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心理疏导的方法

2018-12-01淮阴工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杜环利

亚太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政治心理思想

▍淮阴工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杜环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的一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训,以使他们的活动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关注思想多于心理、关注政治多于人文,忽视了如何实现个人自我发展。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均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一指示为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对做好大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工作方向和指导意见。只有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机结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并结合实际,根据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心理诉求,才能切实取得工作实效。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

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师生的双边活动,缺乏师生互动过程和思想上的交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灌输式”的方法,一味突出教师在其中的权威和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在接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甚至无视学生自身的思想状况和心理承受能力。这种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的“单边政策”往往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从而降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忽视学生个性差异,缺乏针对性教育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当前高校的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学生无论在思想上、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均存在较大差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他们之间也存在不同的需求和兴趣爱好。因此,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因人制宜,因材施教。而现实情况是,一方面,高校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采用空洞抽象的说教模式,从教师的主观意愿出发给学生讲大道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缺乏针对性教育工作;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往往凭借自身的经验进行教学,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尤其是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热点问题选择避而不谈或一带而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

(三)重视思想政治知识教育,缺乏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当代大学生在学业、生活等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当前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人际交往能力欠缺,加之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生活中一旦遇到失败或困难,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严重者甚至产生自卑、厌世的心理。而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往往照本宣科地为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和政策文件,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问题,更谈不上心理疏导。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僵化,缺乏人文关怀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无法适应社会和大学生的需求的问题,大学生对思想教育工作出现不喜欢甚至抵触的现象,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人文关怀密不可分。从学生自身来讲,当前高校生源较为复杂,每个学生因先天因素、成长环境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其性格特点、言行举止等有较大差别。思想政治教育按照传统模式采用单一内容、“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往往让学生找不到存在感,得不到认可。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心理疏导的原则

(一)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

由于先天遗传、后天教育水平和生活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个人在整体素质和知识水平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而大学生个体生源环境比较复杂,不同学生所居住的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使得学生在整体经济状况、主观努力和性格特征方面差别较大。因此,高校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能用单一内容来进行,必须综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个体在生理、心理和思想上的差异,因人施教。另外,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给予学生展示自我个性的空间,并给学生提供自我发展创造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和性格特征来实施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二)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里均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进行人文关怀,就是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将学生作为主体和目标,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教育者应当注重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理解支持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大学生作为承载着家长和社会的高期望的特殊群体,在成长道路上难免迷茫、焦虑、偏执等,一旦这些不良情绪得不到适当宣泄,就容易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校教师应当理解和支持学生,要有一定的共情心理,站在学生的角度,尤其在谈话时要实时关注对方的态度、考虑对方的感受,做到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要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大学生进行心理调整,使其心理压力得到缓解,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保持心理平衡和内心和谐,促进思想进步。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心理疏导的方法

(一)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保持心理疏导主动性和常态化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达到一定量将引发严重的问题,而此时再进行疏导往往为时已晚。因此,高校应有完善的心理问题防御机制,防范未然。学校可以建立良好的思想教育服务环境,实时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及时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如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可以向大学生传播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充满正能量,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态化。

(二)因人施教,保持心理疏导工作的个性化

大学生个体因所生活的环境、所接受的教育存在差异而导致其心理问题多样化。同一个事件,承受挫折能力或思维方式不同的人,其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承受能力强的学生面对挫折会快速恢复,而承受能力弱的学生则可能一蹶不振,甚至带着仇视的态度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因人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反应做出个性化指导,与学生耐心地沟通交流,并根据其反应对指导方式和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如针对不善交际的学生,教师在鼓励他们打开心扉的同时,可以采取心理咨询网络测评、网络咨询等方式,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针对学生性格特点,改变传统教育方式

由于每个学生主观努力的程度不同,他们在对知识的接收能力以及思想道德觉悟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教育,这就使得学生间在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方面的差异更大。因此,思想教育工作者应结合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开展针对性教育。此外,要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结合学生实际,用关怀、理解、尊重、支持学生的方式,让学生从心理上信服,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四)加强校园网络管理,构建绿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越来越普及,大学生利用便捷的网络可以促进信息快速交流,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问题。在信息化时代,有些学生会失去对信息进行判断的能力,对于网络上的信息不加辨析地相信并传播。因此,高校首先应加强校园网络管理,为师生搭建健康、绿色的网络世界。其次,高校应引导大学生加强网络道德自律,自觉地规范、约束自身的网络行为。最后,高校应建立能够吸引学生并满足学生精神需求的网络文化,培养学生正确分析、看待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猜你喜欢

政治心理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心理感受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