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师专业成长之道
——读《菜根谭》引发的几点思考

2018-12-01

江苏教育 2018年78期
关键词:菜根学问教师

《菜根谭》,取自宋儒汪革语:“人就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作者洪应明,明朝人,字自诚,号还初道人。《菜根谭》这本书是洪氏备尝人世艰辛,但又不失奋发进取之志而写成的一部感悟人生、体验生命、劝勉世人的书。书以菜根为名,400条语录形似一部小品文,上至治国平天下,下至修身齐家,人世中的大道几乎无所不包。掩卷凝思,外观内照,对于我们静心修学,处事做人无不具有指导意义。《菜根谭》博大精深,难表其详,本文仅就本书对于笔者求学问道的启发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术业专攻——在两点中把握重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矛盾,矛盾有主次之分。主要矛盾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这要求我们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关键。但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菜根谭》中说道:“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路。如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诣,读书而寄兴干吟咏风雅,定不深心。”意思是:做学问就要集中精神,一心一意致力于研究;如果在修养道德的时候贪恋名誉,必定不会有真正的造诣。仔细揣摩《菜根谭》这句“收拾精神,并归一路”,实则要求我们教师要清楚自身的工作性质,明晰工作重点和中心,集中精神,专心教育教学,心无旁骛。纵观教育界如于漪、钱梦龙、宁鸿彬、洪镇涛等教有专长之人,都是对某一领域有所偏好,并专注于心,穷根究底,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成为学有所成之人。学问之道最忌讳的就是不能专一。如今,一些教师为了追求职务晋升或身外的名利而偏离了初心,我想《菜根谭》所云“收拾精神,并归一路”的话语对我们还是有警示意义的。

二、谦虚学问——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促进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菜根谭》中说道:“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意思是:人一定要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只有谦虚谨慎才能获得真知灼见;人一定要坚强执着,意志坚定,那样才能不受名利的诱惑。曾经有学生问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老师,你的学问那么渊博,为什么还那样谦虚?”芝诺回答说:“知识就好像一个圆,已知的在圆内,未知的在圆外,知道得越多,这个圆越大,圆越大,未知的就越多。”做学问要虚怀,做人要实在。作为教师,我们要牢固树立“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思想意识,虚心向书本学习,向大师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不断反思,勤于反省。这样,即使我们不可能立即成功,但只要机会来了,就可以厚积薄发。相信只要阅读《菜根谭》后都能明白这么一个道理:我们教师没有足够任性的金钱,也没有绝对不受约束的权力,更没有洞明一切的智慧,所以,要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岗位上做出业绩,有所成就,唯有谦虚学问才行。

三、张弛有度——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因此,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菜根谭》中说道:“天地寂然似不动,气机无息日月明。君子闲时当吃紧,忙亦悠悠适趣成。”意思是:天地看起来好像很安宁,没有什么变动,其实充盈在里面的阴阳之气时时在运动,没有一刻会停歇;太阳和月亮白天黑夜不停地运转,但它的光明自古以来没有改变。所以君子在闲暇时要有紧迫感,在忙碌时要有悠闲的情趣。读《菜根谭》就要努力把握其精髓,并尝试在我们教育实践中运用。

第一,要懂得节奏,学会收放自如。音乐之所以扣人心弦,就在于它懂得收放缓急。学问之道也与音乐相似,需要不同的节奏来改变心情,转换方向。如果总是处在单一的环境中,就很容易产生厌倦。相比较而言,我们只有平时紧张工作,努力学习,才会觉得周末时光的分外珍贵,更会期盼假日的早日来临。劳逸结合的节奏总会让你精神振奋,充满激情。

第二,要懂得调适,学会张弛有度。对于一个人教师来说,教书育人的工作很辛苦,所以,教师应该做这样的一个人:一半有名,一半无名;清闲中带有忙碌,在忙碌中又抱着轻松的心态。工作时全身心投入,高效运转;在闲暇的时光中找一点事情来做,如看看书,静心反思,写写心得,甚至运动、外出旅游,等等。这既可以防止懒惰的气息,也可以捕捉到内心的灵感,领略教师生活的真谛。《菜根谭》让我们明白了学问之道一静一动、一张一弛、动静相宜的道理。学问之道当以安静教育为根本。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到来,不少人满足于文化快餐,不求甚解,不求其精,结果难有大成。因此,我们要持有闲时吃紧,忙时悠闲的心态,才能让学问之道突显出应有的节奏感,循学问自然之道,才能日有所进,终有所成。

四、学贵有恒——要重视量的积累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事物的质变和发展创造条件。

《菜根谭》中说道:“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意思是:用细绳可以锯断树木,水滴可以将石头滴出小洞,研学道义的人应该努力去探索;水流之处自然形成沟渠,瓜果熟透时自会落下,想要悟得真理的人,需完全听任自然的契机。“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里的“心”不只是信心,更是恒心。世界有一种人,寂寂无声,但却恒心不变,只是不辞辛劳地努力着。然现世浮躁,俗事难拒,耐心难继,若是换换环境,倒也无可厚非,然深处追究,在于“无恒”。

从古至今,所有追求成功的人都必然付出长久的努力,汉朝的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终于成为一代名儒学者;晋朝王羲之,临池磨砚,终成旷古书法大家;祖逖为报效国家“闻鸡起舞”一直为后代称颂。学问之道不仅仅要有耐性,更要执着。天下事最难的不过十分之一,能做成的有十分之九。当下,社会发展为我们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所以,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要执着于目标,向大师学习,向贤明看齐;二要执着于本职,教书育人是我们的本职工作,要潜心研修,虚心学习,在平凡中做出骄人业绩;三要执着于读书,也许读书并不是你我感兴趣的事,但工作需要、责任需要,必须坚持。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这个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知识的卓越能让人睿智。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增强职业自信、道路自信,为职业多读书,为事业读好书,将所学所得用于新课改下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投入到教育事业的伟大复兴中。

猜你喜欢

菜根学问教师
陈洪渊院士:为科学“嚼得菜根” 为国家“做得大事”
最美教师
比多少的学问
嚼“菜根”之滋味
“一”的学问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鸡叫的学问
“贴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进补有学问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