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的对策
2018-12-01张凡健
张凡健
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增加组织价值的内在原因
(一)内部审计与组织共为一体,目标一致
《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指出,组织设立的目的是为其所有者、利益相关方、顾客和客户创造价值或谋取利益。作为一个职能部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与组织目标完全一致,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组织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从而帮助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管理,实现商业银行增加价值的目标。
(二)商业银行需要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
现代商业银行规模不断扩大,外部竞争日趋激烈,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风险无处不在,风险管理显得更加重要。商业银行需要内部审计以独立、客观的地位和作用,从全局角度,正确认识和理解国家的各项政策,充分了解商业银行内外部环境和客户需求,识别关键的风险控制点,把监督、预判与建设结合在一起,发挥内部审计对经营管理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作用。
(三)内部审计通过增加组织价值体现自身价值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只有把组织的目标当作自身的终极目标,以保护组织资产、减少组织风险、降低自身审计成本为方式,帮助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管理,加强风险防范和治理,促进各项管理目标的实现,真正成为对组织有用的活动,不断增加组织价值,为组织所真正需要,才能得到商业银行高层管理者的重视和支持,从而为自身的发展提供资源和组织保证,进而推动自身建设和发展。
二、当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存在的不足
(一)内审机构的价值增值作用表现不充分
目前,部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由于理念和综合能力的制约,在实际工作中将主要精力放在查错纠弊上,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和威胁,缺乏应对策略,使得商业银行其他部门或所属经营机构对内部审计态度是“不欢迎、不排斥”,甚至存在认为内部审计“无用”和“限制发展”的观点。
(二)内审机构对组织经营环境的关注不够
商业银行内审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审计人员往往只对每一审计事项的现状进行了解,从审计的视角进行独立地分析和思考,提出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这种特殊性,使其置身于商业银行经营设计、执行和完成的过程之外,造成内部审计对商业银行与社会、客户等经营环境之间的关系关注不够,无法全面、深刻地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审计建议缺乏全局观和整体感,而且审计人员站在局外的立场所提出的建议可能脱离商业银行的实际资源条件,或超出相关责任人的能力范围。这种局限造成内部审计提出的建议与商业银行经营需求存在差异,对内部审计工作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内审机构的沟通方法和技巧不足
由于商业银行部分内部审计人员在沟通方法、审计技巧上的不足,对于审计发现和评价的分歧沟通不充分,尤其是对于组织在制度边缘上的擦边行为或大胆尝试,内部审计人员往往简单地以“与制度要求不符”为由,要求组织遵循相关规定或停办业务,造成组织内部机构和人员对审计工作存在抵触心理。
(四)内审机构难以应对商业银行未来的规划及决策
网络时代,商业银行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多样化的顾客需求和频繁变化的市场,使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更严谨的监管要求。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在实践过程中还依然停留在事后审计,对影响商业银行正常运行并可能产生危害的苗头性、区域性、系统性问题不能做出及时判断并发出预警信息,在审计结果上不能以“预判”而促进管理层及时采取措施而防患于未然,或将损失和风险控制在最低的水平,使得内部审计对商业银行未来风险关注程度不够,难以正面影响商业银行未来的规划与决策,从而达到“堵塞漏洞、消除风险、优化管理”的功效。
(五)内审机构人员的综合能力和职业品质有待提高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银行组织所面临的环境更加开放、复杂,商业银行产品日新月异。当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知识跟不上业务变化,对现代管理知识、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缺乏分析能力;而且在审计工作中,部分审计人员缺乏履职尽责的职业品质,工作随意性较大,审计理念和工作方法落后,不能及时发现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风险点。
三、内部审计为商业银行增加价值的方式方法
(一)更新审计理念和方法,提供更为丰富的“审计产品”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应树立防范风险、优化管理和提高效益的理念,将增加组织价值的意识贯穿于审计全过程,创新审计方法,从管理层的视角和高度出发,加强与组织间的讨论和沟通,开展对组织经营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事项的监督和分析,主动研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面临的各種问题,对存在风险和威胁提出应对策略,向组织提供高质量的、更为丰富的“审计产品”。
(二)关注社会与客户,建立多种维度的审计视角
社会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而商业银行只有心怀社会、勇担责任,才能促进社会进步和经营环境的改善,建立起持久、有效的赢利模式,提升品牌形象及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必须认识到,没有客户,商业银行的存在就没有价值。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要从组织内部环境出发,积极关注组织经营过程中的社会和客户环境,从组织、社会和客户不同的维度通盘考虑,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增加组织的内在价值。
(三)以风险防控、业务发展为目的,提出合理的审计建议
创新源于客户新的需求,制度产生滞后于业务发展,当发现组织活动与制度要求不符时,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应以发展业务、防范风险为重,着重考虑组织行为是否属于客户正当需求,是否有益于组织增加价值,积极与组织共同讨论完善和健全制度的可能性与方法,防止“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在商业银行内部,内部审计应通过审计检查,督促员工坚守自己的岗位,落实自己的责任,规范员工行为;同时也要防止组织对员工的控制过度,制约员工的创新意识和行为。
(四)着眼未来,实现内审机构应有的价值
内部审计应致力于新理念、新定位、新作用的实现,通过实时监控,实现对风险预警,将损失和风险事件的发生控制在最低的水平。在审计评价上,应着眼于未来,以更全面更开阔的视野、以更新的理念开展审计工作。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内审结构应当成为未来情况的预期者,积极考虑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判断组织是否采取了适当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是否具有足够的适应变化的能力,审计成果信息要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高附加值,实现为组织增加价值的作用。
(五)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构建合格的审计队伍
高素质的内审人员是内部审计能为组织增加价值的根本保证。组织应着眼于培养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忠诚于组织的整体利益,具有很强的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而且具有丰富的、前沿f生的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知识技能,有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沟通交流技能、综合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以保证银行内审结构增加组织价值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