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法治建设的思考
2018-12-01温芃
温芃
摘要: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好全社会法治建设对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关系到社会民主政治体系、社会管理制度、法律体系、文化管理机制等,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有着重要意义,是当前思想政治界和学术界要研究的重点课题;有效的实践策略是:加强法制教育宣传,树立“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建设;整合社会多元力量,全面推动法治社会形成。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建设;问题研究
引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是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法治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实践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对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新要求,对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提下,通过法治建设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果,塑造自由、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法治建设理念”产生与内涵
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率先提出了“法治与人治”的历史命题,对于法治,他认为应包含两方面基本内容:第一,已成立的法律获得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第二,社会公众所服从的法律应是本身制定良好的法律。近代社会所产生的法治理念,是资产阶级社会革命的产物。资产阶级思想家认为:“在专制政府中国土便是法律”,同样的,在自由民主的国家中法律应该成为国土。从事物的属性角度来看,要防止权力泛滥就需要权力制约权力。法治的内涵主要在于:首先,法律要体现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大多数成员的意志,其次,它还是一切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公众、社会公民、民间团体必须服从的普遍原则和制度。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法治建设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与根本价值追求,因此,法治理念的率先形成有利于社会形成良好的法律文化环境,全面推进社会法治化进程,体现社会公民的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反映社會成员的核心价值理念,推动社会主义文明社会发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加强法制建设的主要途径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加强法制建设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应用不同手段推进法治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果,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需要从以下三个途径入手。
2.1加强法制教育宣传,树立“以人为本”法治理念
在全面推进社会法治化进程中,首先要正确区分法治概念,明确法治内涵。长期以来,公众对法治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无法理解法治的概念与内涵,不知道如何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如何依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面强化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进程中,政府部门和社会法制团体要加强法治教育宣传,认识到法治对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利用新媒体、互联网媒体、广播电视媒体、纸质媒体等信息传播媒介,正确传递法治理念,不断提升公众的法律意识。在实践宣传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强化人对法治建设的作用。法治与人治是对立统一、互相联系的。人治强调个人意志和个人权利对国家和社会进行统治,而法治则是强调按照人民的意志制定法律,规范社会秩序,任何社会成员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活动。“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切实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尊严,强调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依靠法律体现出个人价值,使法制更符合公众意志,公众能在法制规定框架内行使权力。
2.2完善法制体系建设,促进社会法治化建设
依法治国的首要前提在于依据宪法治理国家,依法行政要根据宪法进行社会管理。法制与法治具有紧密的关联性,二者不可分割,也不能独立在法律体系之外。法治要求以民主政治为前提,要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法制则要求一切社会活动都要在法律框架之内,对人们的行为进行严格约束。这也就表现出法制是实现法治的前提,在推进社会法治化进程中,必须制定科学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以法律制度作为根本保障和基本依据,促进社会法治化建设,实现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使社会形成完善的法治体系,推动法治社会形成。
2.3获得社会多元力量支持,推动社会法治化建设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全面推动社会法治化建设,需要公众、政府部门、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全面参与到社会法治化建设中,不断强化社会各领域的法治意识,促进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首先,公民个人要自觉学会守法,确保自己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法律框架内进行,要认可法律的权威统治地位,明确实现国家统治的基本制度保障是宪法,不断加强法律的理解;其次,公民要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法律知识,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使法治思想在自己头脑中根深蒂固,学会依法行使权力、依法保障权利。最后,公民要学会学以致用,当自身合法权利及利益遭受侵害时,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对于政府和国家行政管理机关而言,要积极塑造有利于法律知识宣传的社会法治环境,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和法治思想,要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律系统,推动立法、健全司法,使社会法律体系能成为互相联系的有机体,能在推动社会核心价值观宣传和实践过程中,依法开展工作、依法行使权力,不断加强立法监督和行政执法监督,以法律制约权力,全面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3.结语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视阈下全面推动社会法治建设是人民群众的内心愿望,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它涵盖了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全面推进社会法治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使公民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以法治制约权力防止政治腐败、积极普及和推广法治理念,塑造良好的社会法治文化环境,使公民权利得到保障,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参考文献:
[1]陈金钊.对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诠释[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33(02):3-17.
[2]罗文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立法的互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3]杨建义.以法治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8(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