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林石谱

2018-12-01杜绾译注子小

宝藏 2018年11期
关键词:出产石质砚台

文/【宋】杜绾 译注/子小

菜叶石

汉州郡菜叶玉石,出深水。凡镌取条段,广尺余。一种色如蓝,一种微青,面多深青,斑剥透明,甚坚润。扣之有声。土人浇沙水,以铁刃解之成片,为响板或界方、压尺,亦磨砻为器。

【译】汉州郡菜叶玉石出产在深水里。雕琢可以得到条带式的一段,一尺多宽。一种颜色是蓝色,一种颜色是青色,而横截面多是深青色,色彩交错透明,质地非常坚硬润泽。敲击时有声音发出。当地人向菜叶石浇注混有沙子的水,并用铁刃将其分解成片状,作为响板,或者是界方、压尺,也可用其磨治雕琢成器物。

沧州石

沧州海岸沙中出石,其质长短不等,色白如粉,似细条萦绕石面,谓之络丝石。甚软燥而无声。每见装缀假山,余无所用。

【译】沧州海岸边的沙子中出产石头,体量大小不一,石色白的像面粉一样,细细的条带式纹理缠绕在石面上,被称为络丝石。石质很是发软发燥,敲击时没有声音发出。每每看到用此石装饰点缀假山的,除此外,再没有其他的用途。

方城石

唐州方城县石出土中,润而颇软。一淡绿,一深紫,一灰白。石质不甚细腻,扣之无声。堪镌治为方斛器皿,紫者亦堪做砚,颇精致发墨。

【译】唐州方城县石头出产在泥土中,质地润泽且很软。一种石色为淡绿色,一种石色为深紫色,一种石色为灰白色。石质不是很细腻,敲击时没有声音发出。此石可以用来雕琢磨治成方斛等器皿。紫色的方城石也可以用来制作砚台,制作的很精致,且容易发墨。

登州石

登州下临大海,有沙门、鼍矶岛,多产黑白石,磨砻为棋子。又有车牛、大竹、小竹凡五岛,惟沙门甚近。石有挺然而出者,颇焦枯,他处者紫翠。巉岩出波涛中,多秀美,五彩斑斓,或如金纹者。熙宁间,士大夫就诸岛上取石十二枚,皆灿然奇怪,载归南海,为东坡称赏。

【译】登州城下临近大海,有沙门岛、鼍矶岛,多出产黑色和白色的石头。此石可以磨制成棋子。另外还有车牛岛、大竹岛、小竹岛等五岛,但是只有沙门岛离得近。有石头挺立露出海面的,质地很是干枯。其他地方出产的石头则是紫翠色。险峻陡峭的石头出自波涛之中,形态多很秀丽美好,石色五彩斑斓,有的有金色纹理。熙宁年间,有士大夫靠近各岛上拾取到十二枚石头。这十二枚石头都颜色灿烂,造型奇特,后被运回到南海,为苏轼大加赞赏。

玉山石

信州玉山县,地名宾贤乡。石出溪涧中,色清润,扣之有声。采而为砚,颇剉墨。比来裁制新样,如莲杏叶,颇适人意。

【译】信州玉山县有一地,名宾贤乡。石头出产在溪水山涧之中,石色清亮润泽,敲击时有声音发出。采取玉山石用来制作砚台,很容易剉墨。近来制作了新的样式,像莲叶、杏叶,很是令人满意。

雪浪石

中山府土中出石,色灰黑,燥而无声,混然成质。其纹多白脉笼络,如披麻旋绕委曲之势。东坡顷帅中山,置一石置于燕处,目之为雪浪石。

【译】中山府泥土中出产石头,石色为灰黑色,石质发燥,敲击后没有声音发出,浑然一体,不见痕迹。石上多被白色脉络缠绕,像披麻纹盘旋环绕弯曲之形。苏轼做定州地方官时,曾陈设一方石头在居处,称为雪浪石。

杭石

杭州石出土中,色多洁白,扣之无声。其质无峰峦,磊磈,若桃李大,尖锐。或如朱砂有棱角,望之光明精莹,宜装缀假山,小有可观。

【译】杭州石出产在泥土中。石色多洁白,敲击时没有声音发出。此石石形没有峰峦起伏,为众石累积在一起形成,像桃李一般大小,石形尖锐。有的像朱砂一样有棱角,看起来光滑明亮、晶莹洁白,适宜用来装饰点缀假山,略微可以赏玩。

大沱石

归州石出江水中,其色青黑,有纹斑,斑如鹧鸪,质颇粗,可为砚。土人互相贵重。峡人谓江水为沱,故名大沱石。

【译】归州石出产在江水中。石色为青黑色,石上有斑点式纹理。斑点像鹧鸪,质地很是粗糙,可以雕琢为砚台。当地人认为价格贵重。当地人称江水为沱,所以名此石为大沱石。

青州石

青州石多紫,产深土中,可琢为砚。其质稍粗,不堪发墨。土人多用之。

【译】青州石石色多为紫色,产自深土之中,可以用来雕琢成砚台。质地稍显粗糙,不容易发墨。当地人多使用此石。

龙牙石

潭州宁乡县石产水中,或山间,断而出之。多龙牙,色紫稍润,堪治为砚,亦发墨。土人颇重之。

【译】潭州宁乡县石,产自河水中,或是山里面,需要截断后取出。此石多像龙牙,石色呈紫色,质地稍微润泽,可以用来磨治砚台,很容易发墨。当地人很看重此石。

石棋子

鄂州沿江而下,阳罗洑之西,土名石匮头。水中产石,如自然棋子,圆熟扁薄,不假人力。黑者宜试金,白者如玉温润。山下有老姥鬻此石以为生,相传神怜媪,故以此给之。

【译】从鄂州沿着江水顺流而下,在阳罗洑的西面有个地方,当地人称为石匮头。江水中出产石头,石形像自然形成的棋子,圆熟扁薄,没有经过人工雕琢。黑色的,可以用来做试金石。白色的,像玉一般温润。山下有老妇人以贩卖此石维持生计。据说这是神仙怜悯老妇人,故而才将此石赐予她。

分宜石

袁州分宜县江水中产石,一种紫色,稍坚而温润,扣之有声,纵横不过六七寸许,惜乎地远稀罕,不可常得。土人于水中采之,琢为砚,发墨宜笔,但形制稍朴,须藉镌砻。

【译】袁州分宜县的江水中出产石头。一种石色为紫色,质地稍微坚硬而温润,敲击时有声音发出,体量不过六七寸左右,可惜地处偏远少有,无法经常获得。当地人在水中采取到分宜石,雕琢成砚台,容易发墨,适合毛笔使用,但是形制稍显朴素,需要进行雕琢磨治。

浮光石

光州浮光山石产土中,亦洁白,质微粗燥,望之透明,扣之无声,仿佛如阶州者。土人琢为斛、器物及印材,粗佳。

【译】光州浮光山石头产自泥土之中,石色洁白,石质微微粗糙发燥。看上去是透明的。敲击时没有声音发出,就像阶州石一样。当地人将之雕琢成斛、器物和印章材料,大体上还好。

(完)

猜你喜欢

出产石质砚台
漆涂层对题刻类石质文物的影响研究
如何鉴别砚台
露天石质文物表面苔藓的科学认知和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翰墨飘香的砚台
陈卉丽:石质文物修复技惊世界
墨锭和砚台
我国本土纳米农药新剂型正式“出产”
露天石质文物的风化和加固保护技术探讨
药物出产辨(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