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题探讨
2018-11-30石莉
石莉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核心能力,而语言文字运用题是每年高考的必考题,也是高考试题中的重要板块。《考试说明》对“语言文字应用”的总要求是: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笔者认真研究2018年三套全国卷的语言文字运用题,发现一些规律和变化,并据此探索2019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备考策略。
一、考题分析
总体看,2018年三套全国卷的语言文字运用题,既紧扣《考试说明》要求,又吻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且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精神。具体看,呈现以下特点。
1.考查方向稳。2018年三套全国卷的语言文字运用题,考查方向总体是比较稳定的。从形式上看,总共5个小题,其中3道客观选择题,2道主观表达题,与前两年保持一致。从赋分上看,总共20分。其中,客观题每道3分,总共9分;主观题一道5分,一道6分,共计11分,分值未变。从内容上看,考查内容主要有成语、语病、连贯、得体、图文转换、句子仿写,应当说延续了前两年的考点,也有细微变化。
2.选材范围广。三套全国卷的语言文字运用题,选择的材料范围广,总体呈现三个特点。一是贴近校园生活。比如全国卷I第20题,聚焦学生宿舍下水道的整改问题,第21题展示了学校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的流程图;全国卷Ⅲ第20题涉及参加文学院活动,第21题展示学生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突出了语文的生活化,学生有亲切感、代入感,做起题来相对轻松。二是聚焦时代主题。全国卷I第17—19题聚焦到“大洋一号”这艘远洋科学考察船;全国卷Ⅱ第20题涉及报社启事,第21题聚焦强国复兴的时代主题;全国卷Ⅲ反映动物的遷移问题。这些材料充满了时代气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国家大事,关注自然环境。三是突出文化传承。全国卷Ⅱ以戏曲为材料,谈创新对于戏曲发展的影响,目的是引导学生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获得对当代文化问题的思考。总之,多样性的语言材料,正凸显了“新课标”在“命题思路”中阐释的理念:“考试材料的选择与组合要多角度多样化,视野开阔,为学生的思考与拓展有足够的机会和空间。”
3.题型设置活。三套全国卷除了语言得体、图文转换题保持不变之外,其余的题,在设题方式上有所变化。首先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病句、连贯、成语三大题型以片段为依托,放入了同一个语境中考查,充分彰显了“新课标”精神:“考试、测试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减少针对单一知识点或能力点的简单、碎片化的试题数量,应体现语文素养的综合性、整体性”。
在同一语境中,每个考点的考法也与以往有别。前两年的全国卷成语题,6个成语分布在不同句子中,选项以三三组合形式呈现,分为四组,让学生辨析正误。今年的成语题,四个选项八组成语,成语两两意思相近,考查学生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缩减了题的容量。考查的“一应俱全、应有尽有、一览无余、一目了然”等成语,都是学生平常训练中常见、生活中常用的。学生需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放入语境中比较鉴别,作出选择。病句题,以往给四个不同的句子让学生选择正误,重点在《考试大纲》规定的六大基本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残缺或赘余、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而今年四个选项中给出同一个有语病的句子,判断选择“修改最恰当的一项”,对学生语言运用的精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补习语句题,以往是在相关语段中空出三个句子作填空补写,今年是给出四个类似但不同语法结构的句子要求学生作选择。全国卷Ⅱ的第21题,利用所给材料作句式仿写,也是仿句设题的一大变化。有具体材料支撑,学生只需要将相应的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可以说降低了仿句的难度,也算是本次语言文字题的第二大创新。
4.能力要求高。语言文字运用题,相较以往,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
三道选择题,题干及备选项简洁清晰,但是选项难以琢磨,需要调动积累,借助语感,运用严密的逻辑思维,在细微的比较中,把握语言规律,选择精确的表达。
具体看来,成语题,需要一定的成语积累,还需要结合语境,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全国卷I的成语题:第一空,前文是在列举各种实验室,自然是种类多,而不是说“全”,就应该填“应有尽有”;第二空,千里眼,自然可以看得很清楚,选“一览无余”最适合,因为“一目了然”,强调“了然”,知道事情的原委。这样就能选出答案B。这正是新课标“通过在语境中解读词汇、理解语义的过程,梳理语言和言语的相关性和差别性的观念”的要求。
句子补写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推断能力。四句话意思差不多,哪个更恰当?全国卷I的句子补写题,前一句为“对不熟悉的人而言”,往后承接的句子,只能是人会怎样,就只能接C(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或者D(进入迷宫一样的“大洋一号”,会分辨不出方向),于是排除A、B;根据后文内容分析概括,主要说的是实验室种类多,并没有涉及“分辨不出方向”,所以,就只能选择C。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不会联系语境比较推断,就很难选出正确的表达。
语病题,新课标要求“在自主修改病句和分析句子结构的过程中,体会汉语句子的结构特点和虚词的作用,进一步领悟语法规律”。全国卷Ⅱ的第19题语病修改:眼花缭乱是人感到眼花缭乱,事物本身是不会眼花缭乱的,因此应该加上“令人”二字,所以排除A、D;“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是作者否定的创新,是对前面“传承中的创新”的补充说明,不能充当主语,因此前面需要加上“这样”补足句子成分语意表达才更准确。所以答案选B(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解决这道题,需要强烈的语感,更需要对句子进行成分划分或找准句意间的逻辑联系,也就考查了考生能否逻辑清晰、语言流畅地表达长句的能力。
语言表达题,既需要学生有深厚的积累,要能够关注社会、体味人生,也需要学生用精确的语言去表达,对学生表达能力、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语言得体题今年以主观题形式出现,难度增加,而且力求答案的精确。新课标要求“在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的过程中,对比两种语体用词和造句的差别,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风格差异”。以全国卷Ⅱ第20题某报社征集新闻线索的启事为例,题干中明确指出“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即本题考查词语使用不当为语意表达不准确和语体不恰当两方面。既然是报社启事,就应以书面语为主。可知“等着您的支持”口语化了,应改为“期待您的支持”或“等待您的支持”。“关爱”一词构成语素“爱”来看,含有爱护之意,社会热点不需要爱护,因此“关爱”一词使用不恰当,改为“关注”。“征询”就是征求询问的意思,侧重询问;“征集”是征求收集的意思。栏目面向社会收集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故“征询”改为“征集”。这些都说明,考生需要在语言文化知识丰富积累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语言运用中所遇到的问题。
