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教师”的区域实践与思考
——以江苏省南通市中小学教师发展示范校建设为例
2018-12-01
教师是推动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动力,所谓“教师发展学校”。而学校,不仅仅是使用教师,同时应当为教师的专业提升创设各种条件,所谓“学校发展教师”,即是强调学校在此方面的使命与责任,其实质是学校促进教师发展。
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的发展之路上,如何发挥学校在提高质量方面的作用,让每一所学校都能够更好地履行立德树人的根本职责,江苏省南通市在总结以往实践经验和尊重基层工作创新的基础上,设计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的制度,引领学校把“促进教师发展”作为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南通市于2017年出台《南通市中小学教师发展示范校建设指标(试行)》,深化教师队伍建设固本培元工程,通过以下几方面提高区域内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出台标准,引领内涵建设
《南通市中小学教师发展示范校建设指标(试行)》(以下简称《指标》)在项目与权重上,分别设有6大类:发展规划(10分)、组织管理(15分)、运行保障(25分)、队伍建设(25分)、示范辐射(15分)、特色加分(10分)。每类下设二级指标2至5条不等,共20条指标。在指标设计上,既有达标性项目,也有发展性项目,着眼“六重”,着力作为,注重建设引领,努力使之成为强化区域内各学校教师发展工作以校为本意识的行动指南。
(一)重规划引领
好的规划引领发展,好的规划在持续落实中发挥着推动发展的积极效应。因此,教师发展示范校的建设,首先将“发展规划”列为指标,并从学校和教师层面分别提出要求:(1)准确把握和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教师发展的总体要求,教师发展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近6年内,学校要有教师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每轮至少3年),目标科学合理,内容涵盖完整,重点任务明确具体,教师认同度高。(2)引导教师制订有个人专业发展3年规划,体现学科特色、专业化、个性化、针对性和前瞻性,年度细化目标任务推进扎实有效,目标年度达成率不低于80%。之所以规划为“近6年内”,是考虑到规划的完整性和延续性。引导教师制订个人专业发展3年规划,是南通市多年前就倡导并实施的教师队伍建设举措。在指标中列出,一是继承优良传统,二是与时俱进,进一步发挥教师个体在专业进步上的能动性。
(二)重制度建设
制度是重要的保障要素,在推动学校积极做好教师发展工作上,加强制度建设是强化“组织管理”的重要环节。对此,南通从思想认识、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岗位设置、职务评聘等方面引导学校细化教师发展工作:(1)校长及其他管理者对教师专业发展工作认识水平较高,并积极探索促进教师发展的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2)教师发展工作责任明确,有完善的领导和组织机构,工作责任明确;学校教师发展工作制度完备,日常工作有序高效,工作质态好,过程资料健全;学校有完善的教师发展工作评价激励机制,评价标准和内容符合实际,评价结果得到教师广泛认可。(3)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设置教师岗位,并形成规范的岗位要求和聘任程序;实行岗位聘任制,有教代会通过的聘任办法,收入与工作绩效挂钩,既体现竞争性,又着力形成和谐的团队文化。在第一个设计上,侧重质性评价,考虑到现实中学校管理者对教师发展工作的认识差异、行动差异,具有一定的区分层级。第二和第三条设计与学校日常运行相匹配,既是规定动作,也强调规范实施。
(三)重高效运行
规划、制度要实现预期目标,关键看落实,落实即运行、运作。为此,“运行保障”列了3条指标,在基础条件上加以明确,使建设方向更为明晰:(1)落实研修经费,专款专用,教师培训费用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总额的8%;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管理制度,有计划安排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培训,5年一覆盖;教师外出培训有保障,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每年不少于72学时(每年参加县级以上培训36学时以上,校本培训不低于36学时);建立青年教师成长导师制度,与高校、教育机构、校外名师进行合作和专业引领,等等。(2)研训活动规范有序,针对性、参与性、时效性和示范性强;形成以师德修养为首要内容,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和校本特色的研修课程体系;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校本研修,满足各层次教师发展需求。(3)图书资料丰富,教育理论专著和专业书籍不断充实,学科报纸杂志不少于30种;学校网络环境和硬件能满足教师远程学习需要。教师研修专用教室、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等齐全,有承接市级培训活动的能力。这3条指标在落实国家省市要求的基础上,强调学校在校本研修中的着力点,从内容、方式、效果等维度引领,还要为地区教师培训提供场地等保障,体现示范校的贡献度。
(四)重德艺双馨
