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生科研参与及其对学生学术能力发展的影响

2018-11-30钱莉

教学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本科生

钱莉

[摘要]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及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南京大学本科生学习经历调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二元逻辑斯蒂回归等统计方法来了解南京大学本科生科研参与的基本情况,验证及探究影响本科生科研参与的影响因素,并探索本科生科研参与对学生学术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参与两种科研活动的学生人数最多,单独参与科研活动的学生人数高于协助老师参与科研的学生人数;(2)父母学历较高、年级较高、有深造意向、与老师和同学互动频繁以及善于运用综合分析学习法的学生科研参与更多一些;(3)参与科研的方式会影响学生学术能力的发展。因此,要重视本科生科研参与,尤其关注第一代大学生;要加强校园人际互动,提升科研参与水平;激发学生专业兴趣,促进学生高阶学习;科学选择科研参与方式,促进学生学术能力发展。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参与;学术能力;SERU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8)04-0093-06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入学人数激增,高等教育规模逐步扩大。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转向质量的提升,即主要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2005年,“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回应“钱学森之问”的是教育部实施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07年,教育部正式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简称“大创”),这些计划的目的就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因此“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1]。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高等教育”部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明确提出“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2]。2015年,“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3])再次强调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性。因此,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及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本科生科研参与的情况如何?哪些因素影响了大学生的科研参与?科研参与又是如何影响学生发展?本研究基于SERU调查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1文献述评

1.1科研参与的概念界定

杨韬和武高辉认为科学研究工作包含了如何寻找问题、如何假设、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分析数据、如何分析实验结果等[4],那么本科生的科研参与主要涉及的就是以上的活动。孟昭学认为大学生的科研活动是高校教学活动的持续和深入,也是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的重要途径[5],李湘萍总结出科研参与本质上是一种高级学习形式[6]。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科研参与是学习参与的一种高级形式,需要更多的思维参与,也往往因人而异,个性化程度较大。

乔治·库于 20世纪70年代明确提出了学习参与的概念——大学生在课堂内外的有效教育活动中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大学所创造的促进学生参与这些教育活动的政策与实践[7]。因此,从狭义上可以把本科生的科研参与界定为是在科研活动中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1.2影响本科生科研参与的因素

贾文华等学者认为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前提和基础是自己对专业的兴趣[8],赵健等学者从生源因素、基础因素、兴趣因素和时间因素4个方面研究了影响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因素[9]。国外学者George D K和Shouping H等学者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校组织特征、学生个人及家庭背景特征[10]、学生在校园中的人际互动是学生科研参与最重要的影响因素[11],其中尤为突出的因素是学生就读期间与教师、同辈的有效互动[12]。

因此,前人的研究表明影响本科生参与的因素主要有学生背景特征(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专业兴趣)和校园的人际互动。

1.3科研参与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让本科生参与到科研实践中来……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改变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学科前沿的动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12],科研参与对本科生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积极作用。

楊韬和武高辉认为“科学研究……也塑造科学研究的主体——人本身,是人们获得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最重要的实践活动”[13]。狄建军等学者认为本科生参与科研有利于专业及科研能力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应用及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合作能力素质的培养[14]。李湘萍认为“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科研参与的重要性体现在它直指学生能力发展的核心——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如此,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过程中能促进人际交往等社会性能力发展”[6]。

由此可见,科研参与对于学生的发展,尤其是能力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2研究设计与方法

2.1数据来源及样本信息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6年南京“大学本科生学习经历调查”(SERU调查),南京大学SERU数据搜集全部通过网络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对象为南京大学二、三、四年级全体本科生,共有2 995名同学递交了问卷,参与率达到了32%。最后经过数据清理,纳入到本次研究中的样本为2 454人。调查对象的背景特征总体情况见表1。

2.2研究工具及其量表信效度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工具包括生师互动、生生互动、学习方法、科研参与、学术能力增长量表。本研究首先从SERU问卷中选取相应的题项构成不同的量表,再利用SPSS.23对每个量表进行信、效度分析,因子分析均采用主成分正交旋转法。

生师互动、生生互动均为六分制量表。量表的每道题选项由“1=从不”到“6=频繁”。生师互动量表包括3道题目,属于一个因子(KMO为0.669),解释了65.59%的方差,三道题项加总求得的均值作为生师互动的得分。生生互动量表包括3道题目,属于一个因子(KMO为0.712),解释了71.54%的方差,三道题项加总求得的均值作为生生互动的得分。

学习方法量表包括5道题项,因子分析(KMO 0.738)后得到两个因子:因子一包括2道题——“识别或记住特定的事实、术语和概念;解释方法、理念或概念,并运用它们解决问题”;因子二包括3道题——“将课程资料细分为各部分来找出不同结果的结论的依据;根据来源、方法和推理的正确性来判断信息、想法、行动和结论的价值;创造或产生新的想法、产品或理解方式”,共解释了74.71%的方差。根据布鲁姆“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教育目标分类法,将因子一命名为“识记理解法”,因子二命名为“分析综合法”。

