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文献的直接引用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及策略探析

2018-11-30邓祥银王奇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11期
关键词:锦瑟文言文献

邓祥银 王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打通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将高中各学科相互融合,这当中尤为被人重视的,即是语文和历史。这两者在学科知识上存在有相当多的共同性,历史学科所研究的诸如朝代政治、制度、社会现象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文所主要研究的对象——文学,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不少历史文化常识,其课文本身就可作为历史的记载与重现。因此,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我们应主动补充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历史知识,找准文学与历史的有机结合点,从而更好达到“知人论世”的作用。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以及对相关文献的阅读中发现,绝大多数一线语文教师都能一定程度地补充历史史料,但多数都是使用根据个人对这些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了解,而自我总结或由专家概括出的历史资料,较少直接引用相关第一手历史资料或历史学者的专门史论。自我总结的历史背景固然能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但其并不全面,带有较强的主观意愿和个人情感,学生难以客观地看待文章及所涉及到的相关人物,不利于学生辩证思维的发展。同时,教师总结的资料让历史文献的作用过于单一,只是能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与文本、作者相关的事件,但作为一种学科教学的方法,补充的文献除了要能加深学生认识层面的理解,还需要落实到能力层面及个人情感上。因此,在笔者看来,相较而言,直接引用历史文献,即笔者称之为文献教学的课堂教法,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有更多的优势。

一、历史文献直接引用的意义

(一)语言运用:加大文言阅读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在本人近几年的教学中,学生反馈问题较多的即是文言翻译及作文写作。这两方面也一直是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难点,从近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其难度越来越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尽快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切实提升学生的翻译及写作能力,就成为了一线语文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就这一方面而言,相较于以往传统的对作者经历、写作背景进行简单介绍,链接内容只是属于从属的、次要地位的教学方式,直接应用历史资料的文献教学法则在满足课文教学要求的同时,因这些材料大多都是古今历史上的经典文章,都有学习的必要,从而便将补充文本上升到了等同甚至高于教材文本的地位上,大大拓宽了语文教材的涵盖面,阅读多了,学生借助于教师的辅助,在大量语言实践的过程中积累、梳理和整合,自然能逐步掌握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从而切实提高文言翻译能力。同时,学生在课堂上所接触到的各类名家所撰写的经典文章篇目也逐步增多,这些历史上的经典文献,就写作角度来讲有其值得学生学习的一面,它们或是人物塑造,或是在谋篇布局,或许语言运用上都有其可取之处,长时接触,学生在对经典文本的大量阅读中有意无意地受到熏陶,从而能够“反思和总结自己写作时遣词造句的经验,建构初步的逻辑和修辞知识”,再辅之以传统教学中的写作技巧讲解、语言专门训练等方法,更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写作水平。

(二)思维提升:析名家经典作品,发展学生辩证思维

《课程标准》上强调,“教学过程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引导,注意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结合学生阅读和表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逻辑知识。”语文学科在学生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高中一线语文教师对于历史的了解往往都是简单的、缺乏深入思考的,所以在自我组织语言补充介绍历史知识时,也难以避免地会有片面的,单一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诸葛亮总是料事如神,秦始皇因为焚书坑儒因而是毋庸置疑的暴君……这些都极大影响了学生对于历史的态度,不利于学生自我思维的发展。为此,应该说,直接引用历史文献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古今的历史学家对于历史的态度往往能最大程度的公正、客观,同时他们对于历史的了解也更为全面、深入,研究历史的态度也较为严谨、专业,直接对他们语言的引用能还原历史的真正面目,从而让学生对于历史著名事件和人物形成独属于自己的更为精准、客观的评价,同时借鉴大家们对历史的评论、思考及其叙述分析逻辑,来促进学生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二、历史文献直接引用的要求

