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颜色就有多少回忆
2018-11-30沈嘉柯
沈嘉柯
你知道这世界上有多少种颜色吗?
很多年前,那个时候我在杂志社工作,跟坐在我旁边的美编小姐特别聊得来。她是一个性格挺好,谈起专业来一板一眼的职业女性,而且思维方式特别理工男。
有一天我坐飞机,在座位网兜里翻出一本读物,碰巧读到一篇文章,现在不大记得作者的名字,但是对那文章的内容印象深刻。那位作者干过广告业,于是讽刺了一把现代文明广告宣传的弊病:比如广告文案们在描绘色调的时候,非要说什么海洋蓝、天空蓝不可,蓝不就是蓝嘛,矫情啊!还有些楼盘广告动不动就沙漠黄、森林绿之类,企图虚构人间仙境。
当时我特别心有戚戚焉,那些个广告文案夸大其词,不就是想对消费者或者顾客搞心理暗示吗?我的黄不是一般的黄,是大地的黄,我的蓝也不是一般的蓝,是沉静的海洋,是希腊爱琴海,是诗人的海,是神话的海。
这种非常具体化的色彩分类,过度的文学修饰,根本就是现代社会的盲目虚荣的时髦病,完全应该定性为矫揉造作。
很快,我的无知和那个随笔作者的粗俗傲慢,被打脸了。因为没几天,我隔壁的美术编辑拿着她的色标比对杂志封面的颜色,并且说下午要去印刷厂监印。看着她那本花花绿绿的色标册子,出于好奇,我忍不住问了她一个问题,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颜色?
美编小姐回答说,基本当然是三原色,光学里面是红黄蓝。黑色则是颜色的集合,灰色呢,其实是不同程度的黑色。
我说这我知道,中学物理就学过。那具体颜色呢?
美编很认真解释一番,世界上的具体颜色那可就太多了,色標只是常用一两百种标准色,如果依照不同的比重做细微区分,几百万种颜色都有。比如鸡蛋壳色,就是黄色的具体一种,牛皮纸袋子的黄,又是一种。色彩学里,确实常常用具体物质在这个世界的表现颜色来标签区分的。
嗯,当时,她大致就是这样解释的。而我,只有傻眼了,这才意识到,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句很普通的话是正确的。
过了几年后,我在一个比较喜欢的小众日本服装品牌的网站上,忽然看见,他们在中国开始销售500色铅笔了。并且,每种颜色都有对应的名字。
500种颜色的铅笔,光是看图就令我惊叹了。日本公司在审美文化上,真的做到了这种地步。
请容许我摘抄一部分的名字吧。我只是顺着这些铅笔的名字念起来,就有了朗诵诗的感觉:
日本海的渔火、杨贵妃的梨花白、彗星的传说、故宫的夜、天女的羽衣、八十八夜的茶摘、朝露打湿的牧场、京都的屋根瓦、长谷寺的牡丹、鹿鸣馆的舞踏会……
从植物到神话,从夜色到采茶,从牧场到舞会,所有能够想象到的,生命中那些无限美好的事物,每一样都凝聚了颜色之意象。
如果说故事是生活的意识,那色彩就是生活的潜意识。每种色彩的解析过程,往往直接抵达我们的内心深处。
事实上,色彩比气味更早地抵达我们脑海反映。第一眼看见这个世界,色彩也沉淀在每一种出现的事物上,甚至色彩本身就是情感。紫色的悲哀,红色的炫耀与毁灭,黄色的温暖与刺目,运用之道,存于心。不懂色彩,生活就少了一半的乐趣。
重要的不再只是铅笔色,而是最隐蔽的人类情感逻辑。每个人都可以给自己人生履历中的色彩定义命名,那是我们回溯人生的一种记忆归类法。
少年时代抬头望见太阳的金色,母亲炒菜的翠绿,老家屋子台阶的瓷砖淡青色,毕业照的灰黄,恋人初赠的球鞋白,情书笔迹墨水的黑蓝、旅行中黄昏时的海……顺着这样的联想,我忽然在寂静的夜里,被奇妙的忧伤贯穿,很多过往岁月和事物,在怀念中,令我涌起欢喜自足。
(宁静姿涵摘自《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