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种林型的早春草本植物的抗火性1)

2018-11-30杜帅宋光辉方海滨单延龙尹赛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白屈菜腰子延胡索

杜帅 宋光辉 方海滨 单延龙 尹赛男

(北华大学,吉林市,132013)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森林经营部技术推广站) (吉林省航空护林中心) (北华大学)

作为森林演替的组成部分,森林火灾影响着环境[1]。森林防火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防”上,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的发生,除了增强火灾管理力度及深入研究防火理论外,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提高森林自身抵御火灾的能力[2]。生物防火的理念是指利用绿色植物,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增强林分的防火性,从而抑制和阻隔林火蔓延,减少火灾的损失[3]。抗火性指植物对火灾的抵抗或忍耐火烧的能力,如厚的树皮在火强度较高、受热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也能保护形成层不受损伤,而树皮薄的树木,火烧后常整株枯死[4]。春季的干旱和大风天气决定了春天是火灾的高发时段,入春时森林内可燃物载量丰厚,且气温升高,风向多变,连续晴天极易引起森林火灾[5-6]。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树种抗火性、树皮抗火性以及树叶抗火性研究较多[7-10],但是对早春草本植物抗火性缺少研究。早春草本植物在林下的生长环境稳定,且含水率较高,具有一定的抗火能力,因此,对早春草本植物抗火性进行研究,并进行排序,找出抗火能力强的早春草本植物,对林分抗火能力的提升,以及森林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域位于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127°35′~127°51′E,43°51′~44°5′N),全局总经营面积31 823 hm2。该地区最高海拔1 176 m,最低海拔330 m[11]。该地区属于受季风影响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均气温3.8 ℃,7月份平均气温21.7 ℃,1月份平均气温-18.6 ℃,年均降水量659.9 mm[12]。土壤为山地暗棕色森林土,土层厚度20~100 cm[13]。植被属于长白山植物区系,主要乔木有红松(Pinuskoraiensis)、长白落叶松(Larixolgensis)、水曲柳(Fraxinusmandschurica)、胡桃楸(Juglansmandshurica)、黄波椤(Phellodendronamurense)、柞树(Quercusmongolica)、榆树(Ulmuspumila);常见灌木有忍冬(Lonicerajaponica)、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珍珠梅(Sorbariasorbifolia)等;常见地被植物有木贼(Equisetumhyemale)、山茄子(Brachybotrysparidiformis)、小叶芹(Aegopodiumalpestre)、蕨类(Pteridophyta)等。

2 研究方法

2.1 野外调查

于2017年春季防火期在研究区主要林型人工红松林、人工长白落叶松林、蒙古栎林和红松阔叶林下,采用机械布点的方法分别设置3块30 m×20 m的样地,并在每块样地的对角线设置3块1 m×1 m的小样方,调查小样方内的早春草本植物种类、多度、盖度、频度及平均高。各样地的基本概况如表1所示。

表1 样地基本概况

2.2 物种重要值

重要值是用来表示某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指标,表明森林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度[14-15]。物种的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盖度+相对频度)/3。

2.3 草本植物含水率

将野外采集的样品置于烘箱内,在105 ℃下,连续烘干24 h后,取出称其质量。计算每个样方内不同种类早春草本植物的相对含水率。计算公式为[16]:

2.4 早春草本植物灰分关联分析及聚类分析

植物的抗火性由燃烧性和生物学特性等因素决定,防火树种的选择要考虑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即树冠冠幅大、适应性强、结构紧密的树种抗火性较强[3]。同理,早春草本植物的多度、盖度、频度对其抗火能力具有影响,并且早春草本植物为绿色植物,含水率极其丰富,早春草本植物含水率对抗火性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可以将含水率、相对多度、相对盖度、相对频度这4个指标作为评价各林型早春草本植物抗火性的条件。

灰色关联分析是根据曲线间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各因素间的关联程度,其主要计算公式为[17]:

式中:ε(k)为两数列在k点的关联系数;r为关联度;x0为参考数列;xi为比较数列;i=1、2、…、N;k=1、2、…、N;ρ分辨系数(0~1),一般取值为0.5。

聚类分析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特征,通过统计方法对事物进行分类的多元分析方法。本文选择的聚类方法为组内距离,度量标准选择欧式距离,其计算公式为[18]:

式中:dij为样本xi和样本yj的距离;p为空间维度;q为一个自然数,这里q取值为2。

3 结果与分析

3.1 早春草本植物物种重要值

由表2可知,各林型早春草本植物物种最丰富的为红松阔叶林,红松阔叶林重要值最大的是多被银莲花(27.47%),其次是侧金盏花(16.92%)、荷青花(16.08%);蒙古栎林的早春草本植物物种种类最少,重要值最大的是美汉草(42.73%),其次是细辛幌子(21.97%)、铃兰(18.23%);人工红松林内重要值最大的是林金腰子(35.26%),其次是宽叶荨麻(19.54%)、白屈菜(16.56%);人工长白落叶松林内重要值最大的是小叶芹(31.69%),其次是美汉草(26.59%)、东北延胡索(8.82%)。