(一)教学篇目要求

这种文献教学法并不是每篇课文都能采用。课外补充历史文献将耗费大量的课时,因此,若非有较好的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点,一般采用文献教学法的篇目都是文本某方面理解起来虽然有一定难度,但较为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同时,因涉及到历史文献的补充介绍,教师在实施这类课堂教学时,就需要接触大量的能作为相关补充材料的文献资料,从中挑选,这就要求这些课外的历史文论必然要能容易为一线教师所获取。一般而言,相较于现代文,教材中的经典古诗文因其经历时间更久,文学史学上所留下的评点或相近文本会更多,会更有教师挑选的余地,这些古诗文篇目便更为适合我们采用文献教学法。当然,我们所引用的这些文献本身难度也不能过大,应以从教师水平出发,不借助辅助工作能基本理解文段为基本的衡量点。

总而言之,在是否采用文献教学法的问题上,我们要就文献搜寻的难易程度、课文理解的难易程度以及文献引用的作用大小等多个因素来综合考量。比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材中,有《林黛玉進贾府》一文,笔者本想知人论世,通过文献介绍曹雪芹一家的历史变迁,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本书的心酸历程,体味“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但在网络上搜索许久后,我并未能找到关于曹寅、曹雪芹家族的系统传记,而多是只言片语的简单涉及,比较其所能达到的效果,再考虑到整体的教学进度,笔者只能放弃。但在讲授《李商隐诗两首》时,与《红楼梦》类似,作者写作的原因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生平经历的影响,而正好新旧《唐书》中都有李商隐的传记,较为详尽地叙写了他的宦海沉浮,对于学生的理解有较大帮助,且其原文也涉及到高中文言的诸多字词,所以笔者便毫不犹豫地加以引用,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学情要求

学情我们不能忽视。就整体来看,普通高中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上,文言文本身就是一大难点,许多学生对于文言,甚至是对于语文学习兴趣本就有所欠缺,而这类直接引用历史资料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所要求学生去接触翻译的文言篇幅又大大增加,所以不能罔顾学情,一味地生搬硬套历史资料。一般来说,文献教学法要求学生的文言翻译基础较好,且需对语文学科、文言知识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教师要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满足以上两点要求的学生来尝试教学。在乡村偏远等教育欠发达地区,学生的基础整体较为薄弱,文言翻译能力较差,对文言阅读的兴趣也较为缺乏,因而教师在引用文献时则需要慎之又慎,务必认真研究学情,有针对性地选择课外文献,以保证正常的教学效果;否则便极易引起学生的厌烦,甚至使得他们对语文学科彻底丧失兴趣。

笔者工作所在地重庆市黔江区即是国家级贫困区,教育质量较为落后,学生自小语文基础不够扎实,学习兴趣不浓,而本人所就职的学校虽相对较好,但所带的两个班级则分别处于年级中上水平和末等水平,成绩跨度较大,因此教学时就更需要研究具体的学情。在讲授《锦瑟》一诗时,由于本诗向来是最难以理解的一篇,其主题幽深晦涩,难以分析出统一的答案,所以如同其他教师常用的做法一样,我在上课时也采用了教学参考用书上所列的几位名家对诗歌的评价。但在给基础较差的班级上课时,笔者便发现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在分析完拓展阅读文献,开始解讀几个典故以及理解主题时,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几乎没有个性化的思考与解读。我认为自己的那堂课并未及格。因此,私下里我即是找到几名课上反差较大的同学进行沟通,再自我反思,我发现,就这一首诗歌来讲,他们能基本理解诗歌的字面义,能对二三联的几个典故有个简单的认识就已经算是难得,再加上大量的课外如同“天书”一般的文言,他们的学习只能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此,经过思考,我临时修改,只留下了叶矫然、朱彝尊两位名家的评论以及作者经历的文字介绍[4],在另一个班级上课时效果就大为改观,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因此,对于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强的学生,我们便不能引用过多、过深的历史文献,否则,甚至难以完成预定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准备要求

