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我对群文阅读的认识和思考

2018-11-30韦小玲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45期
关键词:王颖群文讲座

韦小玲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阅读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通过学生大量的阅读实践。理想的阅读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三种阅读形态:单篇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三者之间,相互无法替代。

群文阅读,让课内大量阅读有了实施的路径。在新课程实施的这几年,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教师所认识和接受。听了王颖老师关于《群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的讲座,我不由得想起了去年李红亮老师在我当时教的四年级讲过的一节群文阅读课。好像处理的是关于老舍的一组文章,当时听了真有些迷茫,不知道这样的语文课带给学生的是什么,而且感觉难度很大,学生没有回答问题的思路。那是我第一次听到“群文阅读”这个概念,而这次的讲座让我对这一模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也产生了一定的探究兴趣。

第一,什么是群文阅读?听了王颖老师的讲座,我有了概念:“群文”就是聚集在一起的文章,在课堂教学时间内,针对相同的议题,教师给学生呈现多篇文章。阅读是读者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建构意义的同时也建构自我的一种活动,这是规范的概念。我的理解就是:选择一组某个方面相通的文章,让学生求同之后再求异,然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特的个人见解,这正是群文阅读的本质所在。

第二,我会思考群文阅读带给学生的是什么,这样的课教学目标如何确定。习惯于传统的单篇文本阅读,总觉得一节课时间学生是接受不了几篇文章一起学习的,所以这是对教师的挑战,也是对学生的挑战。听了讲座后,我从迷茫中似乎又理出了一些思绪:想想以往的课堂,总是把课文讲得面面俱到,但最后学生不一定都能记住、掌握,而且单一地学习一篇课文,学生的思维就只会停留在这一篇课文上,不会有太多的思辨过程;相反,如果摄入三、四篇同类的文章,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进行比较,发挥自己独特见解的机会也就多了,这样的阅读量和思考深度的加大,无疑要比单篇文章更加事半功倍。我想,这就是群文阅读带给学生的,一节课中能发展多种观点和能力。

第三,群文阅读的形式,我认为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一个单元的课文成群地学习,比如,三年级第五册的第三单元的一组文章:《锡林郭勒大草原》《富饶的西沙群岛》《爬山虎的脚》《游天坛公园》,这一组都是写景物的文章,抓景物特点的目标是一致的;也可以是课内一篇,带动课下几篇一起学习;还可以是语文读本后的课外读物,几篇有相通之处的文章一起阅读。总之,从写法、内容、情感等方面都可以选择,但也要课前精心选好文章、备好课,符合学生的学段特点,并取舍得當,这些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最后,谈到群文阅读的上课思路和环节,我觉得还是要有侧重点。几篇文章不能平均使力,要让学生在思维上进行迁移,并在比较中产生新的观点和想法。首先,文章应该在课前读熟读好,课堂上有一个整体的回顾;然后,再学习重点篇目中的重点段落;接着,引发兴趣学习其余的课文,让学生自己谈感悟;最后,几篇文章要来比一比,揭示出这组文章的精华所在。

我静下心来回顾总结,认为“群文阅读”就是要变单篇的课文教学重视部分知识、技能精熟学习的模式为关注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先进的阅读方法和学习模式。这里要强调的是,阅读策略需要透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步骤化,程序化,让每个学生都能循着教师有步骤、有程序的教学设计,都能往前进展一些。所以,真正成功有效的“群文阅读”,在选好文章的基础上,还要相应地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兴趣。

猜你喜欢

王颖群文讲座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地表水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追本溯源刨根问底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水天一色》《踢球的女孩》《傍晚》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lligent clothing
打个盹,记事牢
书法基础讲座(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