表2 早春草本植物物种重要值

3.2 早春草本植物抗火性的关联度

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原则,由于选定的“理想对象”的抗火性是系统中抗火性“最高”的,如果被评价早春草本植物的关联度越大,其与“理想对象”越接近,表明其抗火性越强[19]。

由表3可知,人工红松林草本植物抗火性由大到小顺序为:林金腰子、轮叶百合、山茄子、东北延胡索、宽叶荨麻、白屈菜。人工长白落叶松林草本植物抗火性由大到小顺序为:小叶芹、美汉草、林金腰子、山茄子、东北延胡索、宽叶荨麻、白屈菜、小根蒜、荷青花、鹿药。蒙古栎林草本植物抗火性由大到小顺序为:美汉草、铃兰、细辛幌子、北重楼、莓叶委陵菜。红松阔叶林草本植物抗火性由大到小顺序为:荷青花、多被银莲花、侧金盏花、玉竹、鹿药、紫花变豆菜、轮叶百合、顶冰花、浮毛茛、黑水银莲花、东北延胡索。

表3 早春草本植物抗火性关联系数和关联度

3.3 4种林型早春草本植物聚类分析

利用4种林型早春草本植物抗火性关联度进行聚类,每个林型的早春草本植物抗火性均可分为强、较强、一般三类。

由图1可知,人工红松林抗火性强的为林金腰子,抗火性较强的为轮叶百合、东北延胡索、山茄子,抗火性一般的为宽叶荨麻、白屈菜。

由图2可知,人工长白落叶松林抗火性强的为美汉草、小叶芹,抗火性较强的为东北延胡索、宽叶荨麻、山茄子、白屈菜、林金腰子,抗火性一般的为小根蒜、荷青花、鹿药。

由图3可知,蒙古栎林抗火性强的为铃兰、美汉草,抗火性较强的为细辛幌子、北重楼,抗火性一般的为莓叶委陵菜。

由图4可知,红松阔叶林抗火性强的为多被银莲花、荷青花、侧金盏花,抗火性较强的为鹿药、紫花变豆菜、轮叶百合、玉竹,抗火性一般的为浮毛茛、顶冰花、黑水银莲花、东北延胡索。

图1 人工红松林早春草本植物聚类分析

图2 人工长白落叶松林早春草本植物聚类分析

图3 蒙古栎林早春草本植物聚类分析

图4 红松阔叶林早春草本植物聚类分析

4 结论

春季气候干燥风大,是林火的高发季节。早春草本植物作为春季林下的绿色植物,具有一定的抗火能力,因此,选择抗火能力强,且适宜在林分内生长的早春草本植物,进行人工播种、栽培,对减少春季森林火灾的发生,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早春各草本植物的含水率、多度、盖度、频度等指标的比较分析,各林型早春草本植物抗火性可分为3类,其中抗火性强、适合生长的早春草本植物有:人工红松林的林金腰子、东北延胡索;人工长白落叶松林的小叶芹、美汉草、东北延胡索;蒙古栎林的美汉草、细心幌子、铃兰;红松阔叶林的多被银莲花、侧金盏花、荷青花。另外,在春季抗火性植物的选择上,应多栽种那些在成熟后,地上部分腐烂,不会存在火灾隐患的早春草本植物。针对人工红松林可以种植林金腰子、白屈菜、山茄子、东北延胡索,人工长白落叶松林可以种植小叶芹、东北延胡索、林金腰子、小根蒜、山茄子、荷青花、白屈菜,蒙古栎林可以种植铃兰、莓叶委陵菜,红松阔叶林可以种植多被银莲花、荷青花、侧金盏花、黑水银莲花、浮毛茛、紫花变豆菜、东北延胡索、顶冰花这些早春草本植物。此外,秋季也是东北重要的森林防火期,林下的草本植物是重要的森林可燃物、引燃物,对秋季草本植物也需要进行易燃性、抗火性的研究。

猜你喜欢

白屈菜腰子延胡索
藏药亚吉玛本草及功用考证
手脚凉,覆盆子煮鸡腰子
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过多吃腰子男性易不育
白屈菜多糖果胶酶提取及脱色工艺的优化
白屈菜多糖纯化工艺的优化
镉污染对延胡索生长和镉积累的影响
女贞子
HPLC法测定三香健脾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白屈菜胶囊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