科研参与量表共包括6道题项,以判断题的形式呈现,通过因子分析(KMO 0.649)后得到两个因子:因子一为单独参与科研,包括4道题,参与1种记为1分,因此得分从0~4分,以连续变量处理;因子二为协助老师参与科研,包括2道题,因此以分类变量处理(未协助老师参与科研=0,协助老师参与科研=1)。

学术能力增长量表共包括6道题——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清晰且有效的写作能力、阅读和理解学术资料的能力、对研究领域的了解能力、数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增长,这6道题的得分来源于“当前得分”(1=非常差,6=非常好)和“刚入学时得分”的差值,属于一个因子(KMO 0.799),解释了43.09%的方差,并将其加总求得的均值作为学术能力增值的得分。

各量表的信度水平均处于良好水平(见表2),适合做进一步的统计分析。

2.3分析框架及研究目的

本研究根据文献述评以及量表分析得出下列的实证研究框架(见图1),研究目的如下:(1)了解南京大学本科生科研参与的基本情况;(2)验证及探究影响本科生科研参与的因素;(3)探究本科生科研参与对学生学术能力增长的影响。

2.4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利用SPSS.22对SERU调查的部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首先,进行各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其次,对学生科研参与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然后,采用OLS回归和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方法,检验和探索影响科研参与的因素以及群体间的差异。最后,运用OLS回归分析、探索科研参与对学生学术能力发展的影响。

3研究结果

3.1科研参与的基本情况

由表3可知,南京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的人数占比为88.6%。其中,单独参与科研活动的学生人数高于协助老师参与科研的学生人数;参与两种科研活动的学生人数最多。在协助老师参与科研活动的学生里,参与一种科研活动的学生居多。

3.2影响南京大学本科生科研参与的因素

本研究采取逐步多元回归方法来考察影响大学本科生单独科研参与的因素。将个人背景特征、生师互动、生生互动、学习方法、校园环境感知、良好教学这些变量纳入回归模型中,发现校园环境感知和良好教学与科研参与并不显著相关,并且放入之后R2减少,故不纳入模型。

根据表4,性别与学生单独参与科研活动的种类显著相关(系数为-0.057),女生单独参与科研活动的种类多于男生;家庭收入阶层对科研参与影响不显著,但是父母学历对单独科研参与的活动种类有显著影响(系数为0.057),父母学历越高,学生单独参与科研活动的种类越多。人文社科类院系学生比理工科类院系学生单独参与科研活动的种类多(系数为-0.126)。在年级上,大三和大四的学生显著比大二的学生参与的科研种类多(系数为0.117和0.186),大四学生也比大三学生参与得多。可以说,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单独参与科研活动的种类就越多。有深造意向、对专业感兴趣的学生(系数为0.086)显著地参与了科研活动。

分析综合方法对大学生单独科研参与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系数为0.121),约有3%的解释率;识记理解法对大学生科研参与有着不显著的负向影响。生师互动和生生互动(系数为0.166和0.07)对单独科研参与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约有4%的解释率。

本研究采取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方法来考察影响大学本科生协助老师科研参与的因素。将个人背景特征、生师互动、生生互动、学习方法、校园环境感知、良好教学这些变量纳入回归模型中,发现校园环境感知和良好教学与科研参与并不显著相关,故不纳入模型。

根据表5,和单独参与科研相似的是父母学历对协助老师参与科研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家庭收入阶层对学生协助老师参与科研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年级越高的学生以及有深造意向的学生越会参与科研。同样地,分析综合方法对大学生协助老师科研参与也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和单独参与科研不同的是,性别对学生协助老师参与科研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在院系上,理工科類的学生比人文学科类的学生协助老师参与科研活动多;在校园人际互动中,生师互动对学生协助老师参与科研有显著地影响,而生生互动对此没有显著影响。

总之,父母学历较高、年级较高、有深造意向、与老师和同学互动频繁,以及善于运用分析综合学习法的学生科研参与更多一些。

3.3科研参与对学生学术能力增长的影响

根据统计分析,南京大学本科生在各项学术能力上均有增长,学术能力增长的均值为0.85。由表6可知,在学生个人背景变量中,只有性别和年级对学生学术能力增长产生了显著影响,女生的学术能力增长显著高于男生;年级越高的学生,学术能力增长越多。在控制背景变量之后,不论是单独参与科研活动还是协助老师参与科研活动,都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相近。因此,在科研参与中不能只选择一种参与方式。

4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探究了大学本科生科研参与的“前因”和“后果”,发现学生的背景特征、校园人际互动以及学习方法对本科生科研参与有显著影响;发现科研参与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增长也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结合具体的研究结果得出了以下的4条建议。

