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小区公寓类入户盗窃案件持续频发需引起重视
2018-12-01张争辉孙娟
张争辉 孙娟
摘 要:近年来,公寓类居民小区入户盗窃数量呈高位运行,究其原因在于公寓类居民小区看似封闭,实则条条大路通罗马;陌生人社会色彩濃厚,彼此之间防卫意识弱;现代防盗门装置在现代开锁工具和技术面前不堪一击;居民信赖安保措施,敢于在家中放置大额财产。针对盗窃频发公寓居民小区,适时建议加强封闭管理。依托智慧公安等建设项目,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入户盗窃嫌疑人的身份识别。引导公寓小区居民提高安全意识。加大对入户盗窃行为的打击力度。
关键词:入户盗窃;社区治理;实证研究
近年来,伴随本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商品住房小区类入户盗窃犯罪逐步与传统农村出租户类入户盗窃平分秋色。入户盗窃作为侵犯公民家财安全的刑事犯罪,需要进行严厉打击,该类犯罪行为呈现出居民小区公寓类入户盗窃案件数量持续高位运行等特征需引起足够重视。
一、原因分析
居民小区公寓看似“安全”和居住群体看似“有钱”等特征,使之成为行为人入户盗窃的选择目标。
1.居民小区公寓看似封闭,实则条条大路通罗马
居民小区公寓出入口一般有物业门卫专门守卫和需要业主刷卡进入的安全门,但大部分小区的门卫对外来人员进入管控并非极其严格,只要稍动脑筋,便可进入。进入小区大门后,具体楼层进入更加有路可寻,如有些可以通过地下车库直接进入居住楼层;有些可以通过窗口直接攀爬到其他楼层实施入户盗窃。如丁某甲盗窃案中,其系通过防盗窗攀爬其他楼层翻窗进入户内的方式实施的盗窃行为。
2.居民小区公寓陌生人社会色彩浓厚,彼此之间防卫意识弱
与传统的居住区域长久固定易形成熟人社会相较而言,现代居民小区人员大多互不相识,即使居住在同一楼层,但通常也仅是点头之交,彼此之间不会有太多交流,其他人更加陌生,小区居民对此种状态也习以为常,有时缺乏防卫警惕意识,可能会面对“歹人”而不识。
3.现代防盗门装置在现代开锁工具和技术面前不堪一击
高层公寓居民安装防盗门进行安全防卫,但通常会产生“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功效,让盗窃行为人更加明确犯罪目标,加之防盗门装置设置并非无懈可击,行为人只要使用恰当工具,掌握开锁方法,便可以破门而入。如犯罪嫌疑人刘某等三人盗窃一案中,作案行为人沈某乙使用技术性手段开锁实施入户盗窃,防盗门犹如虚设。
4.公寓小区居民信赖安保措施,敢于在家中放置大额财产
公寓小区居民自以为小区相对封闭且有一定安保等措施,敢于在家中放置大额现金及珠宝首饰等物。相较于农村出租房居住群体,犯罪人会以为公寓小区居民可能家中财产更为优渥,使得犯罪人敢于铤而走险。如犯罪嫌疑人高某丙至本区嘉定新城某高层公寓盗窃案中,被害人将现金人民币近二十万放置家中被行为人窃走。
二、对策建议
1.针对盗窃频发公寓居民小区,适时建议加强封闭管理
针对小区安全管理漏洞,及时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在加强外来人员出入登记管理的基础之上,问清进入小区的原因并做好相关记录,对行迹可疑人员加强防范。对小区内部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消除犯罪分子可能利用的空子,使之无机可趁。
2.依托智慧公安等建设项目,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入户盗窃嫌疑人的身份识别
延伸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建设触角,在高层公寓居民小区安装高清探头,对进入小区人员进行人脸识别,与公安前科劣迹人员库进行关联,在具有盗窃前科劣迹人员进入小区后第一时间进行报警提示。
3.引导公寓小区居民提高安全意识
建议基层社区管理部门加强对小区居民安全意识的宣传和引导,在小区内发现极其陌生形迹可疑的面孔,需提高警惕。建议居民切勿将大额现金放置家中,存放至银行等安全区域。
4.加大对入户盗窃行为的打击力度
时刻将入户盗窃这种侵犯公民家财安宁的民生类犯罪行为作为刑事打击的重点,采取严厉的刑事司法政策,保持对该类入户盗窃打击的高压态势,对此类盗窃行为人形成不敢偷,偷必抓,抓必从严追究的威慑之势。
作者简介:
张争辉,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检察院检察一部主任,研究方向:检察理论与实务。
孙娟,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研究方向:检察理论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