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胎引产患者心理问题分析
2018-11-30文艺蒋玉蓉廖新阳
文艺 蒋玉蓉 廖新阳
随着社会的发展, 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和发展, 临床中对于患者经诊治除了躯体疾病以外,还应该专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指导。畸胎引产除了对患者身体造成影响以外, 还对心理造成严重打击, 若没有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指导, 可能造成心理隐患, 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本研究纳入本院收治的60例畸胎引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SAS和SDS评估患者护理前的抑郁和焦虑状况,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 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心理不良情绪改善状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畸胎引产患者, 患者均经权威产前诊断确诊有严重或致命性畸形建议引产并接受引产者, 患者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8.13±3.15)岁;孕周15~38周。其中42例患者给予依沙吖啶注射液100 mg羊膜腔内注射引产, 18例患者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术, 用药后自然娩出时间24~72 h,平均时间(34.53±12.49)h。
1.2 方法 患者入院24 h后内均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引产前干预 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 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 给予患者同情、关心和安慰, 聆听患者的亲属,鼓励患者适当的表达自己的悲伤情绪。在与患者交谈的过程中, 注意收集患者的职业、社会文化、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的信息, 分析患者本次妊娠可能造成的畸形原因, 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 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2]。
1.2.2 分娩期干预 在临产期, 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悲伤、恐惧、难过等不良情绪, 且不良情绪有会影响产程的进展[3]。因此, 护士在患者临床其与患者耐心的交流, 在接待患者时要保持热情, 在各项检查中做好技术娴熟、动作轻柔, 并通过拍肩、眼神等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和支持, 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确保患者病房空气清晰, 保持病房安静, 让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让家属尽量陪伴患者,给予其安慰和鼓励。告知患者在引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耐心为患者解释产痛特点, 教给患者减轻疼痛的方法。在引产时, 助产护士一对一陪伴, 密切观察产程进展, 并主动与患者交谈, 可以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 让患者保持放松, 不要过度紧张, 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稳定患者情绪。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腹压, 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1.2.3 引产后干预 在产后护士及时处理分娩物, 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刺激。用关爱和宽容的态度对待患者, 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被了解和同情。鼓励患者向胎儿告别, 尽量满足患者和家属的心理需求, 清楚的告知患者胎儿情况, 解释胎儿的正常部分和畸形部分。严密观察患者产后的宫缩情况和情绪变化, 与家属沟通, 鼓励患者丈夫陪伴。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 确保病房的整洁、舒适和安静。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护理干预前后, 采用SAS和SDS[4]评价患者心理状况, 分数越高, 提示心理状况越差。统计患者干预前后羞愧、自责、内疚、绝望、痛苦、恐惧、自卑不良情绪发生率, 并作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干预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26.83±3.72)、(27.48±3.71)分 , 均显著低于干预前的 (58.58±5.83)、(57.52±6.35)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羞愧、自责、内疚、绝望、痛苦、恐惧、自卑不良情绪发生率显著少于干预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60例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和不良情绪发生情况比较[ ±s, n(%)]
表1 60例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和不良情绪发生情况比较[ ±s, n(%)]
注:与干预前比较, aP<0.05
时间 SAS评分(分) SDS评分(分) 不良情绪羞愧 自责 内疚 绝望 痛苦 恐惧 自卑干预前 58.58±5.83 57.52±6.35 5(8.33) 21(35.00) 31(51.67) 11(18.33) 36(60.00) 10(16.67) 7(11.67)干预后 26.83±3.72a 27.48±3.71a 0a 5(8.33)a 8(13.33)a 1(1.67)a 6(10.00)a 1(1.67)a 0a t/χ2 35.5616 31.6396 5.2174 12.5696 20.0950 9.2592 32.9670 8.1068 7.4336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近年来, 由于生育年龄的推迟、生活习惯和环节的变化,产前诊断技术的进步, 因畸胎引产的孕妇也越来越多, 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和护士的关注。研究发现, 胎儿畸形约占活产儿的3%, 及时检查出严重胎儿畸形并进行引产, 是提高人口出生质量的重要手段[5]。畸胎引产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心理存在诸多的问题, 且若没有达到有效的缓解, 可能导致神经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等机体变化, 并影响引产, 可能造成疼痛敏感、宫缩乏力、产程延长等问题[6-10]。
本研究发现, 畸胎引产患者在产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 且还伴有羞愧、自责、内疚、绝望、痛苦、恐惧、自卑等不良情绪, 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后, 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 且各种不良情绪发生率也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既往研究[11,12]相符, 提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畸胎引产患者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 畸胎引产患者在不同程度均存在焦虑、抑郁情绪, 给予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心理护理, 对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有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