4.1重视本科生科研参与,尤其关注第一代大学生本研究结果表明,科研参与对本科生学术能力的增长有着显著影响。因此,院校应加强对本科生科研参与的重视程度,制定相关的支持性和鼓励性政策。而研究也发现父母学历对学生科研参与有显著地影响,“父母中至少有一方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比“父母均未获得学位”的学生科研参与程度要高。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使得更多的适龄青年进入了大学学习,许多青年人成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指父母均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以下简称第一代大学生)[15],同时近期史静寰等人的研究也发现第一代大学生在“扩展性学习”和“研究相关性”活动上参与不足[16]。由此可见,第一代大学生在科研参与上处于弱势地位。因此,重视本科生科研参与的同时,尤其应该关注第一代大学生。

4.2加强校园人际互动,提升科研参与水平

前人研究以及本研究结果均表明,校园人际互动对本科生科研参与有着非常重要的正向影响。尤其是生师互动,对单独参与科研以及协助老师参与科研都产生了显著地影响。Pascarella指出学生与教师及同伴的互动是影响学习成果的重要中介变量[17]。Astin也指出當学生同时与教师、同伴互动时,发展的成果是最好的[18]。生师互动、生生互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够在互动中激发出新的想法。因此,从教师层面来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参与科研;从学生层面来说,应当及时和老师、同学交流。

4.3激发学生专业兴趣,促进学生高阶学习

研究结果表明,有深造意向、对本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有更高的科研参与水平。和前人研究相比,本研究发现分析综合学习法对科研参与有着显著地正向影响,可能是因为科研参与是一种高思维的学习参与活动,而分析综合法刚好具有进行高阶学习的特质。在通常情况下,越有学习兴趣、深造意向越强的学生越能进行深层次的高阶学习,其科研参与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启发式教学,不断地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促进学生的高阶学习。

4.4科学选择科研参与方式,促进学生学术能力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大学本科生参与两种科研活动的人数较多,另外相比于协助老师参与科研,学生更多地单独参与科研活动;而单独参与科研和协助老师参与科研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发展均具有相似程度的正向影响。美国研究型大学人文学科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模式,不仅仅有参与导师研究的学徒模式,还有学生自主创办的会议模式[19]。因此,从院校层面来说,应当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科研活动形式。从学生层面来说,在选择科研参与方式时,可以尝试更为多样的科研活动,兼顾单独参与科研和协助老师参与科研。

参考文献

[1] 郭卉,刘琳,彭湃,杨文娇.参与科研对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06-1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7-11-06]. 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7-10-1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EB/OL].(2017-01-27)[2017-11-06]. http://www.gov.cn/xinwen/2017-01/27/content_5163903.htm#1.

[4] 杨韬,武高辉.让学生尽快更多地参与科研[J].中国高等教育,2000(Z2):38-39.

[5] 孟昭学.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途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12):27-28.

[6] 李湘萍.大学生科研参与与学生发展——来自中国案例高校的实证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1):129-147+191.

[7] Kuh G D. What we are learning about student engagement from NSSE:benchmarks for effective educational practices[J]. Change the Magazine of Higher Learning,2003(2):24-32.

[8] 贾文华,闫国栋,李果.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实践探索[J].新校园(上旬),2016(6):147-148.

[9] 赵健,余琍,徐鑫.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实践与思考——以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为例[J].计算机教育,2012(24):5-8.

[10] George D K,Shouping H. Learning productivity at research universities[J].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01,72(1):1-28.

[11] Shouping H, George D K,Joy G G.Engag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research activities; Are research universities doing a better job? [J] 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 2007(32):167-177

[12] Shouping H, Kathyrine S,Joy G G. The influences of faculty on undergraduate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research and creative activities.[J]. 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tion, 2009(34):173-183.

[13] 周晋,裴刚,张晓青,等.本科生参与科研提升综合素质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3):60-61.

[14] 狄建军,于丽丽,昝桂丽.大学生参与科研 提高综合素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5):85-86.

[ 15 ] 陆根书,胡文静. 师生、同伴互动与大学生能力发展——第一代与非第一代大学生的差异分析[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5):51-58.

[ 16 ] 张华峰,郭菲,史静寰.促进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参与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研究[ J ].教育研究,2017,38( 6):32-43.

[ 17 ] Pascarella E,Terenzini P.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M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1991.

[ 18 ] Astin,A. What matters in college? Four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 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1993.

[ 19 ] 谢方毅.美国研究型大学人文学科本科生参与科研情况简介[ J ].世界教育信息,2005( 12):15-17.

猜你喜欢

本科生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高校本科生线上网络课程学习效果调查研究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武汉高校拉开秋季开学序幕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院士给本科生上课本不该成新闻
The Analysis of the Protagonist’s Pursuit of Self-identity in Invisible Man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
An Investigation on Chinese Integral Thi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