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如何从有到强
2018-12-01
到2025年,我国将再创建3万所特色足球学校。届时我国的校园足球不仅将名列世界第一,也将创造世界足球发展的奇迹。
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已经建有2.02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校园足球试点县102个、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12个,开展高水平足球试点项目的高校达到150多所,基本完成了扩大校园足球人口的目标。
但也应该看到,在我国校园足球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不少问题。
一是欠账太多。校园足球在前几年的发展中,主要是在建立校队上下功夫,没有吸引更多学生参与。
二是体育与教育依然是“两张皮”。一些地方名义上是在搞校园足球,实则足球很难进入校园,普及工作更是举步维艰。
三是场地缺乏。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学校开展体育活动都十分困难,让更多孩子踢足球只是美好愿望。
四是师资不足制约了校园足球的开展,一些学校没有体育教师会教足球课。
因此,在发展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时,难免滥竽充数,但教育部门一定会采取严厉措施遏制不利于校园足球发展的苗头。教育部不久前发布的《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质量管理与考核的通知》,传递着这样一种信号:在迅速扩大足球人口、发展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同时,教育部门将更注重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的质量管理与考核。
今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每年对前一年认定命名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质量进行复核,实现复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而要做到不被取消和责令整改,开展校园足球的地方和学校应当更加努力。
首先,要提高认识,将开展校园足球当成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其次,要树立校园足球首先是教育、然后才是足球的理念,将校园足球定位于增强体质、提高技能、完善人格三位一体的目标上。
再其次,各省级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担负起本地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校建设质量的日常指导和监管责任,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本地区命名的省级校园足球特色校进行统筹管理、指导和监督。
总之,在推进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的过程中,各级相关机构与学校校长要高度重视、加强管理,使校园足球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如此才能使校园足球从有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