毋庸置疑,这种文言教学方法对授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向学生提高有效地学习支持。如做好问题设计,提供阅读策略指导,适时组织经验分享和成果交流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相机进行指导点拨,组织并平等参与问题讨论”等,而历史文献本就是古今历史上的文学史学大家所撰写的相关文本,其在思想深度上远超我们常接触的高中生所学习的文本,且其表现形式往往是文言文,难度就更大,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教什么?如何教?这是我们必须严肃对待的一个问题。有研究表明,很多语文教师为了教好课,出成绩,花费了很多的时间钻研所教教材和高考试题,却很少去阅读丰富的古代文献来充实自己的文言文教学,对所教科目之外的书籍涉猎更是少之又少。[6]所以教师在授课前就务必先认真思考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提前翻译、梳理好文本,对学生可能出现翻译或理解障碍的地方提前予以准备,避免课堂上的措手不及。如笔者在补充课外材料《李商隐》的部分文段时,就有“以为诡薄无行,共排笮之”一句话。这当中,一是关于“笮”的读音以及意思,同时“以为诡薄无行”六字逐字逐句落实翻译,而关于“诡”字,还可联系到课文《张衡传》中出现的,在课外文言中常见的“诡对而出”一句话进行讲解。这些都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否则便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根据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必要时甚至可以终止对史论的引用,以完满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课下也要能经常与学生沟通,询问其课堂感受,所涉及的知识难度等,根据学生的接收情况灵活地采用各类方法,逐步反思,多次对比探讨,最终形成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三、历史文献直接引用的过程

引用历史文献在诸多方面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都有其独一无二的优势,应该引起一线语文教师足够的重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更好达到文言阅读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我们该怎样引用历史文献?经笔者总结,主要在以下三方面。

(一)课前引入:激发兴趣,促进文本解读

在对人教版必修三《李商隐诗两首》一文进行讲解时,人教版教学参考用书对李商隐经历的介绍是“早年受知于令狐楚,登进士第后娶王茂元女。令狐楚和王茂元是政敌,党于令狐的人认为商隐亲近王氏是背恩负德的行为。后来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綯长期执政,排异商隐。商隐对政治本来很热心,却始终不能得志,这和他得罪令狐氏,处在朋党倾轧的峡谷里不无关系。”[7]但实际上,在许多史料中都有直接关于李商隐的传记,我们可直接引用,来达到更好教学效果,如我在授课时所引用的即是《新唐书·卷二零三》中的文段“令狐楚帅河阳,奇其文,使与诸子游。楚徙天平、宣武,皆表署巡官,岁具资装使随计。……王茂元镇河阳,爱其才,表掌书记,以子妻之,得侍御史。茂元善李德裕,而牛、李党人蚩谪商隐,以为诡薄无行,共排笮之。……(郑)亚亦德裕所善,綯以为忘家恩,放利偷合,谢不通。京兆尹卢弘止表为府参军,典笺奏。綯当国,商隐归穷自解,綯憾不置。”一方面,依靠这一段文字,我给学生讲解了“帅”“奇”“妻”“善”“憾”等文言重点实词的意义及用法,另一方面,通过这则材料的引用,再辅以讲解,学生能全面地了解作者的生平,了解他与牛、李两党的纠缠瓜葛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为促进学生的思考,我还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李商隐的生平具有怎样的特点?”

“李商隐的诗歌为何绝大多数均以‘无题为题?”

“结合此前所学过的诗歌,李商隐作品的情感大多是怎样的?”

……

透过这历史史料的补充以及一系列的问题设计,笔者发现,在课堂上,学生不仅能更好理解《锦瑟》一诗的思想内涵,更能对本诗所用的四个隐秘典故提出具有个人见解的阐释,这不得不说是学生文本分析能力上的一种巨大飞跃!

(二)课中提供:比较鉴赏,推动深层次思考

对于李商隐《锦瑟》一诗主题情感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若将它们整理起来,足可以变成一部煌煌大著,单从其高超的艺术成就及具有丰富的多解性这个角度而言,它可以说在华夏优秀诗篇中首屈一指。在教学《锦瑟》时,笔者便结合史料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关于《锦瑟》主题,下面是几位历史名家的观点:

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善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一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三字,意其人年二十五而殁也。胡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葬之也,犹言埋香瘗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只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意其人必婉然多病,故云然也。”(朱彝尊)

