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戴敦邦:我自民间来

2018-12-01王悦阳

新民周刊 2018年45期
关键词:长卷画室黛玉

王悦阳

年过八旬的戴先生如今最大的心愿,就是好好抓紧自己的晚晴岁月,再为他毕生心爱的文学名著、中国故事,献上一位﹃民间艺人﹄最大的敬意、笔墨与心血。

戴敦邦在镇江老宅门前。

走进当代人物画大家戴敦邦先生位于漕河泾畔的画室,很难想象这简陋到几乎破败的房子,就是一代大家辛勤耕耘、笔歌墨舞了几十年的地方,没有豪华的装修,没有高级的家具,四壁除了画卷,就是书籍,甚至连空调也没有一个。就这样,在冬冷夏热的画室,戴敦邦从花甲之年画到了耄耋之年,一刻也没有停歇。与之相濡以沫了整整六十年的妻子沈嘉华,常常望着自己的老伴,半真半假地嗔道:“从年初一画到年三十,侬啥开心?”而在一边的戴老,则拢起袖子,眯起眼睛自嘲道:“不画,叫我干啥呢?”一句话说完,老夫妻俩会心地笑了起来,霜雪般的头发,银白色的胡须,映衬在夕阳的照耀下,分外感人。

明年,是戴敦邦先生从艺七十周年的日子,如果将这整整七十年的艺术作品全部展开,想必这份壮观与浩瀚,只能用“著作等身、叹为观止”来形容了。画笔亦史笔,走进戴敦邦的艺术世界,忽而是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汉,忽而又是大观园里的儿女情长,有《金瓶梅》的俗世百态,也不乏《牡丹亭》的温婉缠绵,更有唐诗的恢宏,宋词的清丽,元曲的市井,佛道的飘逸,儒家的智慧……由古而今,上穷碧落下黄泉,观之令人目不暇接,震撼不已。

一袭中式衣袍,一派仙风道骨,慈眉善目的戴敦邦先生如今已有81岁高龄。自1998年从执教的交通大学艺术系退休以来,戴敦邦几乎分秒必争,在自己并不豪华的画室里,没日没夜地勤恳工作着,寒来暑往,就在这间连空调都没有的“戴家样”艺术作坊中,诞生了《新绘全本红楼梦》《新绘水浒传》《金瓶梅全图》《水浒人物一百零八图》《护生画册》《神缘造像谱》《大亨》《老上海小百姓》等等精品力作,戴敦邦几乎每年都要拿出一两部新作,奉献给热爱“戴家样”艺术的读者们。这一晃,就是二十年过去了,戴敦邦宛如艺术门里的苦行和尚那般,对自己心目中的“中国风情、民族派头”,孜孜不倦地做着探索与实践。丹青不知老已至,富贵于他如闲云,心中永远只有一个信念,用自己的画笔,用毕生心血凝聚的“戴家样”艺术,为中外读者讲好中国故事。

戴敦邦作品《红楼梦大观园人物图》

一世《红楼》情

熟悉戴先生的人都知道,早在七年前,花了大力气、大心血完成了《辛亥革命人物百图》之后,他因为劳累过度,加之情绪激动,导致眼球出血,损伤了一目,这对以人物画闻名的他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然而,生性倔强的他并不服老,七年间,就是靠另一只也并不很好的眼睛,他又画出了《中国戏曲画》组图,《长生殿》长卷,《群雄逐鹿》组画、《逼上梁山》组画等众多大部的艺术佳作,目前还在孜孜不倦地画着《道德经》组图……每一年的“上海书展”,他都有新作出版,无不尽善尽美,精彩绝伦,令人叹为观止。因此,“上海书展”的签售活动,就成了戴敦邦先生与读者交流、互动的一次绝佳机会,也成了这座城市一个颇具含金量的文化品牌,影响巨大,每回的读者见面会,时间总是一延再延,来自大江南北,甚至海内外的读者都會带着各种各样的画册、邮票、首日封等,为的就是求得戴敦邦的一个签名,而每每面对热情的读者,戴老总是笑脸盈盈,一一满足。“我的画大都来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所以,我是一个吃‘祖宗饭的人,但我很自豪,因为我是个‘傍大款的手艺人,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能有那么多读者喜欢我的画,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戴敦邦作品《黛玉葬花》。

今年,耄耋之年的戴敦邦在封笔多年之后,又一次重新开启了绘制《红楼梦》的艺术探索。画室里张挂的一幅长卷,已从春节画到了立冬,总算即将大功告成,在这卷名为《怡红快绿》的长卷上,戴敦邦从女娲补天开始画起,葫芦僧案、黛玉进府、熙凤弄权、元妃省亲、双玉读曲、巧识金锁、黛玉葬花到晴雯补裘、中秋联句、宝玉大婚、黛玉焚稿直至宝玉出家,前半卷色彩明快华丽,后半卷沉郁清冷,将《红楼梦》一书最重要的人物与情节,一一画入数米长的画卷之中,其人物之多,场景之细,刻画之精,堪称戴敦邦《红楼梦》题材绘画的集大成之作。而在长卷的末尾,戴敦邦恭恭敬敬地画上了著书西山黄叶村的曹雪芹,又把自己一生参与绘制的各个版本《红楼梦》书籍、画册,悉数绘制其上,老先生是想以此恢宏的长卷,为自己画了一辈子的《红楼梦》,作一次有意义的总结。

缘分,总是这样妙不可言。时光倒转回到六十多年前,1950年的一个夏天,还在念初中的戴敦邦第一次读到了《红楼梦》,在苏州好友王邦俊的家里,两人探讨着大观园里的喜怒哀乐,荣辱兴衰,兴致勃勃不知疲倦,越说越投机,不知怎的,少年戴敦邦忽然一下热血沸腾起来:“总有一天,我要把《红楼梦》画出来!”

戴敦邦在自己画的长卷《怡红快绿》前。

猜你喜欢

长卷画室黛玉
老鹰画室
王克举油画长卷《黄河》
第一批孩子慧智画室随笔
《芝兰书画长卷》
《花卉昆虫长卷》
黛玉讲诗
黛玉为什么爱哭?
创意画室
不仅仅是眼泪*——黛玉的另一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