句式仿写题要求学生能够仔细分析内容间的逻辑联系,仿写的句子在内容联系和逻辑联系上必须与前后语境保持一致,最终形成上下文语意连贯,前后照应,合理通顺。以全国卷Ⅱ第21题为例,题干中包含三层信息:①仿照示例,②利用所给材料,③句式结构与示例相同。仔细观察示例不难发现,“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三个并列的短语都是“创造精神”的具体表现。即选出三个短语表现同一种中国人民的精神品质。材料第一行三个词语均为精神品质,第二、三行则是能表现某种精神品质的具体内容。学生需要紧扣精神品质,选出表现相应品质的内容,再根据逻辑关系,进行恰当的排列组合,最后就能得出相应的仿句。这当中既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考查了学生对时政的关注,也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图文转换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框架图内容,也就考查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组织答案要做到遣词准确、简明、概况性强,造句条理清楚、富于变化、語气通畅,也就考查了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二、备考策略
认识全国卷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命题思想和任务要求,是为了更好地导向教学和服务备考。针对2018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发展与变化,2019年的语言文字运用题需要怎样备考呢?新课标在学习任务群4“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中作的教学提示是:既有课内活动,也应该有课外任务。
(一)立足课内,扎实训练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备考语言文字运用题,首先就应该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1.巧用课前三分钟,扎实语言基本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每天的课前三分钟,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比如,可以抽问成语,看学生对成语的积累情况;抽问语言得体的词语,反复唤醒学生对得体词的记忆;可以精选当今社会热点的材料,将之改编为语言文字运用题,启发学生对社会事件的思考,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课中落实考点,丰富题型训练。教师应按照考纲,以专题推进,逐一落实语言文字运用的每个考点,引导学生了解语言知识,明确答题思路,掌握解题技巧。在题型训练上,首先要立足常规题,加强常考点、必考点和易错点的复习,每个考点要讲清讲透,让学生从训练中找规律、找方法;其次要关注新题型、新变化,让考生多见多做,这样,学生在高考场上遇到新题型时就不会觉得陌生、感到慌乱;最后,要学会改编常规题型,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举一反三,真正掌握语言知识,学会运用语言。当然,教师也要注意知识点综合化训练。
3.课后整理归纳,强化自我构建。语言文字运用题的专题复习结束后,每张试卷评讲完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归纳各种语用题所涉及的语言知识点、关键答题技巧、思想认识和情感体悟,将它们分类整理,自我构建,记录在笔记本上。随后,督促学生利用早自习、晚自习,强化记忆、背诵,消化理解,真正将语言知识和答题技巧内化于心。比如,病句方面,教师可指导学生梳理六大病句类型,总结六大易错词,如关联词、介词、否定词、数量词、两面词、并列词,甚至一次次记下那些习惯性的重复词,读一读,强化积累,巩固消化。
(二)放眼课外,拓展积累
1.加强积累感悟,丰富语言知识。积累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方法,是做好语言表达题的重要基础。应该怎样积累呢?新课标强调“积累和梳理要有系统、有计划,要有步骤地、持续地进行”“要有布置,有鼓励和督促,持之以恒”。积累时,要善于从宏观着眼,梳理各个板块知识点,建构知识树;又要从微观着手,对易错、易混淆字词句多加整理。如对于成语的辨析,平时进行归类整理,可以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褒贬误用、不合语境、敬谦错位、多义成语进行积累。考前将以前做错的、比较模糊的相关成语做重点记忆。考试时就能根据平时积累,调动相关储备,巧用排除法,轻松地完成。
2.持续关注热点,拓宽眼界视野。语言文字运用题,大多话题都和社会现实紧密相关,因此备考时要引导学生留心身边发生的事,观察、体悟日常生活,关注、思考热点时事,关心国家形势发展。引导学生多阅读报刊,在课余时间多与同学交流时事热点新闻。教师也应该定时给学生讲述时事,分析热点,从而提高学生解答文字运用题的能力。通过语言交际实践,让学得的知识进行迁移、运用,真正习得言语表达的途径。
3.强化经典阅读,培养自身语感。阅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法门。尽管高三学习任务繁重,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特别是经典篇目,既包含丰富的知识,又具有深厚的内涵,更富于审美的情趣,对于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读得多,记得多,聚沙成塔,才能博闻强记,厚积薄发,应用起来才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进而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境界。
总之,语言文字运用题是检测学生语言素养的重要手段。虽然每年题型命制难有定论,但是如果紧扣新课标要求,聚焦“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抓好课内外,相信能给学生注入一支强心针。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水平,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考试中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3]林坤,黄真金.高考语言运用素养考查发展状况及改进策略[J].语文建设,2017.11:55—58.
[4]张开.回归语言本体,重视语言运用——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评价[J].语文建设,2017.08:47—51.
[5]何传跃,朱荣芳.涛声可否依旧,客船如何搭乘——2018年高考“语言文字应用”命题趋势预测[J].语文教学通讯,2018.04(A):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