细味此诗,起句说“无端”,结句说“惘然”,分明是义山自悔其少年场中,风流摇荡,到今始知其有情皆幻,有色皆空也。次句说“思华年”,懊悔之意毕露矣。此与香山《和微之梦游》诗同意。“晓梦”“春心”“月”“明”“日暖”,俱是形容其风流摇荡处,着解不得。义山用事写意,皆此类也。义山《锦瑟》诗之佳,在“一弦一柱”中思其“华年”,心绪紊乱,故中联不伦不次,没首没尾,正所谓“无端”也。(叶矫然)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诗歌中所引用的四个历史典故谈谈你的观点。

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因有前面两则材料的分析方法,学生便知晓确定诗歌主题的关键,即在于能否用这主题来解释文中的四個典故,因此他们便把中心放在了典故上头,从而对文本的用典手法赏析得极为精准。

如一个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如下:

“这是作者在自伤身世。开篇作者由眼前一物——锦瑟联想到了曾经所用这一乐器高歌艳舞的日子,但时光不再,因此情感是低迷的。‘庄周梦蝶,作者过于沉迷于以往的美好场景中,以至于无法分清何为现实,何为往事、梦境;而作者的生平是始终受到打压、悲伤失意的,因而唯有将心托于杜鹃,借杜鹃啼血来表达内心无以言说的伤痛。而后两个典故则表示作者很多生平的志向固然分外美好,且一度就要实现,但终归是可望不可即,这里体现出来的是作者的无可奈何,以及这背后头的对党派斗争的厌恶,但作者不敢明说,故而将全诗写得如此朦胧,隐秘。”

这一个解读考虑到学生整体的语文水平,应该说是很难得的,它抓住了全诗的每一句中的关键信息,将其紧紧围绕在“自伤身世说”这一主题当中,论述非常有力、严密。这不得不说与补充的两则文论材料的论述有一定的关联。

教师在讲解许多难以理解的文本时,通过采用这类文献引用法,引导学生去参考、对比,实际上就是在给学生的思考予典型思路,进而来促进学生深层次思考。

(三)课后补充:文本研读,助力核心素养发展

同样还是《锦瑟》,在用两个课时将诗歌内容、情感基本赏析到位后,笔者运用文献教学法,给学生留了如下的阅读题。

阅读下列文本,完成1—3题。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象重新再“起”似的。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当此之际,玉谿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

玉谿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别诗中说:“瘐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则筝瑟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循此以求,我觉得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不能说是全出臆断。

1.下列四个选项中,符合原因意思的一项( )

A.作者认为《锦瑟》一诗中,作者将月,珠,泪三者形成了浑然一体的感觉,是唐朝诗歌中最为有内涵与联想的。

B.作者认为,正是李商隐曾经因病未能实现“乐营置酒”之会,这才促使了诗人写出了沧海月明这隐秘的境界。

C.作者认为,李商隐《锦瑟》之所以能取得极高的艺术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诗歌尾联简单的两句话所表现出来的曲折、怅惘的痛苦心情。

D.作者认为,李商隐写作本诗是为记叙自己生平经历的难言之痛,至苦之情,从而抒发作者内心的生离死别之恨。

2.结合文章内容,赏析《锦瑟》中“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一句诗所表达的情感及其语言技巧。

3.文章结尾,作者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话是说的“岂待回忆”,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请结合文章分享你相关的经历并谈谈你的感受。

通过这三个题目的练习,不仅让学生对《锦瑟》一诗内涵及写作技巧有了更深层次了解,更是完成了一个现代文阅读,而最后一个题目的设计,笔者在讲解时请部分同学全班分享自己相关的经历,则大大地拉近了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这也满足了《课程标准》中“联系个人经验,深入理解作品”的要求,从而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审美鉴赏与自我创造,最终逐步形成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从以上几个方面而言,历史文献文论的引用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着实有着极为重要之意义,对阅读教学中难以下手的价值观教育及作文写作都有难以估量的作用,从而满足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值得引起一线语文教师的重视。实际上,在我们使用文献教学法时,也是在对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法进行革新。当然,如前文所述,在应用这种教学法的同时,也有许多的注意事项,所以我们也不能盲目使用。如何更好地教与学,就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挑战。我想,通过对历史史论文献的直接引用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地助力我们解决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程梦.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及教学策略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猜你喜欢

锦瑟文言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锦瑟
月下行吟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锦瑟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