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学生自主发现数学问题教学策略

2018-12-01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李庄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8年30期
关键词:算式小朋友情境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李庄小学 张 卓

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认知的过程就是把握好问题的难度,用思维进行问题的解决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必须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同时展开思维的联想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我们知道,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我们必须遵循儿童的思维特点开展教学。下面笔者以《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的教学片段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供同仁参考。

一、看图想事,让学生的理解“合”起来

(1)出示“小朋友浇花”的情境图。师:小朋友仔细看图,想一想图中讲了什么故事?几个学生回答后,梳理图意: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有2个小朋友来帮忙,合起来一共有5个小朋友在浇花。

(2)体会“合起来”。教师指出: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即把3人和2人合起来。它表示3和2合起来,加法算式是3+2=5(板书算式)。

(3)感受加法含义。师:这是一道加法算式,中间的符号“+”是加号。你能看着图说一说3、2和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为什么要用加法“3+2=5”来表示呢?

二、丰富感知,让学生的认识“动”起来

1.动画演示下列情境

(1)池塘里有3只鸭子,又游来2只,现在一共是5只鸭子。

(2)树上原来有3只小鸟,又飞来2只,一共有5只小鸟。

学生先看图,说出图意,再列出算式表示。

2.比较

师:仔细观察浇花图、小鸭图和小鸟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1:图不一样,算式都一样。

生2:这些都是重复的,都是3+2=5。

生3:不是重复的,虽然算式一样,可它们说的事是不一样的。

师:这些不一样的事为什么都要用“3+2=5”来表示呢?还有哪些事也可以用3+2=5来表示呢?

这时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七嘴八舌地编出来许多事情,例如:草地上有3朵红花,2朵黄花,一共有多少朵花?停车场上有3辆汽车,又来了2辆,一共有多少辆?我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我2个,一共有几个?……其中有一个孩子说,我发现用“3+2=5”可以表示的事太多了,3+2=5真有趣!

三、建立模型,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建立数学模型是数学教学中必须具备的能力。教学中不难发现,虽然事情不一样,但它们表示的意思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应该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出发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师:只能用3+2=5来表示这样的事情吗?还可以用其他的算式来表示吗?比如4+1=5,1+2=3,这样的算式可以表示的事情多不多呢?

生:太多了,只要是合起来的,都可以用加法算式表示。

师:看来不只是3+2=5这个算式很有趣,其他的加法算式也一样神奇,利用它们都可以表示出许多事情。

……

【课后思考】

理解加法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加法是解决一类问题的重要模型,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经历这一“建模”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把建模的过程定位在让学生通过自主发现、比较、抽象、概况出其“模型”上,学生在对大量的现实情境作出抽象和概括后,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学习,不仅认识了加法解决的是“把两部分合起来一共是多少”的这一类实际问题,而且对加法计算的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因此,引导低年级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只要在课堂上注意以下几点:

1.问题设计要挑起学生发现的激情

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关键是教师要结合日常的生活事实、课堂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常见的数学现象,随时随地激发学生发现的激情,让学生时刻保持数学思考和问题意识,让他们用自己在以往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经验和实践经验来解释题意,将抽象的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变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趣味。上例中,教师通过三个层次:“看情境图,想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加法算式的结构;“这些不一样的事情为什么还可以用3+2=5来表示”,促使学生结合情境,再次感知“加法算式”的模型;最后在“还有哪些事情也可以用3+2=5来表示”的问题思考中,通过整体比较、概括所编算式的共同之处,抽象出“加法”,在发现“3+2=5这个算式真有趣”的同时,深刻理解了加法的意义,顺利建立加法是解决某一类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2.要呵护学生发现的热情

因为学生自身能力的差异,个性、思维方式、学习能力等有不同的表现,决定了他们在学习中采用的方式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理解能力、联想能力都较强,对问题的感知比较敏感,不仅发现问题快,而且符合情理。有的同学的抽象概括能力相对弱些,他们看到的往往只是问题的单一面,不能很好地把有联系的信息整合在一起,从而发现问题的过程就慢些。如果学生面对情境发现不了问题,或者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我们要理性对待,积极引导,不能简单粗暴地否定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条件,除了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外,还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表达,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畏惧心理,保护他们发现的热情。

3.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说的就是引导学生,但不是强牵着他们走;要严格要求,而不是强硬地施加压力。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使学生能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要彻底蹲下来,要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与学生一起思考,一起发现和提出问题。特别是有些时候学生发现不了有价值的问题,或需要学生去发现的问题与学生的知识和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时,教师可以开个头,适度展示自己的思考路径,以此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从而逐步提升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总之,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它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贯穿学生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每节课上有意识地加以指导,进而提升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算式小朋友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怎么写算式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