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现代戏曲舞台美术中设计风格的选择

2018-12-01李建甫

神州·上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布景百花戏曲

李建甫

前言

舞台美术,顾名思义,是为戏曲打造特定演出空间的艺术,不仅包括对布景的设计,也包括服装、灯光和音响的构思与选择。我们日常所说的“舞台美术”,往往是指其中的布景设计。舞台美术的价值,在于确定观众与表演者的空间关系、为剧中人物提供生活与行动的空间,从而明确演出的风格与基调。同时,通过运用特定的视觉与文化符号来彰显戏曲的主旨,舞台美术也肩负着为剧本中一些难以展示的主题拨云散雾的任务。

舞台美术的设计风格,是指舞台美术在外部形象上对主题的提炼、形式的选择、形象的塑造和艺术手法的运用。不同的剧本与导演的风格如何能够为观众所接受?这要求舞台美术的设计风格必须同时符合剧本的立意、导演的风格、设计师的偏好、以及更加广泛的观众所处的社会文化与历史背景。

相较于中国古典戏曲艺术在主题立意、表现形式、人物形象和手法运用等方面在根本层面上的一致和谐——它们都在于展示中国人真实的生活境遇、以及由此而来的儒家思想的基本主张,现代戏曲无论在主题的构思、人物的呈现、布景风格的展示、叙事手法的考量上,均有大的突破。本文试图以现代曲剧《百花谷》为例,运用不同的视角对剧本和舞台布景设计风格进行分析,总结现代戏曲舞台美术中设计风格的选择需注意的思想和原则。

一、《百花谷》舞美创作背景暨剧情梗概

《百花谷》是由河南省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曲剧部排演的一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反映精准扶贫工作落实情况,展现老一辈共产党员公忠体国、无私奉献,新一代年轻大学生敢于担当,用自己的才能、智慧和热诚为人民谋福祉的优秀品格,并以此为线索,全面勾勒河南农村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的带领下,破除旧的思想束缚、扫清致富路上的不利因素,全面迈向小康生活的美好图景的大型现代曲剧。故事发生在河南省禹州市西部伏牛山区一个名叫百花谷的小山村,该村虽然有着秀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土特产品,但是由于交通、房屋建筑等基础设施老旧不堪,加上一些村民的思想仍然未能转变,因此,虽然上级政府一直给予该村以财政扶持,但贫困转狂未能从根本上得以扭转。男主人公侯国恩年五十岁,是该村的村党支部书记,为了带动村民致富,不仅自掏腰包,改善村里的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而且要以身作则,不仅鼓舞村民发家致富的斗志,而且要改变村民中的一些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的落后分子的思想。女主人公赵秀英是一个二十九岁的大学生驻村干部,是大学生深入乡村一线,将自己在学校中习得的科学知识与农村现实的实践环境与人际环境相结合、从而在精准扶贫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年轻一代的知识分子从校园的象牙塔走向社会、深入社会,将社会的发展与自身的命运紧密结合,并为社会造福的代表人物。在百花谷,赵秀英一方面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寻找适合村子发展的技术和资源,另一方面也在与村民中的落后思想相斗争,并与侯国恩一起,为村子发展的未来遮风挡雨。

二、《百花谷》舞美创作理念

(一)确立主基调

现代舞台美术设计不仅仅是为戏曲提供空间上的仿真环境,而是贯穿戏曲表演的始终的核心要素。舞台美术的基调提前奠定了整个戏曲表演的基调。其中,舞台美术设计需要考虑的要点,是将剧本中提出的确切的时间、地点、环境等因素,在保证真实地呈现给大众的基础上,兼具展示剧本主旨的功能。因此,如何呈现舞台美术中的要素,并使其为剧情的发展穿针引线,使之与剧本和表演紧密交织在一起,进而通过不同、有的代表性的符号来揭示和升华主旨,成为舞美设计在主基调构思阶段的主要任务。

以《百花谷》为例,确立主基调的第一步,是熟读剧本,在了解每一场剧情的走向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对其主旨进行深度发掘。在这一阶段,分清剧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剧情和次要剧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是确立主基调的关键。不同的矛盾、剧情和人物与舞台美术中的不同要素,如景观、道具、色彩、背景等,形成梯次、结构上的结合。在《百花谷》的不同场景中,如何通过背景山区的色调来反映整个村庄的真实的自然环境和村民的心理状态、通过对不同村民的房屋来展示精准扶贫的现实要求和村民所处的贫困状态这一主要矛盾、通过怎样的标志性符号来升华主人公的精神品质及其背后习总书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殷切期望,并将上述要素有机地、真实地呈现给大众,使大众感到,这就是真是发生在自己身边和不远处乡村地区的真实情境。

在形成剧情和舞美要素相结合的层次结构之后,第二阶段的人物,是为上述的概念、观念、甚至构思和感觉寻找真实的物质载体。这需要深入一线寻求素材,包括真实的山地景象、偏远贫困地区的房屋、贫困移民迁置地的新房,等等。这些完全来自于现实的要素不仅使得整个舞台更加具有真实感,也更加贴近群众的观感,使其更方便理解剧情的含义。

(二)确定色彩

色彩具有极强的舞台美术魅力和表现力,特别是在现代舞台美术中,色彩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表现人物情感与剧情走向的整体氛围。虽然在一般的舞台美术设计中,受到灯光条件的限制,色彩要素更多地仍是依附在具体的空间布置和物质材料上,并不完全具备独立性。并且,由于不同的群体对于色彩与色块在情感表达上的理解能力与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這使得色彩的运用效果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对色彩的选择要注意扬长避短:尽量选择简洁明了的颜色,以突出主要的人物、事物和剧情的矛盾点,力争消除其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效果。从而使色彩更加有机的融入舞台美术设计的其他要素,发挥画龙点睛的效果。

