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新闻记者的采访艺术

2018-11-30纪家斌

活力 2018年14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策略

[摘要]作为—名记者,深入社会,反映社会现实首先要接触的工作就是采访,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基础性工作,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这项工作同时也能体现出记者专业素质与个人学识、阅历和社会见解,同时也是应该娴熟掌握的基本功。其中如有效提问关系到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如何提问,利用采访技巧,提高工作效率,以其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采访的相关问题,提高采访艺术的方法进行阐述,以期达到优化新闻记者的采访艺术水平,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愿望。

[关键词]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策略

一、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的意义

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观念、价值观悄然发生着变化,这对新闻记者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进一步提高新闻记者的采访艺术非常关键和重要。采访艺术直接体现新闻记者职业道德修养的高低。是提升新闻记者在观众心中地位的关键,对提高新闻品质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社会人群,抢占市场先机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另外,它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新闻记者知识底蕴、职业道德操守,可以获取更多真实、可靠、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充分发挥出媒体的社会导向作用。

二、新闻采访的关键——媒介定位

媒介定位是采访工作的关键。媒体的定位有助于了解市场的需求是什么,受众的要求是什么。从他人需要人手,往往能得到更多支持。顺利采访也会变得可行。媒介定位意味着传播的目标化。它使传播活动的目标更加具体明晰。市场定位是媒介定位的外在诱发性因素,受众定位是媒介定位的潜在可能性因素,风格定位则是媒介定位的内在必然性因素。所谓市场定位,是指媒介经营者在发现一定的市场机会,通过对传媒市场做出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后,选定目标市场的决策策略。市场定位好比在夹缝中找位置、定目标,将本来极大极广的区域缩小到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或某一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传播。受众定位,是建立在受众本位思想基础上的。受众本位,与媒介本位相对,它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传播活动中,以受众为中心。以最大程度地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要。风格定位,媒介瞄准一定的市场机会,并且“锁定”特定受众进行传播后,能否持久地获得受众支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关键还在于自己的媒介是否形成独特的风格。由市场化初期的可读性升华为成熟期的必读性。当一家媒介对受众来说由可读性升华为必读性,受众便会对其形成强烈的依赖感,从而在受众心中形成稳定的独特风格。语言风格帮助这种整体风格的形成对采访的内容给予准确的定位,譬如抓住社会热点进行追踪报道,就能吸引群众的注意力,和群众产生共鸣。要突破思维模式的局限性。不拘一格选择合适的新闻点予以深入的采访。效果非常显著。不但可以吸引受众的兴趣,同时促进问题的解决,并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抓贴近大众生活的新闻内容,更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传递社会正能量、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新闻的价值是新闻工作的核心,这是新闻采访、传播的宗旨。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抓住新闻点。及时把握住新闻采访的时机,掌握第一手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的价值。

三、提高采访艺术的方略

1.访前准备工作

语言交流是其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语言交流方式与采访效果有着必然的联系。访前有备无患,有利于记者发挥最佳的采访水平,切实保障采访过程中语言的流畅性,以达到最完美采访效果。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首先详细了解采访的对象,明确采访的目的,建立清晰的采访思路;其次,预设突发问题,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制定各预备方案,争取做到临危不乱,掌握采访局势,防止采访失控。

2.构建明快的氛围

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所接触采访的对象大多都是第一次接触,彼此并不熟悉,特别是采访对象第一次面对镜头的时候,会有不知所措、紧张、胆怯的心理和情绪,对采访产生很不利的影响。此时,新闻记者应该尽力掌握主动,设身处地替采访对象着想,积极营造轻松的采访氛围,解除其心理负担,引导被采访者快速进入采访状态,让采访对象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进而提高采访对象的配合度,使采访顺利完成。

3.善于捕捉采访中出现疑点问题

采访过程中,及时抓住疑点问题,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有价值信息,这需要记者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在正常情况下,设置问题时主要是考虑到采访目的以及采访对象自身的特点,而具体提问过程中,对于一些细节或者是采访对象无意中表达出的内容,背后都可能隐藏着更有价值的信息,因此记者在提问时一定要关注采访对象的肢体动作、神情以及语言表达中的细节,抓住其中的疑点问题并展开提问。从而获得更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因此,记者应加强对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细节,不断提高自身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

4.重视提问的有效性和艺术性

進行新闻采访,采访方式要不拘一格,因人因事而定。首先记者需要始终围绕采访的主题进行,尽力要求对方减少题外话,如果谈话偏离了主题,记者应当委婉巧妙转化,以免产生采访结果与目的相悖的结果;科学运用启发引导,采访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完整的新闻素材。如果所采访的对方属于较为内向、不善言谈的类型,记者一再追问很容易导致采访对象闭口不谈。而如果使用引导进入采访方式,让被采访者与记者意见共鸣或者是产生反对意见,然后希望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些都会让记者收获大量的新闻内容。要以真诚的态度和情感与被采访者沟通。记者在采访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和蔼亲切的语气,采访发问的时候也尽量保持求教的态度,把被采访人定位为知情者和当事人,而将自己定位为一个问路人和求知者,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被采访对象配合采访,并且认真回答记者的提问。

结语:新闻报道所涉及的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新闻采访这一环节,其艺术性直接影响到工作质量和效率。其艺术性在于既要做到实事求是,又要注重新闻的时效性,挖掘新闻的深度和广度,提升新闻的价值。以上对提高采访艺术的策略的阐述希望能引起必要的重视,从而延伸采访深度,提高新闻报道的竞争力。如何提高新闻记者的采访艺术 纪家斌

