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陪餐”先要掀掉小灶
2018-12-01张全林河南淮滨县委组织部
张全林(河南淮滨县委组织部)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食堂管理水平,保证学生们吃得健康,湖南株洲县出了一个新招:校长和教师必须和学生共进午餐。根据《湖南省中小学学生食堂管理试行办法》,校长陪餐要和学生一样,按同样的标准缴费,同时就餐,同标准就餐。
学校食堂一般分对外承包和学校自主经营两种。在承包经营体制下,由于承包方难免存在逐利心理,容易在食材的采购、烹制过程以及厨房的卫生条件等方面“缺斤短两”。而一些由学校自主经营的食堂,因为大多自负盈亏,而且管理涉及人员、设施、加工、出售等很多繁杂工作,对校方的监管要求非常高。
校园的“舌尖安全”问题关乎千家万户,时常引发社会焦虑。“校长陪餐”就是要校长与学生“一个锅里搅勺子”,目的主要是监管学校食品安全,压实校长的责任,是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的倒逼措施。
不过,“校长陪餐”贵在真陪,不能让人感觉像作秀。就笔者了解,当下一些学校,需要在校用餐的教职员工,与学生并非是一个餐厅。很多农村中小学,学校管理层人员开的是小灶,一般教职工同学生在一个餐厅打饭,但却不是一个锅里的饭。吃个饭“三级跳”很常见。这种情况的弊病,已不仅限于食品安全的范畴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学生所暗示的是一种“不平等”的理念,一旦“就该不平等”深入学生内心,其立德树人的反面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与学生一起吃顿饭看似小事,长期在一起吃就成了立德树人的大事。校长与学生“一个锅里搅勺子”,解决的不仅是一个食品安全问题,还润物细无声地灌输了平等理念,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既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密切了师生感情,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一个锅里打饭吃,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去为?
话又说回,治理学校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还真不是“陪餐”就可以万事大吉的。学校的食品安全保障,需要的是一整套严密科学的监管制度。一方面,按照有关规定,由学生、家长、教师等代表组成的膳食委员会,有权确定供餐模式、供餐单位、配餐食谱等事宜,如果家长委员会及时参与进来,无疑是一道坚固的安全屏障。另一方面,对卫生监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明确“带责监管”的尺度,如出现监管不力,造成不良后果,严加追责。仅就校园食品安全而言,这些才是一道坚实的防范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