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群文阅读的高度与深度

2018-11-30宿小群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45期
关键词:仁爱诗文群文

宿小群

一、选文来源

眉山一中校本教材《品读东坡》“苏东坡诗文专题二”。

二、选文篇目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西江月·平山堂》《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南乡子·送述古》《浣溪沙(其一)》《蝶恋花?京口得乡书》《满庭芳·归去来兮》。

三、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①感受并理解苏东坡推己及人、由家及国的大爱。②激发学生对苏东坡这个人以及他的诗文的兴趣。③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④培养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⑤培养学生评价与反思的能力。⑥引导学生在课后创新性地运用所学方法更广泛地阅读。

2.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③④⑤。

3.课时安排:1课时。

4.教学思路:学生通过群读苏东坡诗歌,了解一个内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爱、为人率真、情感丰富诚挚、仁爱至极的苏东坡。激发学生对苏东坡这个人以及他的诗文的兴趣,课后进一步阅读苏东坡诗文,深入了解苏东坡,扩大阅读面,积累诗歌知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和比较分析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5.教学过程:

①激趣导入:同学们学过苏东坡哪些诗文?你印象中的苏东坡是个什么样的人?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个专题,将给我们一个和百度上不太一样的苏东坡。②泛读概括:学生先讨论,然后回答,教师引导。③阅读诗歌,回答问题:A.这个专题里的每一首诗分别从哪一个方面体现了“爱”这一主题?从诗中找出最能体现苏东坡情感的诗句,从诗歌和导读中筛选词语概括这种情感,一首诗一首诗抽学生逐一进行,教师引导,同时展示PPT;B.通过这个专题的诗歌阅读,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苏东坡?学生概括,最后展示PPT;C.苏东坡的这种“爱”来源于哪里呢?这种“爱”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官员都是读书人,他们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你熟悉的名句中,有哪些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仁爱思想的?④激发兴趣,拓展阅读:“至爱”这个专题只表现了苏东坡的一个方面,苏东坡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探究,可以去找苏东坡更多的诗文来读一读,也可以去读一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更加全面地了解一个血肉丰满的苏东坡。

四、教学反思:

高中的群文阅读该怎么上呢?没有前人可以借鉴,但绝不可以和初中、小学一样,毕竟高中学生知识能力、阅读水平都大大超过了初中生,理应对他们有更高的要求。联系高考语文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群文阅读应该能够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比较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综合概括的能力、评价与反思的能力、运用与创新的能力。群文阅读,值得尝试。

围绕主题“至爱”,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感受并理解苏东坡推己及人、由家及国的大爱。2.激发学生对苏东坡這个人以及他的诗文的兴趣。3.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4.培养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5.培养学生评价与反思的能力。6.引导学生在课后创新性地运用所学方法更广泛地阅读。

苏东坡诗文专题二“至爱”,共10首诗歌,这些诗歌从多方面体现了苏东坡的“至爱”。小的方面,有希望能早早离开官场兄弟长相陪伴的手足之情,有怀念亡妻的泪千行,有对恩师的怀念与感恩,有对朋友的欣赏与共患难,有送别同僚好友的孤寂凄凉;大的方面,有久旱逢雨与民同乐更有久旱饥荒为民而忧,有思念家乡的千行泪更有离开黄州时对邻里父老的深厚感情,内容涵盖很广。可以提前一天把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花大约一堂课的时间扫除字词障碍,阅读这十多首诗歌。然后用这一堂课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这堂课要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感悟主题“至爱”上,并进一步评价苏东坡其人,反思他的思想根源,推究出苏东坡仁爱思想产生的根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民本”思想,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出一个内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爱、为人率真、情感丰富诚挚、仁爱至极的苏东坡,一个把爱推己及人、由家到国到百姓、胸有大爱、心有“至爱”的苏东坡。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苏东坡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进一步地了解苏东坡、阅读苏东坡诗文的兴趣。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比异同、综合概括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共读诗文,共享体会,共建情感价值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运用群文阅读的方法、诗歌鉴赏的方法等多种阅读方法,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阅读更多更广的文学作品。

根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以下几个环节:(一)激趣导入;(二)泛读概括;(三)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四)激发兴趣,拓展阅读。

本堂课教学环节清晰,目标明确,主题突出。先让学生泛读概括出他们阅读全文的总体感受,并用一个字概括“爱”;然后再让学生回到每一首诗中,去比较分析每首诗从哪一个不同的方面体现了苏东坡的爱,分析他的这种仁爱的思想是根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再让学生去为专题命名,也就是让学生再次围绕主题,高度概括和归纳;最后用林语堂的一段话激发学生对苏东坡及其诗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课外去大量阅读苏东坡的诗文。这是一个由初步的感性认识到辨识提取、比较分析整合再到理性的综合概括进而评价与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高了阅读水平,增强了阅读能力,情感上得到了升华,道德上也得到了提高。

能用短短的两节课的时间,完成十几首诗的阅读和教学,总体来说是成功的。事实证明,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也是实用的。当然,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用在高一和高二当中,让学生大量的阅读和积累知识,扩展阅读广度,挖掘阅读的深度,提高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是可以的。当然,在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不够深入,还比较浮于表面,需要教师的引导。比如,在课堂发言当中,发现学生的表达能力、概括能力还有待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积累也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这些问题,都是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解决的。

高中的群文阅读教学,绝不同于初中小学的群文阅读。不仅是要读,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感受、去挖掘更深的主题,去领悟更高的思想境界、人生境界,去形成自己更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要让学生真正地读出深度、读出高度来,让学生在阅读当中提高自己,不仅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更要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和思想境界。这是作为语文教师的责任,文以载道,教书育人。

猜你喜欢

仁爱诗文群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走遍万水千山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叶诗文:成功的5个关键词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仁爱来到我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