[摘要]作为—名记者,深入社会,反映社会现实首先要接触的工作就是采访,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基础性工作,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这项工作同时也能体现出记者专业素质与个人学识、阅历和社会见解,同时也是应该娴熟掌握的基本功。其中如有效提问关系到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如何提问,利用采访技巧,提高工作效率,以其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采访的相关问题,提高采访艺术的方法进行阐述,以期达到优化新闻记者的采访艺术水平,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愿望。

[关键词]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策略

一、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的意义

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观念、价值观悄然发生着变化,这对新闻记者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进一步提高新闻记者的采访艺术非常关键和重要。采访艺术直接体现新闻记者职业道德修养的高低。是提升新闻记者在观众心中地位的关键,对提高新闻品质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社会人群,抢占市场先机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另外,它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新闻记者知识底蕴、职业道德操守,可以获取更多真实、可靠、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充分发挥出媒体的社会导向作用。

二、新闻采访的关键——媒介定位

媒介定位是采访工作的关键。媒体的定位有助于了解市场的需求是什么,受众的要求是什么。从他人需要人手,往往能得到更多支持。顺利采访也会变得可行。媒介定位意味着传播的目标化。它使传播活动的目标更加具体明晰。市场定位是媒介定位的外在诱发性因素,受众定位是媒介定位的潜在可能性因素,风格定位则是媒介定位的内在必然性因素。所谓市场定位,是指媒介经营者在发现一定的市场机会,通过对传媒市场做出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后,选定目标市场的决策策略。市场定位好比在夹缝中找位置、定目标,将本来极大极广的区域缩小到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或某一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传播。受众定位,是建立在受众本位思想基础上的。受众本位,与媒介本位相对,它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传播活动中,以受众为中心。以最大程度地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要。风格定位,媒介瞄准一定的市场机会,并且“锁定”特定受众进行传播后,能否持久地获得受众支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关键还在于自己的媒介是否形成独特的风格。由市场化初期的可读性升华为成熟期的必读性。当一家媒介对受众来说由可读性升华为必读性,受众便会对其形成强烈的依赖感,从而在受众心中形成稳定的独特风格。语言风格帮助这种整体风格的形成对采访的内容给予准确的定位,譬如抓住社会热点进行追踪报道,就能吸引群众的注意力,和群众产生共鸣。要突破思维模式的局限性。不拘一格选择合适的新闻点予以深入的采访。效果非常显著。不但可以吸引受众的兴趣,同时促进问题的解决,并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抓贴近大众生活的新闻内容,更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传递社会正能量、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新闻的价值是新闻工作的核心,这是新闻采访、传播的宗旨。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抓住新闻点。及时把握住新闻采访的时机,掌握第一手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的价值。

三、提高采访艺术的方略

1.访前准备工作

语言交流是其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语言交流方式与采访效果有着必然的联系。访前有备无患,有利于记者发挥最佳的采访水平,切实保障采访过程中语言的流畅性,以达到最完美采访效果。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首先详细了解采访的对象,明确采访的目的,建立清晰的采访思路;其次,预设突发问题,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制定各预备方案,争取做到临危不乱,掌握采访局势,防止采访失控。

2.构建明快的氛围

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所接触采访的对象大多都是第一次接触,彼此并不熟悉,特别是采访对象第一次面对镜头的时候,会有不知所措、紧张、胆怯的心理和情绪,对采访产生很不利的影响。此时,新闻记者应该尽力掌握主动,设身处地替采访对象着想,积极营造轻松的采访氛围,解除其心理负担,引导被采访者快速进入采访状态,让采访对象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进而提高采访对象的配合度,使采访顺利完成。

3.善于捕捉采访中出现疑点问题

采访过程中,及时抓住疑点问题,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有价值信息,这需要记者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在正常情况下,设置问题时主要是考虑到采访目的以及采访对象自身的特点,而具体提问过程中,对于一些细节或者是采访对象无意中表达出的内容,背后都可能隐藏着更有价值的信息,因此记者在提问时一定要关注采访对象的肢体动作、神情以及语言表达中的细节,抓住其中的疑点问题并展开提问。从而获得更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因此,记者应加强对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细节,不断提高自身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

4.重视提问的有效性和藝术性

进行新闻采访,采访方式要不拘一格,因人因事而定。首先记者需要始终围绕采访的主题进行,尽力要求对方减少题外话,如果谈话偏离了主题,记者应当委婉巧妙转化,以免产生采访结果与目的相悖的结果;科学运用启发引导,采访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完整的新闻素材。如果所采访的对方属于较为内向、不善言谈的类型,记者一再追问很容易导致采访对象闭口不谈。而如果使用引导进入采访方式,让被采访者与记者意见共鸣或者是产生反对意见,然后希望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些都会让记者收获大量的新闻内容。要以真诚的态度和情感与被采访者沟通。记者在采访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和蔼亲切的语气,采访发问的时候也尽量保持求教的态度,把被采访人定位为知情者和当事人,而将自己定位为一个问路人和求知者,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被采访对象配合采访,并且认真回答记者的提问。

结语:新闻报道所涉及的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新闻采访这一环节,其艺术性直接影响到工作质量和效率。其艺术性在于既要做到实事求是,又要注重新闻的时效性,挖掘新闻的深度和广度,提升新闻的价值。以上对提高采访艺术的策略的阐述希望能引起必要的重视,从而延伸采访深度,提高新闻报道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策略
公示
我的手机在哪?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名单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名单
我是新闻记者
公示
公示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