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初探

2018-11-30丛志刚

黑河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角色转变和谐师生关系

丛志刚

[摘要]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是构建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必备的要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活动及其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率先垂范;角色转变

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就是师生关系。它不仅是智商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情商发展的重要保证。教育教学活动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若师生关系和谐,教学步调一致,就会形成合力,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对教师不信任,不愿接受其教育,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如何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用情感染,是建立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平等是建立在师生、生生交流基础上的。要建立正确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给学生创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比如,学生应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共同体味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堂上,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给每位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特别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比如,可以让学生到黑板前板书、讲题,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寓情于教是教学活动中常常采用的方法,情是建立师生关系的桥梁。只有师生处在关爱、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投入到学习中。教学中如何体现“情”字呢?教师要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经常和学生谈心,在交流中合理运用形体语言,在交流中和学生达到心有灵犀的境界。教师在教学中情绪饱满,和蔼可亲,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才能够自觉而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导,才能激发出自觉学习的愿望,从而达到热爱学习和全面发展的目的。

在课堂中,教师要真诚尊重、热爱每一名学生,不吝啬微笑,相信每一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止怒,尤其是面对学生的错误时,更要调整自己的情绪。教师不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带进课堂,或者以自己的情绪变化来对待学生,以此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二、率先垂范,是建立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拓展

学生把教师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时时处处学习教师,教师的一点一滴都会渗透到学生的骨子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根据教书育人宗旨对教师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教师要有公平公正的心,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严谨,上课不能迟到,树立教师的形象,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教师的认知程度会不断提高,教师要不斷武装自己,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各项教学活动中提升自己。同时,还要学习教育理论,参加各种培训,武装自己,时时充电,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努力,懂得每个人都要时刻学习的道理。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人的呵护,部分学生从小就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比如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被人们称为“抱大的一代”。有些时候,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上课不认真听讲,遇事无主见,依赖性强,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如果不及时对其教育和引导,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作为教师,我们应认真观察,在类似的事件中用自己的行动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从内心钦佩教师,愿意效仿教师。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感化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甚至可以和他们共同去做事,让学生感受到做正确的事会得到同学、教师以及社会的认可,帮助他们从小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广大教师都能用自身行动去感化身边的学生,再差的学生也会有所转变,因而,为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率先垂范是很重要的。

三、用爱点化,是建立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根本

想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有些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学生面前还存在高高在上的感觉,课上课下都板着一张脸,这样容易使学生从心理上与教师产生隔阂,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不利于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教师必须俯下身子,放下架子,拿出真心与学生平等相处,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是他们的朋友,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教师应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并不是直接表扬学生,而应选取某种行为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例如,在劳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尤其是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教师要给出学习之外的肯定,学生能够体会到教师的尊重和关心。公开课时,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一名学生机会,发现他们身上的点滴优点。

学生知识的丰富需要教师的精心培育,学生的能力需要教师慢慢培养。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学生就会失去信心。有一名学生,父母对他很溺爱,在家里什么都听他的,随着年级的升高和知识难度的加大,他学习越来越吃力,有了辍学的念头。家长很着急,但是没有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我在课堂上尽可能地帮助他树立学习的信心,课下找他谈心,组织班级同学一起帮助他,使他感受到老师的爱,老师并没有放弃他,同学也很关心他,时时温暖他。他感受到了浓浓的爱,开始努力学习,考上了重点高中。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很重要的,不是用嘴说,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中,让每一名学生都体会到教师的爱。教师要经常家访,和学生谈心,建立学生信息卡,充分了解学生,触摸到学生心灵中最柔软的地方,让学生在爱的温暖中茁壮成长。

四、角色转变,是建立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想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旧思想中走出来,真诚和善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把学生视为朋友。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进行角色转变,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习的引领者,不仅是良师,更是益友。当学生学习松懈了,教师是严厉的父亲,指引他克服缺点;当学生不舒服了,教师是慈母,春风化雨;当学生有心事了,教师是心灵导师,拨云见日;学生疲惫了,教师是充气筒,让其时时都有力量。教师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缩短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其更好地成长。

新型的師生关系应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平等,民主相处,心灵上互相接纳,体现学生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和信任,在师生互动中获得价值的体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当发现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应及时换位思考,在平等的基础上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健康成长。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时,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每位教师都要转变角色,聆听学生的心声,从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必须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

五、方法改进,是建立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保证

教师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着教育的成败。教师应通过精心准备,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收获成功,教师实现教学目标,还收获了学生对教师的感激和尊重。教师和学生的接触发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平台,因此,运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这要求教师努力“备学生”,揣测学生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从而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投学生所好,运用学生喜欢的语言和喜欢的方式,鼓励他们学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挖掘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设计教学方法时,要尽量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学习氛围,使每一名学生都和教师一起参与到学习中,形成师生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合作学习氛围。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改变过去先教后练的教学方法,选择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教师只是点拨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设计要围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思考、动手和探究,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是点拨和鼓励,使学生享受到在和谐氛围下学习的乐趣。教学方法的改变是教育观念改变的具体体现,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关键。

总之,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要从教师自身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努力,转变教学观念,民主、平等地与学生交往,真正树立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的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业务素质,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1]张胜忠.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J].新课程研究 教师教育,2017,(05).

[2]宋文平.如何构建师生和谐关系[J].科学咨询旬刊,2012,(02).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角色转变和谐师生关系
我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理念的浅显认识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