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点滴谈
2018-11-30郭晓燕
郭晓燕
【摘要】听是语言交际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也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最初始的感知环节。但是,不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害怕听力课,对简单的听力题束手无策,尤其是听不懂对话和短文。对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了相应的分析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中学英语 听力训练 对策
听,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四要素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人们进行言语交流的主要手段,是人们学习、吸收语言的主要途径之一。只有当学生的英语听力得以发展时,他们才能对其语言充满自信。
一、了解影响听力的因素,以便“对症下药”
(一)词汇量储存不够造成理解困难
词汇量欠缺是导致学生理解速度跟不上听力材料的录音速度。在真实的交际中,往往会感到听比读难。其原因通常就在于听觉感知的速度不够快。而词汇是搭建语言的基础,要想快速提高听力水平,听者必须有足够的词汇量。在听有声材料的时候,听者不仅仅是辩音,同时也是对连贯语流进行同步,准确解意的过程,如果连贯的语法中出现陌生的音(即生词),就难以辨别其意。
(二)母语干扰影响听力的反应速度
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学生在听英语的过程中,习惯于先用中文逐词逐句地翻译出来后,再进行理解,而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不能直接将英语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由于多了一个中间环节,自然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
(三)文化背景知识缺乏,造成理解障碍
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受到文化环境和文化传承的制约,视为非语言因为之一。由于许多学生不具备一定的英美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知识。不了解、不熟悉英美国家的一些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以及生活方式,听力理解便会产生一些问题。
(四)心理因素障碍
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易产生恐惧心理。有些学生一遇到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就烦躁不安:有些学生甚至还没开始听就产生了畏难情绪,影响了对听力材料的理解。此外,环境的变化对学生的心理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样的听力内容,在教室里听教师授课和在语音室里听录音,学生的心理准备和心理活动方式是不一样的。而多数学生又不善于调整心理变化,从而造成听力理解上的困难。
二、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对策
(一)认真教好音标,严格把好音标关
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语音基础打好了,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注重用英语组织教学,创设语言环境
用英语组织教学,学生开始有些不习惯,但时间长了,形成条件发射,学生也就适应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听力能力。有时应借助适当的板书和恰到好处的手势、表情来培养学生的听力。同时,在课堂上,我还一贯注重触景生情、就地取材、创设语境,多给学生听说英语的机会。如我拾起学生掉在地上的尺子,说:“Excuse me,is this your ruler?”这样,学生们觉得随处有新意,学习兴趣盎然,大脑思维活跃,必然投入到听力活动之中。
(三)重视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与良好的听的习惯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训练,这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要教会学生听音前注意略读捕捉信息,即要快速浏览习题,捕捉一切从题面上得到的信息,听时要边听边记,强化记忆,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听句子回答问题时要把题干、问题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听对话和短文时,要抓主旨大意,切忌偏重两个词而忽视全文。同时要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听力习惯。
(四)激发高昂的学习兴趣
在听力课堂中,很多学生因为英语基础差,老师讲的,录音机里播的,都听不明白,所以产生了退怯的心理。这时可以通过热身训练来渗透与听力主题有关的背景知识,如英美国家概况,文化差异,趣闻,歌曲,诗歌等,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也可以在激发学生热情的同时切入主题,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所学的内容。在活跃气氛的推动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必将高涨,注意力充分集中,听力教学也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五)注重开展英语第二课堂,以说促听
学生学到的英语要通过练习,才能得以巩固、熟练。为此,我开展英语角活动,组建了英语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开展唱英语歌曲,讲英语故事,猜谜语,朗读比赛,英语演讲竞赛,表演话剧,自由对话等活动,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尝到说英语的“洋味”,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主动性,从而发展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讓学生在语境中体会英语,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
(六)注意学生良好习惯心理素质的培养
保持良好的状态,自觉的养成好习惯,对于听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从听力训练的初始阶段就应强调培养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听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加以重视,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努力消除学生因害怕、担忧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在课堂上要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听的兴趣,看到学生点滴的进步,也要适时给予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