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018-11-30曹北燕
曹北燕
[摘要]学校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课堂有效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农村孩子的学习时间主要是校园内的时间,回家后忙于帮父母做家务或农活,无暇学习。这就更加凸显了农村学校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农村孩子的有效学习时间主要在课堂,教师应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突出课堂有效教学效率。
一、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健在于备课,只有课前的精心准备,才能演绎课堂的精彩。所以,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特别是语文课,更需要精心地准备。
1.搜集资料
现在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应有尽有,网络教学资源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些现成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帮助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我们的听课记录、评课记录、教学反思等资料对备好课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教师要坚持多查阅资料,从这些资料里检索与本课有关的信息,如文章写作背景、作者简介、他人的先进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等。平时应注意积累,不断学习,对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博采众长,为备好课奠定坚实的基础。
2.明确教学目标
目标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在教学中起导向、激励、检测的作用,课堂教学目标明确,能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因此,备课前要了解本册教材的总目标和各单元的小目标,明确《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目标要求,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班级实际情况,确定课时目标,而且目标要明确具体。
3.精心备课
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备课要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重点备学法。
(1)备教材
备教材主要是钻研教材。教学前,教师要在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深入研读教材,结合搜集的各种资料,着眼于整册教材,从单元入手,了解教材编写体例,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及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
(2)备学生
备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其次要知道学生有哪些需求,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等。以便于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等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3)备教法、学法
教法、学法是备课的补充、完善和深化,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教学前要细致地思课、想课,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对教学步骤、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通盘思考,研究适合的教法、学法,重点备学法,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认真研究如何让学生会学、学会,并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4.编写教案
教案是备课的主要表现形式。编写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方式,是进行教学的依据。在做好以上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确定本课运用几课时进行教学,编写课时教案,撰写符合自己学生实际且真正能为上课服务的教案。充分做好预设,合理分配时间,设计好教学流程中的主要环节。
二、有效教学
1.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对有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做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有效的、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心甘情愿”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探索知识、获取知识。
(1)创设故事情境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授课内容,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看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照片或插图,播放一些作家、名人的短片故事等,能够使学生终生难忘,他们会追随作家的思路,去体验文本的至高境界。
(2)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问题为引领,让学生充分去体验、感悟。
2.优化教学语言
优美的教学语言,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入思考,学习逐层深入。教学语言主要包括导语、过渡语、评价语。
良好的导语不仅能先声夺人,磁石般吸引住学生,而且能有效地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过渡语能使教学有效展开,预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开启学生的心理通道;评价语能激励学生不断地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体验成功。因此,教师要注意优化导语及精炼过渡语,不吝啬评价语,为提高课堂效率推波助澜。
3.游戏活动
莎士比亚说:“游戏是小孩子的工作”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计各种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游戏活动,如猜字谜、找朋友、拼拼凑凑、词句诊所等。一方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摄取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习能力。
三、转变教学方式
教师应该把过去以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到进行语文某项能力训练、语言文字训练上来,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每节课都有新的收获。
1.提出学习任务,指导学习方法
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学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担当好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向学生提出学习任务,指导他们如何完成这项任务,学生就会把它做好,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比如:学习《桃花心木》时,布置学生课前預习,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上课时先让学生讨论课前预习的内容,说出有哪些疑问,你对种树人最初的印象如何?你还想知道什么?待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学习方法去解决问题。如抓住重点词句剖析法、句段对比法、举例子、线路图、小组讨论法等。组织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展开自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适时指导,参与其中把握方向。由于问题都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所以,一定会认真阅读,急于寻找答案,好在小伙伴面前炫耀自己的才华,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2.学生自学
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自学课文,出示表格。
3.汇报学习成果
学生自学后,组织他们用不同方法汇报学习成果。
第一组:我们小组运用的是抓重点词句法。“奇怪……”“不确定”……
第二组:我们小组运用的是举例法。“大发明家诺贝尔在失去亲人的情况下,坚持试验,终于发明了炸药。我们……”
4.评价激励
在学生自学、汇报成果时,教师要相信学生,为其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构建和谐氛围,帮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课后反馈
每上完一节课,都要倾听学生的心声,看看他们学得怎么样,了解他们的需求,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积累,就能使语文课堂焕发出迷人的光彩,教学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闭耀康.以动激趣 以趣促学[J].教学经纬,2016,(06).
[2]潘德顺.讲个小故事,赢得大成功[J].华夏教师,2012,(01).
(责任编辑 陈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