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德育方法,提升初中德育实效性
2018-12-01万玛东周
万玛东周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德育作为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方式,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其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本文探讨了提升初中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方法,希望能为教育界同仁提供一定的启发与借鉴。
关键词:初中生;德育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3-0029-01
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可见,道德教育在中国古已有之,且深受教育界人士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知识育人与德育育人并驾齐驱,备受社会关注。知识教育在于开启学生心智,教授学生技能,而德育则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使其能与人和谐共处,提升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初中学生正处于学规矩、养心性的关键阶段,做好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本文就初中德育工作的创新方法进行探讨。
1.融德育于其他学科,全面实施德育
德育教育非一日之功,只争朝夕是不行的,需时时开展,日日进行,且德育工作应成为广大教职员工共同发展的工作,而非仅是班主任的责任。因此,在初中德育教学中,各科教师都应深入分析德育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例如,在进行语文学科《最后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深入分析探讨文本内容并加以延伸,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在数学科目的教学中,教师可适当介绍数学家努力科研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使学生主动审视自身的学习行为,树立努力学习的坚定信念;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开展团队合作竞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互助关爱精神。通过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其他科目的教学之中,学生不仅更容易接受德育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也能促使德育教育的全面实施,提升德育教学的质量。
2.培養同学们的主体意识,加强品德教育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育对孩子们主动地学习和发展的重视度不够,忽视了孩子们的主体性的发展。在新课改的潮流中,中学品德课程的德育功用一定要充分施展出来,让孩子们成为课堂的主体。中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和明辩是非的能力。因此,在教育中,可以采取探讨课、辩论赛、演讲课等方式,就某一问题鼓励同学们自由表达看法。例如,在授课时结合当下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等观点展开讨论,让同学们通过讨论逐渐认识到其危害性,教师再引导他们形成符合时代进步的道德理想。央视综合频道的焦点访谈、道德与法制等栏目也是对同学们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好材料。作为老师,一定要多引领学生观看这些节目,让他们结合思想政治课的内容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他们的是非观念、道德判断力也能不断得到提升,道德水准也会不断得到提升。
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下活动中
思想道德教育涉及大量的实际问题,单靠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解决,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很多,我们主要采用辩论会和专题调查这两种。
学生辩论会: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当导演,而不是当演员,可以结合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走向讲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开辩论会时,我一般提前一周把辩论的题目、内容和辩论的形式告诉学生,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辩论中,学生们的思维十分活跃,为论证自己的观点,引用了大量的具体事例和理论依据,个个畅所欲言,气氛十分热烈,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和点拨,把学生们的认识逐步统一到正确的观点上来。教师要善于及时把握辩论的方向,引导辩论围绕中心议题展开,同时,还要注意听取学生的发言,要从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中找出问题的焦点,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观点去加以分析、论证。最后,要对整个辩论做好总结,第二课堂还包括社会实践:社践可用“请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法。“请进来”就是有针对性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邀请社会上的有关人士来校做专题讲座,然后在课堂中再进行讨论,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专题调查是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疑惑的问题,走进社会,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细致地考察社会现象,详细地分析综合资料,以达到正确认识社会的目的,学生可以调查内容很广泛:如市场经济、乡镇企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口和环境等。通过社会调查,学生获得大量丰富的社会实际知识,能够加强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树立“大德育”的观念,教学过程中,不能孤立地抓教学工作,而要着眼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素质。从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的全局出发来研究和思考问题,开展教学工作。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把多种教育途径相互渗透,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形成一个知行统一而不是脱离实际的、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而不是单纯灌输的、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有利学生各方面素质提高的教育教学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