就色彩的具体运用手法而言,在舞台美术设计的奠基阶段,也即构思不同场景舞台美术的主基调的阶段,色彩的情感意蕴即构成舞台美术所要呈现的情感效果的主体。在舞台美术展示给观众的第一印象中,观众往往很难把握舞台美术中具体的物质材料,而是将整个舞台美术呈现给自己的主色调纳入自身的潜意识当中。因此,色彩所呈现的情感便是舞台美术带给观众的第一情感。例如,《赵氏孤儿》中开幕第一个镜头,便是屠岸贾屠杀赵氏家族时的阴森血色,这直接给予观众以极强的视觉冲击感和情感震撼。同样的,在《百花谷》的第一场,为了直接勾勒白华贵所处的优渥的自然环境,以及为整个剧本奠定一个和谐美丽的主基调,舞台的草绿、树木布景的小绿和远处山谷的靛蓝成为主要的色彩,营造出一片生机盎然的乡村景色。

在奠定主基调之后,根据不同场景中剧情矛盾冲突和人物形象刻画的要求,需要将舞臺美术中的色彩要素根据剧本演出的时间和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块,每一个区块既承担着独立的、突出人物的任务,又彼此联系,共同推进剧情的发展。例如,在《百花谷》第二场,墨绿色的背景、石灰色的墙砖以及大红色的宣传栏,分别对应的是村子悠久的历史,有了年纪、但仍散发活力的村委会,以及像太阳一般照亮整个舞台的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每种色彩都有自身的寓意,并且在还原真实的基础上,突出了不同布景的特色,进而以一种贴近真实的布局搭建起整个舞台的结构。

最后,不同人物基于自身的性格和经历(也即剧本对人物的设定),在舞台美术所搭建的具体的情境中发生碰撞,推动剧情进而引出主旨,成为舞台美术的色彩要素需要考虑的最后任务:推动剧中人物与环境的共鸣。人物的形象往往是由多个层次的环境因素所塑造的,并在其中穿插着个人的因素。首先,最宏观的自然环境直接塑造人物心理的最底层的潜意识,如,《雾都孤儿》中病态的棕色和灰色所构成的雾霭,既是世纪末的伦敦的大工业所造成的巨大污染,也在深层决定了主人公的不安全感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样的,在《百花谷》的前六场,作为背景的山野基本采用靛蓝和青绿色,这不仅是真实环境本身的色彩,也意味着百花谷的贫困并非一种根源性的器质弊病,同时,百花谷中的人也没有绝对的恶徒,只是一些其他的暂时性因素的限制,造成了乡村暂时性的欠发达。其次,人物成长的社会环境,直接影响人物的社会性格。如在第二、六场,村中最主要的贫困户崔富安一家所居住的窑洞,主要用土黄和竹绿调色。一方面,与背景的树林相呼应的绿色,意味着崔富安一家的本性是与整个大山的厚重朴实相一致的。另一方面,土黄色中的贫瘠意味则是崔家性格中缺乏进取精神和致富能力的写照。两者混合搭配,既有突出人物性格的冲突、推动剧情发展的用意,也在更加宏观的角度暗示了,这一矛盾在长期的扶贫工作视角下,仍是一种可以解决的张力关系。

(三)刻画布景

布景作为直接运用于戏曲表演的物质材料,在舞台美术的表现效果中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布景作为演员表演的直接物质依据,要求尽可能地还原真实环境中的物体的形态特征,这是布景的写实的一面。另一方面,布景作为一种背景性的支撑和对舞台空间画面的结构要素,则具有升华人物的写意的一面。以《百花谷》为例,其一,崔家门前的老石磨,既是崔家赖以为生的道具,同时也暗含着刻画崔家仍然停留在相对原始的生产阶段,从而突出其不思进取的思想性格。其二,侯国恩书记和赵秀英家的现代化的乡村民居,不仅是其凭借自身努力的奋斗结果,也体现出布景背后人物的先进理念。其三,贯穿整个舞台美术的两颗树木,其中的大树暗喻老书记、小树则暗喻大学生驻村干部,两棵树支撑起整个村子的一片天空,则是象征着共产党员无私栽树,让人民乘凉的高洁品格。

三、《百花谷》设计风格的总结

《百花谷》作为一部反映真实事件、突出时代主题的戏曲作品,不仅有着相当多的对真实环境再现的写实要求,其在主旨发挥和人物塑造上也存在很大的写意空间。总体而言,《百花谷》的设计风格,有以下几点值得讨论的地方:

第一,对现实主题的深度挖掘。《百花谷》作为一部反映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样态的现实主义作品,除了注重对剧本的真实环境的还原以外,还要注意在还原真实的基础上,反思真实背后的任务和环境要素,并将那些潜藏于水下的情感和性格要素挖掘出来。

第二,对色彩运用的多重考量。色彩不仅是对环境勾勒的付诸要素,也充当着展示环境基调、突出人物性格的独立表达功能。如何以一种简洁明快的手法运用色彩,而不拘泥于色块的堆砌,是舞台美术中色彩运用的主要问题。

第三,对布景用意的双重要求。舞台美术中的布景要素兼具表现真实和突出人物的双重性格。如何在这写实和写意的双重要求间寻求平衡,是舞台美术布景需要重视的地方。

猜你喜欢

布景百花戏曲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橘子花
百花绽放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春来了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布景技术在T台艺术中的运用与创新
舞台布景模块化
天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