子。”张鹏回忆,记得小学五年级,老师总问长大后有啥梦想,大多数同学都回答当科学家、当画家、当音乐家,“只有我一个人说想当司机,要开大卡车。”

后来,因为贫困,年少的张鹏不得不辍学。为支撑家庭生活,13岁起,他就开始在农村市集上卖水果、卖调料。“每天收摊时看到放学回家的学生,心里说不出的苦和羡慕。”

只是张鹏还未察觉,从儿时起,“车”与“学生”就已在他的生命中埋下了伏笔。

17岁时,张鹏参军入伍,退伍后就留在了葫芦岛自谋职业。2000年冬天,从餐馆刚下夜班的张鹏,困得睁不开眼,晃晃悠悠地走在空荡的马路上,突然一声巨响,让他打了个冷战,立马精神起来。

就在张鹏正前方不到5米远的地方,一个高中生骑自行车放学途中,过马路时被车撞了。看到倒地血流满面的学生痛苦不已,张鹏立马到附近电话亭拨打120,学生获救。这起事故强烈刺激着张鹏的内心深处:冬天冰天雪地,夏天风雨交加,学生骑车上下学,车多路窄,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特别高。

“能不能买一台校车接送学生,提供一个安全保障呢?”回到家后的张鹏,心里反复合计,一连几天都没睡好。“当时的收入,养活一家三口都成问题,哪还有钱买车。”

怎么办?张鹏思想斗争了10多天,最后一咬牙决定:把唯一的财产——居住的小单间卖了来买车。

就这样,张鹏有了第一辆校车,那也是葫芦岛市的第一台校车,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

“车是用卖房子钱买的,我又是外地的,没了房子,住哪儿成了问题。”因为买这台校车,他与女儿在海边的帐篷里住了一个多星期,又在朋友的仓房住了一年多……

但在张鹏心里,这辆校车买得一点儿都不赔。2003年“非典”时期,张鹏的校车专职接送学生,受到学校、学生和家长一致好评。从此,张鹏逐渐组建起一支以农民工和下岗职工为主体的校车车队,规模不断扩大,至今已有120多辆校车。

运营校车安全是第一位的。他从买第一台校车开始,就把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招聘司机严格考核,从操作水平到责任心严格把关。张鹏亲自为车队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每周一召开大会专门强调安全,每天早晚两次出车前交代安全事项。雨雪天气,出车前他和司机一起认真分析每个路段情况,做好安全防范。出现问题及时沟通,全力保证校车安全万无一失。从第一台校车到车队运行8年之久,张鹏的爱心车队没有出现过一起严重伤亡事故,基本实现了保證学生安全的初心。

“做校车,有遗憾也有自豪。”张鹏直言,经营校车与经营其他营运车辆不同,利润微薄。特别是随着燃油、汽车配件及修理费用等价格不断上涨,校车利润几乎为零。这些年,为了更新校车保证运行安全,他很长时间没有买住房,和司机一起住在车队,并把女儿送到外地寄宿制学校。“从家庭和创业角度来说,没赚到大钱确实是种遗憾。”

但看到学生坐上一台台豪华的新校车,张鹏又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幸福。

“别人当兵是为了梦想和橄榄绿情结,我当兵是为了吃得饱、穿得暖。”

因为生存而入伍的张鹏,退伍多年后,对部队一直有着特殊的情结。

2016年,经辽宁陆军预备役后勤保障旅党委、司令部批准,葫芦岛应急抢险分队成立了,张鹏担任后勤保障旅预任副参谋长,全面负责抢险分队日常训练和教育管理工作。

预备役部队指国家平时以退役军人、民兵为基础,现役军人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战时能够迅速转化为现役部队的武装力量。预备役部队既区别于现役部队,又不同于民兵组织,是战争初期的首批动员对象,也是应对突发事件,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快速反应部队。

“预备役是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军民融合,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年7月,张鹏义不容辞地率领公司200多位职工加入预备役,还逐渐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吸引更多优秀的青年加入。

在葫芦岛,预备役应急抢险分队主要担负日常战备、森林扑火、抗震救灾和维稳安保等任务。

今年4月,葫芦岛市南票区小虹螺蚬山突发山火,此时张鹏正在北京学习。得知这一情况后,他连夜返回葫芦岛,迅速集结来自绥中、兴城、建昌和葫芦岛本地的预备役官兵,赶赴火灾现场。4月的葫芦岛,寒风刺骨,山路又崎岖难行。张鹏和每一位参加救火的预备役官兵,身背60斤重的电动灭火水箱,徒步穿梭于茂密陡峭的山林。饿了,就啃一口面包;渴了,就喝一口矿泉水;累了,就在树林里和衣而睡。经过3个昼夜的奋力扑救,大火终于被扑灭。

“加入预备役了,爱心事业不做了吗?”如今,总有人这样问张鹏。“回答当然是要继续做!”

据不完全统计,张鹏带领的预备役官兵先后3次完成了南票区虹螺蚬镇、板石沟村和建昌县要路沟乡扑火救火任务,帮助疏散转移受灾群众7200人次,帮扶困难家庭112户,捐出款物价值10多万元……

“我们是爱心灵魂整体转型了。”

回信原文如下:

习近平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的同志们:

你们好!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收到你们的来信,我感到十分高興。你们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评为劳动模范,如今又在读书深造,这是对大家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褒奖,也是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的关怀。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希望你们珍惜荣誉、努力学习,在各自岗位上继续拼搏、再创佳绩,用你们的干劲、闯劲、钻劲鼓舞更多的人,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我一直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

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我向你们、向全国所有劳动模范、向全国广大劳动者,致以节日问候。

习近平

2018年4月30日

猜你喜欢

预备役葫芦岛张鹏
快速高效的以色列预备役部队
基于PLC控制的平移式自动门设计
军队改革的又一站:解放军预备役部队
预备役部队的历史沿革
张学良 避暑葫芦岛始末
理发风波
葫芦岛海边补网人
陈潭秋:第一个提到葫芦岛港的中共领导人
租个女友回家
兄弟如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