“队伍建设”是个较为宏观的概念,在本指标中,主要侧重引领丰富教师个体和群体的专业内涵,在4个方面强化建设:(1)师德师风好。学校有师德师风建设管理的专项制度和预防惩治有偿家教的措施办法,教师自觉规范教学行为,无体罚学生现象,无严重违纪违规事件,年度家长满意度调查、学生满意度调查均达到90%以上。(2)人才结构优。教师持有与本学段相适应的教师资格证书达100%,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至少有1名市级名师,主要学科原则上要有1名市级学科带头人,每个学科原则上要有1名县区级骨干教师;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比例不低于15%;高层次人才占比近6年呈现上升趋势。高中阶段学校研究生学历比例达到20%以上。(3)专业能力强。教师成长迅速,教学效果优,近6年来,在省、市、县(区)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获奖人数比例稳步增长;半数以上教师初步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教有特长的教师明显多于同类学校。(4)团队合力足。备课组、学科教研组、年级组、专项课题组等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关系,学习型组织特征明显,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效果。每条指标,既有质性标准,更有可测量的“硬杠杆”。从以上4个方面考量制度、措施及效果,考量人才结构,并且在高层次人才上,设立了“占比近6年呈现上升趋势”的动态指标,强化学校发展教师的持续动力,强化团队建设引领,旨在引导学校优化教师学术组织的管理方式与运行品质。
(五)重示范辐射
教师发展示范校,必然要在示范引领上发挥更大作用,为此,指标设“示范辐射”大项,细化为3条5个落脚点要求:(1)承担区域内委托带教任务,平均每年承担不少于30人次的校外教师培养培训和挂职学习任务。(2)每学年至少组织1次校内不同学科、团队间教师发展成果总结与展示活动,并面向区域内外其他学校辐射;学校至少与1所薄弱学校结对,每年校际交流的教师比例,不低于符合条件的专任教师总数的15%(含骨干教师总数15%)。(3)学校发展教师的经验和成果,在市级以上教育媒体宣传或向区域内学校推广,近6年不少于3次。上文主要是指向学校内部的建设,那么这部分则主要考量学校对区域内其他学校的学术贡献。
(六)重特色打造
在基础达标5个大项之外,还列出了“特色加分”项目,鼓励学校在推动教师发展上因地制宜,突出个性,形成特色:(1)本校优秀教师被市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选聘参加学术讲学活动,每年度不少于3人次。(2)教师发展理念和规划具有超前性,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有10年以上探索经验,取得显著成果。(3)学校或教师有市级以上“教师发展专项”研究课题,并取得初步研究成果。(4)教师专业发展有特色且成果显著,学校或教师正式出版专著,在市乃至全省层面产生影响;或近6年教师在市级以上教育刊物人均发表文章4篇以上。(5)有省市级学科课程基地或人才创新培养基地,并按计划取得阶段性成果。长期以来,南通不少学校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南通通过对基层学校教师发展创新工作的总结梳理,比照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拟制了“特色加分”项目的具体指标,从“特殊贡献、经验特色、研究水平”等维度,引导学校注重教师发展内涵建设,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经验成果,引领更多学校丰厚内涵、锻造名师。
二、鼓励创新,激发内生动力
南通将全市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列为“中小学教师发展示范校”的认定范围,按照“学校申报、组织推荐、答辩遴选、现场考察、综合评定、社会公示”等程序,每年举行一次遴选认定。对照《指标》,凡总分值不低于85分,各标准达成度均不低于80%的学校,认定为“南通市中小学教师发展示范校”。2017年,全市有40所学校被认定为首批“教师发展示范校”。坚持标准,鼓励创新的“中小学教师发展示范校”认定工作,进一步激发了学校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内生动力,一大批学校接续优良传统,面向未来争创新优势,形成了“学校发展教师”的工作特色,丰富了南通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内涵。
(一)坚守文化自信,凸显核心价值
文化乃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在教师发展示范校建设过程中,独特的学校文化使发展教师这项工作呈现出丰厚底蕴与广阔前景。百年名校江苏省南通中学,秉持“诚恒”校训,弘扬“积健为雄”的学校精神,坚持“人品与学问同步卓越”的办学理念,倡导教师坚持“教研兼修”,在锤炼教学技艺、发展学生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学养发展。近年来,该校先后出版《“难忘课堂”的理论与实践》《诚恒师韵》等“难忘教育系列丛书”10余本,在全市乃至全省产生影响,“‘教学即研究’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等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基础教育类)一等奖。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秉承创始人张謇先生“不喜随波逐流”的办学思想,坚持“为儿童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儿童拥有学习的快乐和童年的幸福”的办学目标,传承与发展情境教育思想,引领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该校加强教学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示范性、参与性,认真组织好每周的珠媚讲坛和学科集体备课,通过系列扎实有效的培训,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南通市优秀教师群体,学校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生动诠释了核心价值在推动内涵发展上的功效。
(二)坚持系统推进,强调久久为功
