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浩然:惟有幽人自来去

2018-11-30李颖

初中生 2018年32期
关键词:阳城张九龄玄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作为一个岳阳人,孟浩然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甚合我胃口。秋水渐涨,几与岸平,水天混沌一片。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波涛汹涌似乎要撼动岳阳城——岳阳这片充盈着浩渺诗意的地方,在本地人眼里,不过是家园故土,而在外地人眼里,则是理想与远方。

这首诗的标题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里的“张丞相”有两种说法,是张说还是张九龄,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一般的观点认为,此诗为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所作,当时张九龄为相,孟浩然用此诗投赠张九龄,希望得到引荐。但有人说开元二十一年,张九龄在家乡韶关丁母忧,直到年底才进京。另一种观点就是李景白在《孟浩然诗集校注》中说的,本诗当作于开元四年(716年)张说任岳州刺史期间。

且不说它是赠予谁的,总之它就是一首干谒诗。干谒诗,相当于自荐信,就像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想得到一份好工作,把自己的简历呈递给用人单位。在古代,文人们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会写一些十分含蓄的干谒诗,呈献给达官贵人,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以求得到引荐。

读这首诗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孟浩然的另一首诗:

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新唐书·文艺传》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王)维私邀(孟浩然)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这个故事是说,某日王维邀请孟浩然去皇室内署玩耍,不料唐玄宗突然到来。孟浩然匆忙之间躲到床下。王维坦然告知玄宗。玄宗大喜。他早已听说过孟浩然的诗名,便要孟浩然露一手。孟浩然吟出了这首诗。当念到“不才明主弃”的时候,玄宗很不高兴,说:“你自己不求取功名,我也没有弃用过你,为什么要怪到我头上呢?”然后就让孟浩然回去了。

唐玄宗本是爱才之人,孟浩然却说“不才明主弃”,这摆明了是给皇帝难堪啊!

面圣的大好机会,旁边还有王维帮衬着,就这样被孟浩然白白糟蹋了。想当年李白面圣的时候,就给唐玄宗写过拍马屁的诗:“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春日行》)李白不仅拍唐玄宗的马屁,还拍杨贵妃的马屁:“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清平调·其一》)以此赞美杨贵妃的风姿绰约。孟浩然呢,面对这么好的机会,吐露的却是满腹牢骚幽怨——“不才”在这里是谦词,也兼含有才不被赏识、未遇伯乐的感慨。这整首诗自叹年华虚度、壮志难酬,言下之意就是怪皇帝没有重用他。唐玄宗听了自然就不开心了。

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孟浩然显然是属于情商不高的人,处处语带机锋,得罪别人的同时,也没给自己留条后路——事实上,孟浩然一生都未能出仕,空有一腔报国志向。

在古代,怀才不遇这种事,确实是常见的。孟浩然的才华毋庸置疑。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李白就对他颇为钦佩,曾写下《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他还赠诗给孟浩然,赞赏他的高洁品性:“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王维对孟浩然也是推崇有加,曾把孟浩然的肖像画在郢州亭子里,题曰“浩然亭”——后人称之为“孟亭”,是为了表达对孟浩然的尊敬,不直呼其名。

古人讲究含蓄,尤其是像孟浩然这种清高自持的文人,即便是自荐,也不愿说得明明白白。这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从写景入手,先写洞庭之浩渺,大气磅礴。开篇“八月湖水平”,平直切入,指出时令是仲秋,这时的洞庭湖正是涨水季节,水波浩瀚,几乎要与湖岸平齐了。“涵虚”中的“涵”,有包含之意;“虚”,空也。“涵虚”二字可以理解为水映天空。“太清”指天空。“混”字展现了水天相接的景象。三百多年后,范仲淹在这里写下“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同样是水天一色——何者是水,何者是天,已然分辨不清。只是,范文中的水天是“一碧万顷”,澄明透亮,孟浩然笔下的一个“混”字,写出的却是一幅白茫茫的混沌之境。一个居庙堂之高,一个处江湖之远,所见所思所感,自是迥异。

接下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成了千古名句,也成了岳阳人最常引用的诗句。今人多认为洞庭湖属古云梦泽的南部。一个“蒸”字,写出了水汽升腾、渺渺茫茫的景象;一个“撼”字,写出了惊涛拍岸、雷霆万钧的气势。虽写的是湖泊,却并非宁静安详,而是雄浑浩大。这一句里,孟浩然写出了洞庭湖汪洋恣肆、吐纳百川的气魄,从而间接体现了自己胸怀天下的凌云壮志。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是说,我想要渡过洞庭,却苦于没有船只来载我过去。这里一语双关,表面上是说自己想要渡湖,实际是自己想要入仕为官,想要在一个大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华,可惜没有人赏识,只好“端居”(指安居、闲居)在民间。“耻圣明”,道出了诗人躬逢盛世却隐居无为、倍感惭愧的心情。

诗人在尾联继续表明心迹:“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里化用典故“临渊而羡鱼,不若归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却另翻新意,暗含自嘲、无奈之情:面对垂钓的人,我只能羡慕而不能成为其中一员——我想要做官,却苦于无人引荐。

全诗写水、天、舟楫、垂钓者,皆与洞庭湖有关,其实却都另有所指。作者既有心求取功名,施展政治抱负,却又清高自持,难以启齿,只好借景抒怀,含蓄委婉地表明心迹。

那么,张丞相有没有回应孟浩然呢?从现在所见的资料来看,这首诗是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的。“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断句》)孟浩然一生都过着隐逸的生活,恣情山水。他在《夜归鹿门山歌》中写道:“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这时的他,满腔惆怅已然消解,只留给世人一个萧索孤寂的背影。

猜你喜欢

阳城张九龄玄宗
山西晋城阳城次营镇:蚕桑宴打造绿色生态品牌
阳城:桑叶茶『火』了 农民乐了
狡黠
天下为家
张九龄借棋劝谏
张九龄智谏唐明皇
来华景教徒与怛逻斯冲突之形成
张九龄:成也细节败也细节
李白《清平调词三首》析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