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从实加强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
2018-11-30董德兵
2018年7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刻回答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什么抓、抓什么、如何抓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关键要抓好落实,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强化政治功能,为实现“兩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基层组织制度建设改革,着力点是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其政治功能。这是他对基层党组织基本属性、突出问题的深邃把握、深刻洞悉。基层党组织是政治组织,政治属性是其根本属性,政治功能是其基本功能。组织力强不强,根本是看政治功能发挥得好不好。这是衡量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价值判断,更是功能效果评价。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头脑,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教育引导基层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坚持党的根本领导这一原则不动摇。全面深刻认识和把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坚定不移地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的方方面面,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贯穿到政治建设全过程。基层党组织要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善于引导各类组织、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把党员、群众组织联系起来,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着力建强组织体系,提升组织力。党的力量来自组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党的组织体系是严密的“神经网络”,党中央是“神经中枢”,基层组织是“神经末梢”。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原则,努力把党的组织和工作延伸到社会基层各个领域,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不断由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延伸。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迅速发展、不断增多的实际,要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作为建立党的组织、扩大党的工作和组织覆盖的重点。坚持一手抓组织建设,一手抓作用发挥,不断加强和规范新兴领域基层党建工作。不断由单位向区域延伸。积极探索构建区域化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坚持以“区域不变”应“单位万变”。依托街道社区、工业园区、大型商贸区等建立区域性党组织,做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搞、党员共管,提升党的基层组织体系的整体效能。不断由实体向网络延伸。把握“互联网+”智能的发展脉搏,利用新兴信息网络技术优化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环节,提高效率。按照基层党建工作的特殊规律,把信息网络技术融入党建业务,使线下与线上、“面对面”与“键对键”相结合,实现基层党建从现实世界扩展到网络空间。不断由基层党组织向其他各类社会组织延伸。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广泛开展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等活动。支持、孵化、培育服务性、公益性组织发展,把各类组织和群体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活跃基层、打牢基础。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党员队伍建设基础工程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应把“抓书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打破地域、单位、行业、身份等种种限制,扩大选人视野、拓宽基层干部来源,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大培训力度,教育好基层党组织书记。针对新形势、新任务,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基层组织干部教育培训,强化实践培训、注重实际效果,着力提高他们推动科学发展、协调利益关系、应对突发事件、做好群众工作的综合能力。提供服务保障,激励好基层党组织书记。近年来,全国各地在农村推广“一定三有”、在城市社区推广“三有一化”等经验,改善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条件和党组织书记的待遇,调动了基层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今后,可把基层党建同干部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农村和社区基层党组织的用人激励机制。加强考核监督,管理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对基层党组织书记既要热情关心帮助,又要严格管理监督,使他们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明确岗位职责,健全目标责任制,使他们有责任、有任务、有职权。完善民主评议和考核制度,使他们既接受上级党组织的考核,又接受党员群众的评议。完善重大事项议事决策制度,使他们规范用权,坚持依法办事,改进工作作风。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党员队伍建设基础工程。处理好党员队伍质量与数量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和作用,既取决于党员的数量,又取决于党员的质量,但质量更重要、更关键。既要重视解决国有企业一线工人和农村青年入党比例下降问题,又要继续加大在高知识群体、大学生群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健全完善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研究制定不合格党员处置办法,畅通党员出口,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坚持党员理论培训与技能培训并重,使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有机结合。在加强教育管理的同时,更加关注党员的合理需求,寓党员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探索建立党员服务中心,开展党内结对帮扶活动,设立困难党员帮扶资金,强化党组织服务党员功能,使党员感到既有义务、有责任,又有权利、有温暖。不断完善党员“双报到”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党员向居住地党组织报到制度、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和党员社区表现评价制度,引导和鼓励党员在八小时之外参加居住地党组织活动,参与各类志愿服务,使党员活动空间由单位向居住地延伸,党员发挥作用由组织要求向个人自愿承诺转变。
推进基层组织创新,健全完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
基层党组织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党领导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地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全党的重要责任,是各级党委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能,是评价党委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重要标准。当前,应进一步强化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行业系统具体指导、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形成党委(党组)重视、书记带头、党员领导干部人人有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面对形势任务的不断发展变化,必须坚持不懈、有序有效地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固化主题教育成果,提升基层组织整体功能。大力推進工作制度、运行机制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企业、农村、机关、事业单位、社区等各领域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推广农村“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发展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探索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城市社区基层党建,突出政治功能,增强服务功能。牢牢把握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不断探索党组织与公司治理结构有机融合、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的运行机制。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努力形成机关党组织服务中心、建设队伍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协助和监督作用。在科研、文化、卫生、体育、中小学等事业单位,研究制定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性意见,逐步完善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工作机制。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积极探索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及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从工作手段、活动方式上的创新。注重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活动,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凝聚网民群众。注重运用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统计学等现代科学方法开展工作,增强党组织工作的时代性、创造性。注重通过说服教育、政策引导、示范服务、民主协商、依法办事等方法做好群众工作,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团结人。
基层组织创新,重点是落实好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关键要强化“书记抓”的责任和要求,彻底改变一些地方和部门党建责任转移、层层下推、落实不力的状况。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应牢固树立主责主业意识和“不抓党建就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的观念,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为基层排忧解难。应把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强化督促检查,注重结果运用。改革完善基层党建工作领导体制。进一步健全地方党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基层组织建设协调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切实履行好对本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责任。总结完善一些地方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的做法,明确党建工作的具体责任主体,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抓基层、打基础必须舍得投入,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党建工作投入保障机制。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政策要求,更加重视基层、关爱基层、夯实基层,切实改变一些地方基层组织没人管事、没钱办事、没场所议事的状况。大力推进经费投入的法治化,把基层党组织工作和活动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积极探索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正常活动经费的保障机制。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和学习教育终端建设,实现行政村、社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全覆盖无死角。大力推进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按照规定配齐配强基层党建工作力量,提高党务干部政治、经济待遇,保证他们在基层党建工作岗位上安心工作,建功立业。
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事关全局,任务艰巨。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真抓实干,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从严从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作者:董德兵,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 易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