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互译中习语的文化差异探讨

2018-12-01沙艳虹

职业·下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英汉互译文化差异

沙艳虹

摘要:本文通过对英汉互译中的习语文化差异的分析,提出了英汉互译中习语的翻译技巧,以期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英汉互译 习语翻译 文化差异

无论是哪个民族和国家,都有通过长期的发展形成的习语。语言的历史越悠久,习语就越丰富多彩。可以说习语凝结了语言中的精华部分,经过一定的历史及文化沉淀,不仅稳定,而且含义丰富。通过习语翻译能够更好更快地掌握一门语言。

对习语的学习是掌握英汉互译技巧与方法的关键。在英汉互译中,如果对英语国家文化不够了解,就会导致习语翻译不到位,由此形成习语翻译问题。对此,在进行习语翻译的过程中,应当先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习语翻译,从而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一、英汉习语互译的现状

习语的翻译不仅是语符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从根本上来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转换、沟通和移植。习语翻译本身就是在接受语中寻找和原习语信息尽可能贴近、自然的对等话语。习语的翻译首先就是意义上的对等,其次才是风格上的对等。

习语是英汉互译中最难翻译的部分之一。现阶段很多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是一字一句的直译,而没有结合上下文理解和注重这句话本身的意思,没有考虑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由此造成翻译的不准确,甚至给读者带来误解。因此,英汉习语互译十分反映翻译者的文化水平、翻译素养和能力、对本国文化和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程度。

二、习语翻译的意义

英语和汉语一样,一词一义或一义一词的情况很少,大部分的词语都有很多不同的意思,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同义词和近义词,一词多义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且越是常用词,释义就越多,翻译时就越难准确定义。这些常用词与别的词的搭配,又会衍生出大量的新词语和习语,而且很多习语又有很多的固定搭配、词组等等。因此,正确合理地翻译出習语尤为重要。

三、文化的差异

1.环境不同

英汉习语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由于地理、历史、经济水平、文化发展、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其不同的特色,其习语的发展也会有所差异。

例如,我国地处大陆,大部分地区都生活在大陆上,而英国是一个岛国,一度曾因是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被称为“日不落”,它的航海业十分发达。因此,英式英语中有很多关于水和船的习语,如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歇)、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being on sea,sail;being on land,settle(随遇而安)等等,而汉语中却并不是这样。中国是农业大国,古时牛耕曾作为主要的耕作方式,因此汉语中有很多和牛有关的词语。而英国人古时以马为耕作工具,因此汉语中的“吹牛”翻译成英语就成了“talk horse”,汉语中的“牛饮”翻译成英语就成了“drink like a horse”。同一个词意,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而演化出不同的习语。

2.历史不同

中英习语中有一部分来源于历史。在基督文化里,绵羊是驯服的象征;而在中国文化里,老鼠是胆小懦弱的象征。汉语中狗是贬义词,与狗有关的成语,例如: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狗眼看人低等,都带有蔑视的意思,而英美人把狗看做是夸奖人的话,认为狗是人最忠实的伙伴,用狗来比喻人。如a lucky dog(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to dog-ear a book(折书角)等等。中国人认为猫是亲昵的意思,用“馋猫”比喻贪吃的人,在西方习语中猫却是贬义词,用来表示“包藏祸心的女人”。因此历史文化的不同也是习语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3.信仰不同

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地区有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民族风俗。例如我国主要信仰佛教,美国主要信仰基督教等等,不同的宗教信仰也会使习语显现出差异。

在我国传统的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如果通俗的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成英语,显然很多外国学习者是无法弄明白的,这主要是由于化蝶在佛教中代表了一种轮回转世,而西方人主要受基督教影响,很难弄清楚化蝶的含义。对此,如果能够将《梁山伯与祝英台》比作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则能够令外国学习者茅塞顿开,直接掌握剧情主题。

四、习语翻译的对策

1.勤加练习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管我们翻译文献、习语还是文章,都需要反复练习。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翻译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实践和不断积累的过程。

翻译者应注意打牢基础,扩大词汇量,广泛阅读,多多反复练习,最好能听、说、读、写、译五方面训练同时并进。在汉语方面,要多多攻读诗书,扩展思维,尤其是习语的翻译,更需要高超的翻译能力和反复的练习。

2.提高自身修养

所谓自身修养,既指严肃认真的态度,又指高超的翻译能力和高尚的品德。翻译者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素养,即一定的英语水平、较高的汉语修养和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大量的翻译实践证明,这三方面的修养越高,越能顺利地完成翻译工作。因此,作为翻译人才,要加强自身修养,保持严谨的态度,提高翻译能力。

3.理论结合实际

翻译是一项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想翻译好英汉习语,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检验,习语的翻译需要翻译者不断地理解交流。因此,翻译者需要多问、多想、多实践,才能翻译好习语。

4.敢于创新

翻译没有标准答案,尤其是习语的翻译,靠的就是理解能力。因此,在翻译习语的时候可以学习和吸收他人在理解原文精神和翻译表达等方面的长处,促进自己翻译能力的提高。还要多多理解原文所属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等,结合自己的理解在不改变意思的情况下进行创新。

例如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直译就是有生命,就有希望。而我们完全可以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创新,翻译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样不仅翻译出来了原意,还能使句子更加优美,语句更加通顺。

5.掌握习语翻译的方法和翻译技巧

(1)翻译方法。直译法。直译法就是对原文的直接对照翻译方法,首先分析英语的语法,在确定英语语法未出现错误的情况下,还要尊重句子原本要表达的意思,然后进行直接翻译,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例如翻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以根据句子意思进行直译“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这样进行翻译既符合汉语意思,又符合英语语法,既表达了愿意,又显得生动形象。

等值翻译。此种方法主要是指用别的能够表达句子意思的语句进行翻译,例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可以翻译为“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

意译翻译。当直接翻译及等值翻译无法准确表示句子含义时,则应当采用意译法,结合直译法。这样能够更准确地翻译句子意思,并且保留句子原意。

加减翻译法。此种翻译方法主要是指在进行翻译时,应当根据习语的语境及前后意思,来增加或减少原文中不存在的词语,以此来促使学习者对句子进行精准翻译。例如对于“生米煮成熟饭”的翻译为“the rice is already cooked,and it cannot be uncooked”。

(2)翻译技巧。英语习语是英语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固定的表达方式,具有整体性和固定性的特点。

首先是整体性,翻译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作者的原意,如果单纯地从某个短语或句子来翻译,很容易误解作者的意思,翻译出来的文章与原文大相径庭。因此譯者在翻译时,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上下文和多问多理解的方法来翻译,在理解了作者的原意后,再从汉语中寻找相应的合理的译文。

其次是固定性,固定性是英语习语中词组等的搭配,它不随个人意志而改变,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有丰富的经验和词汇量,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阅读,如“a fish out of water”这个习语,如果仅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有些译者会翻译成“一条离开了水的鱼”,然而这是完全错误的。在英语习语中,英美人已经将“a fish out of water”来比喻一种浑身不自在的状态,就像一条鱼离开了水那样,就是汉语习语中的局促不安、如坐针毡。

五、小结

语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体现。英汉文化的差异,使得英汉习语互译中存在诸多的不同,这就需要学习者能够充分掌握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并以此展开习语翻译,提高习语翻译效果。

猜你喜欢

英汉互译文化差异
从民族特性看“狗”与“dog”的英汉互译
浅议科技术语英汉互译中的几个问题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