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多模态高职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19-01-28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艳蓉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徐艳蓉
一、引言
写作是人与人进行书面交际的一种能力。除了专注于听、说、读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之外,语言学习中的写作能力培养也同样重要,而且也是最难开发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得到迅猛发展,移动终端、云技术、在线交易等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的背景为高职英语教师写作教学带来了大量的技术与工具,也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出了挑战。
二、基于“互联网+”的多模态写作教学的意义
多模态是一种多符号,它使用口头语言、书面文字、图片、图表、声音、动作和其他符号资源构建意义。在多模态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从多个方面感知、理解、编码、存储和使用输入信息,同时又为所获取和积累的大量知识有意识地奠定基础,从而构成一个循环,有助于学生“习得知识,提高记忆,完善认知”。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存在课时少、偏理论、耗时低效、缺乏真实语境、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兴趣低等现象。互联网和多模态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高职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教学模式。教师可利用多种多模态资源(文本、动画、音频、视频、微课、海报、PPT等)调动学生的感官,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当中。
三、英语写作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课前预习
上课前学生登录超星平台观看相关微课,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在超星平台观看微课可以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点,对于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反复观看。在观看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防拖拽、设置测试题等手段确保和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QQ、微信等布置任务,如要求学生收集邀请信常用的句型等。
(二)课中强化
上课期间要求学生展示搜集的与主题相关的多模态材料,并进行口头汇报。这样一方面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可以共享收集到的信息。
结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精心设计主题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确定写作思路和概要。讨论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学效率,也为下一步的实践做好铺垫。
在口头展示、小组讨论完成后,学生登录批改网就课堂主题进行写作,时间为30分钟。批改网通过云计算和语料库的英语作文,自动批改学生作文。该系统不仅可以给出评分和评语,还能够提出修改意见,如语法错误、搭配提示、词语解析、作文润色等。这个系统不但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还能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问题,更加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课后升华
教师就学生的课堂表现制作并发布补充教学资料,布置与主题相关的拓展练习,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学生提交作文后,教师可选出优秀作品并上传到QQ群共享,供大家学习。
四、实证研究分析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对象为国际贸易专业一年级两个班的92名学生,1班为普通班,2班为实验班。通过预测试,两个班的写作水平相当。两个班的写作课选用同样的教材,由同一名老师同时进行教学。普通班使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班使用多模态教学模式。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研究以写作测试和访谈的形式进行。写作实践前后,普通班和实验班都参加测试且测试题目相同。测试分数取批改网给出的分数,由不担任两个班教学任务的教师给出分数的平均值。成绩对比如表1。
表1:普通班与实验班的分数及差距(单位:分)
从表中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学生经过一学期多模态写作教学训练,从格式、内容、词汇、语法、连贯到总分都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而普通班总体进步不明显,有的单项成绩甚至出现了下降。
期末考试结束后,从实验班学生中随机抽取了23名学生(占50%)进行访谈,结果见表2。
表2:多模态写作教学结果满意度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学生认可多模态写作教学模式,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知道如何去写,“有话可写”;较之过去,学生认为自己的写作思路更加清晰,对于英语写作也更有心得。
五、结语
实验表明,多模态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体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解决课时少的问题,而且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和表达。通过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在拓展了英语写作时间和空间的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写作思维。但是,多模态的写作教学模式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进行精心的设计,还要把多方面的信息资源进行优化,使其与课堂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