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模仿”作文教学实践探索
2018-12-01生国俊
■生国俊
领衔人主张
一、命题提出
在中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模仿一直是一种基本的习作方法。不可讳言,单纯的模仿有其弊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搞得不好,可能跟一个人的整个生活脱离,在观念和实践上都成了为写作而学习写作,还有,在实践上容易引导到陈词滥调的路子上,阻碍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意铸语。”王荣生教授也认为:“模仿和习得为主的写作教学方式……以牺牲大量时间与精力为代价。模仿、习得对于一些可以外化的行为学习比较有效,对于以内在思维活动为主的写作学习作用有限。”
笔者认为,以上所言其实是一种机械式模仿,是依葫芦画瓢、邯郸学步,失去了写作的主体性,割裂了写作者“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是单纯地为模仿而模仿。为了彰显作文教学中模仿的正面价值,笔者主持的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成员,共同提出了“生成性模仿”这一作文命题。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突出写作主体性、通向生活的模仿。这种模仿是契合青少年心理、符合写作内在规律的。
二、运作步骤
这种“生成性模仿”,是从传统的小儿学书中获得的启发。小儿学书,先从“描红”开始,然后“临帖”“核帖”,最后才能“出帖”。“生成性模仿”认为学生作文能力的获得也有一个类似学书的演进过程,经过“读”“临”“核”“出”四步,完成从模仿到创造的嬗变。而且,我们知道中小学生写作有三难:不想写,没的写,不会写。“生成性模仿”的四个步骤,对这三难都有相当程度的纾解。
1.抓住“读”字,帮助学生有效积累。选取课本经典篇目及其片段,以及学生课外阅读中涉猎的一些名家名作的精华,以之作为“法帖”,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批注、讨论等多种方法将之读懂、读透。“法帖”的选取,应注重与学生的生活进行衔接。譬如《皇帝的新装》一文中,皇帝犹豫要不要去看新装的心理描写便可作为“法帖”,因为学生在生活中也常有类似的犹豫、徘徊心理,这就比较容易引起共鸣,激发学生想写的欲望。
2.抓好“临”字,引导学生有效习得。学生作文时常有这样的窘境:想写,也有素材写,却找不到词句,不会表达,无法构思,形不成思路。这时,引导他们去临帖——看看“法帖”是如何运笔和间架的。因为“法帖”无论是取自于课内还是课外,总是名家名作,在思想上、技巧上都堪称典范。有时即使只是“依样画葫芦”,往往也能触类旁通,打开思路。
3.落实“核”字,在比较中深入体悟。初学书法,必有个“核帖”或曰“悟帖”的步骤。这是“临帖”的递进和深入,是比较、加工、重组的思维过程,是由形似到神似的升华过程,是努力将“法帖”中内质的东西转换成自己笔下活的灵魂的过程。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思考:“我写得像吗?哪些地方较佳,哪些地方不足?‘法帖’的风格特点和内在规律到底是什么?我怎样才能形神兼备,甚至得鱼忘筌?”学习的真谛在于“悟”,如果学生能够悟得扎实到位,则会走向自我学习;如果悟流于形式,则只能停留在依葫芦画瓢的阶段。某种意义上,它也是机械性模仿和生成性模仿的分水岭。
4.注重“出”字,在模仿中学会创造。模仿的目的不是机械挪用,而是站在名家经典的“肩膀”上,激发自己的生活体验,提升作文的境界,所以“生成性”才是模仿的灵魂。“出帖”是生成性模仿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大胆创新,挖掘范文创新写作的基点,搭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激发自己写作的激情。
三、心理机制
在“生成性模仿”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超过七成的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都获得了程度不等的提升。究其原因,是模仿的特殊心理机制——“激发”“触发”“启发”发挥了作用。
1.激发。激发主要表现在信心、热情、进取心三个层面。首先是激发信心。“生成性模仿”学有“法帖”,学生只要认真仔细地“读帖、临帖、悟帖”,很快就能上手,很短时间内就能写出接近“法贴”的作文片段,其水准远远超出其在自然状态下的随意写作。这无疑大大增强了学生写作的信心。
其次是激发热情。以前学生抓耳挠腮、搜肠刮肚也写不出来,产生畏难怕烦心理。现在援笔成文,一挥而就,越写得出来就越爱写,视写作为乐事。譬如,教师以何其芳的《生活是多么广阔》为“法帖”,引导学生学写诗歌。教师通过给例子、搭步子,让以前从没尝试过写诗的学生,居然像模像样地写出了十几行诗。成功的模仿成为激发写作热情的最佳催化剂。
再次是激发进取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中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设置多样化、多层次的作文发表平台,如班级作文角、班级微信公众号、学校橱窗、报纸杂志等,引导学生晒一晒、比一比习作。这样,每个人都会憋着一口气,暗下决心赶超别人。
2.触发。用夏丏尊、叶圣陶所著的《文心》里的话来说:“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显然,触发不仅是联想,还包括在联想基础上获得的新认识、进入的新境界。经典作品往往包蕴丰富的生活内容,读者读之,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引发联想,获得独到的感悟。譬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学生会自然联想到自己童年生活里的“百草园”,那里有可爱的草木、昆虫,令人好奇的外部世界等。此时,教师如果让他们运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去模仿写作,这个行文的过程,就既是美好记忆的沉浸过程,也是对童年生活再认识的过程。
3.启发。主要表现在“怎么写”这一方面。学生在写作时往往有很多烦恼,譬如怎么开头、如何收尾、采用什么手法、如何结构全篇等。这时,教师如果单纯就技法讲技法,学生未必明白,不如给出一个经典性的“法帖”,就着具体、感性的例子,剖析技法、规律,反而容易让学生开窍。
四、实践推进
在“生成性模仿”课题的研究中,我们采取多种研修形式,有力助推了学员的专业成长。
1.课例诊断。我们把每期30名学员按照所在学校、年级分组,组内结合各人特点再次分工,然后围绕“生成性模仿”的研究,立足课堂教学能力提升,不定期开展校际联动,每月小结,每学期总结,寒暑假集中研修。每次课例诊断时,我们要求学员必须有清晰的“目标诠释”,首先列出训练点。训练点排列由易到难,先体现基础等级要求,再体现发展等级要求。每条训练点宜有适当解说文字。其次是精选“法帖”。一要兼顾经典性和平易性,二要兼顾课内和课外。
2.理论探索。我们组织有一定理论素养的学员,在自己班级里实践“生成性模仿”作文教学,注意问题的收集以及与平行班数据的对比。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积累后,我们针对若干关键问题进行理论探索。在专题探讨的基础上,再去阅读专家的相关论述,并经过沉浸、反思,总结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论证逻辑的理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