学校发展教师,必须统筹规划,持续系统推进,方能显现成效。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将师资队伍建设列为人才强校重点工程,按照“学校鼓励、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体自觉”的发展思路,组建教师发展中心,建构骨干教师阶梯式培养机制,形成了一中特色的教师发展管理体系,15年培养了11位特级教师。学校以“整体提升工程、师德强基工程、教学固本工程、梯队培养工程、名师引领工程、学科书香工程、科研驱动工程、启航助推工程”等8大工程全面推进新时代队伍建设,有的放矢,全面兼顾。
海安市实验小学用共生理念统摄教师队伍建设,把建设学者型教师团队作为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努力让每位教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拓展成长空间,努力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学校设置四级课堂展示平台,开展读书会活动,设置未名教育家讲坛,每位教师都有专业展示的机会,带着共生气质走出自己的路。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在“和爱”文化引领下,努力成就“卓越”教师。以赋权增能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需求,以合作关系增进教师内在专业发展需求,以多元评价激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学校教师收获专业发展的缕缕芬芳,精彩亮相第四届全国课博会、江苏省小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现场观摩研讨会等大型教学观摩活动,充分显现出学校系统构建教师发展路径、注重细化措施、坚持常态长效的工作效应。
(三)倡导文化自觉,活化职场生态
有什么样的文化自觉,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质态,学校发展教师的文化自觉,带来教师专业发展的绿色生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实行教师专业发展一把手负责制,先后修订完善了校本研修、集体备课、课题管理、教科研奖惩办法、绩效考核等工作评价和激励制度,确保各项工作高效、协调进行。在运行保障方面,除了经费保障外,突出阅读保障,强化活动保障。学校每年为每位教师征订《江苏教育》,暑期为每位教师购买专业书籍,促进教师定向阅读、深度学习。学校积极承接省、市、区级各类培训活动,形成教师发展共同体。
如东县实验中学注重教师读书与博客写作的培育,让读书和博客成为教师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惯,教师将读书与校园博客的撰写有机结合,以博客撰写推动主动读书,以读书推动博客品位的提升,以读书与校园博客的结合推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推动教育教学反思的深化和教育智慧的积累。教师累计发表博文24178篇,博客访问量3281023人次,互动评论18717条。每天都有博文上传,每天都有博客更新,校园博客有200多篇日志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获奖。
三、加强反思,注重综合施策
(一)研训一体:贯通职前职后
学校发展教师,意在强师优教,所强之师,既有当下之师,又有未来之师。因此,引领学校建设“教师发展示范校”,必然统筹考虑学校在教师“职前培养、职后研训”方面的责任担当。采取研训一体的方式,贯通职前职后,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的“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方面的要求。呼应2018年7月江苏省教育厅出台的《江苏省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建设标准(试行)》中的“加强与师范生培养院校合作,接纳、指导师范生实习;培养学科骨干、选派优秀教师担任师范生培养院校兼职教师(导师)”等主要任务。
(二)以校为本:落实主体责任
出台标准,引导建设教师发展示范校,南通遵循的是以校为本的指导思想与行动路径。教师要发展,唯有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原因有三:一是没有违和感,此情此景即是职场;二是角色统一,既是学员又是教师;三是目标一致,内生动力和外烁指向高度契合。因此,引导学校切实做好校本研修工作,履行发展教师的主体责任尤为重要,这对进一步厘清市、县、校在教师发展方面的主要工作也极有意义。大市层面加强统筹,顶层设计,搭建平台;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做好日常管理和指导;学校加强内涵建设,细化教师发展措施与路径。引导建设教师发展示范校,除了促进本校教师发展,也意在充分发挥优质中小学校在教师教育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参与各级教师培训,承担教师跟岗研修;深化校本研修,为片区学校教师发展服务;推进教研教改,提炼可辐射的经验等方面,作为龙头学校,形成教师发展共同体,在更大范围内促进中小学校教师队伍整体高水平专业发展。
(三)动态管理:持续推动进步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为激发学校在发展教师方面的恒久动力,葆有教师发展的生动活力,南通在中小学教师发展示范校建设中坚持动态管理机制。一是设计发展性指标,强化动态引领,如为了引导学校重视高层次人才培养,优化人才结构,设立“高层次人才占比近6年呈现上升趋势”的发展性指标。二是实行定期评估制,教师发展示范校被认定后,继续引导示范校保持良好的教师发展态势,推动持续进步,从而形成稳固的教师发展的学校文化自觉。南通实行教师发展示范校定期评估机制,对成为示范校后的学校发展教师工作进行年度评估,连续两年评估不合格的学校取消称号。三是实行教师发展成果展评制,大市层面搭建现场观摩、专题研讨等交流展示平台,加强全市区域、学校更加专业更有深度地探讨教师发展工作的制度建设,以求教师发展工作的长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