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古诗“本原”,聆听儿童“真声”
——诠释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诸多要点
2018-11-30江苏南京市金箔路小学
江苏南京市金箔路小学 吴 敏
“不学诗,无以言”,诗是培养学生语言、陶冶学生情操、进行人文熏染的极好凭借。诗歌教学向来倍受教师关注,而教学中总会喜忧参半,喜在诗歌中的韵气、情味、品性和引喻透彻的哲理让人感慨与倾慕。忧在古诗词教学中,人们也易产生迷茫和困惑。明明有扑面而来的气息,却不能意会;明明有呼之欲出的感觉,却不知如何言传。致使许多古诗词课堂“模式化”,学生听得枯燥无味,又如何“兴致盎然”呢?
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应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过程。首先,古诗词是充满个性和灵性的。作为“最为精粹的文学样式”,古诗词创作的个性要求决定了古诗词教学的个性要求,古诗词教学必须“量身定制”。
一、寻觅古诗词“本源”
有灵才有形,有情才有诗。诗歌品味与主题内涵的提升恰是源于对诗歌本体的苦守,因为诗的艰难并不仅仅在于时代转型所造成的边缘性,更在于诗性与灵性的被掩蔽。
1.借助外在“智库”,丰富对诗词的通性解读
教师对诗的理解,仅教参就能提供解答。但若停留于此,就诗论诗,就情谈情,可以解诗,却无法感触诗人生命的脉动。这就需要我们了解诗歌背后更为广泛的背景资料,突破教参的常规解读。
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这是一首表达朋友情谊的古诗,一般教师都会让学生反复吟诵诗句,体会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厚情谊,以此达到让友情铭刻在学生心底的作用。为何李白和孟浩然之间有着如此深挚的情谊呢?这就需要我们借助外在的“智库”:网络、史籍,接近诗人的内心世界。李白与孟浩然初次相见,他就深知孟浩然名声显赫,而当时李白名气尚小。他专程拜见孟夫子,两人无话不谈,一见如故。后来,他们经常相互切磋诗句的用词,亦师亦友。李白对孟浩然的人品十分敬仰。因而,只有当我们利用好这些外在的“智库”,教学就拥有了更广阔的背景支持。
2.体验教师“在场”,凝练对诗词的特识解读
当我们借助外在的资源,对诗歌有了大量的通性解读后,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对这首诗真正理解了呢?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这首诗了呢?并非如此。
曾看到一篇《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教者将这首辛弃疾的词定格在教参的解读,即诗人看到农户安居乐业后无限快乐的心情。笔者认为,若就教参而参,还不如直接把教参给学生看,自学就可以了,还需要教师干什么呢?如果将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固定在单一的“喜”上,至少笔者认为教师是没有真正读懂这首诗的。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一生都怀揣抗金志向。后虽农居江西18年,但他时刻不忘收复中原的大业。所以诗人看到“翁媪”一家是“喜”的,但由一家的 “安”,想到天下的“乱”,由“小家”想到“大家”。 诗人写下这首词肯定是“喜”后的“忧”,“忧”后的“愤”,“愤”后的“悲”,这才是诗人复杂的内心。因而,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整理、评判前人的独特感悟,更应该有自己的个性感悟。教师的教学语言中要有“我”,引导学生理解诗词时,教师应该“在场”。
3.链接学生“生活”,拓展对诗词的感性解读
古诗词教学还需要学生将古诗词与生活链接,让文本与生活融合,让古代诗词跨越时空,在现代学生的心里被激活、延展。
以《清平乐·村居》为例,教师通常的教法是停留在诗歌背诵这一环节上。当学生读懂了这首词,感悟到了词中的悲欢离合,也将整首词记录到了脑海中的时候,结果会怎样呢?这首词就是一首“词”而已,是辛弃疾那个年代的无奈,时空远隔,无法拨动学生的心弦。倘若我们在教学的最后增加一个环节:让学生谈谈自己现在的生活,有的是“村居”,有的是“城居”,让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进自己的诗里。那么,学生们的笔下就可能会呈现辛弃疾笔下村居生活的宁静、清新,或是城市生活的快乐、明朗。把《清平乐·村居》的意境融进学生们的感觉中,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喜怒哀乐在文字里跳跃的同时,他们将会对辛弃疾所渴望的 “安居乐业”的生活会有更深的理解!
二、聆听儿童“真声”
1.还原诗词的形象
在教学古诗词前,把诗人的心态、所处的时代背景,诗词中的科学知识、意境等编成趣味盎然的故事,对辅助理解古诗词常有事半功倍之奇效。
在教学古诗《赠汪伦》前,笔者便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通过故事的形式讲解给学生听,学生们的兴趣大增:唐代有个隐士叫汪伦,他隐居在安徽郫县的桃花潭边,他十分欣赏李白的诗篇,总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够目睹这位名家的风采。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到了安徽,便想邀请他到自家来做客,但又怕李白不肯。他听说李白喜观美景,且爱豪饮佳酿,于是心生一妙计,给李白写了一封邀请函:“久闻先生大名,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之美景;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之去处,恭请先生到敝处一游啊。”李白接到汪伦的书信后,禁不住美景和佳酿的诱惑,欣然前往。见面后,李白发现眼前的景象并不是书信中所言,汪伦笑着将实情告诉了他。可以想象,李白当时可能会认为:汪伦信中的十里桃花会是一种怎样美好的景象啊!万家酒店又将是何等迷人的境况哦!但实际上是这里只有一个叫“十里桃花”的水潭,一个叫“万家酒店”的酒家。此时,李白虽然知道“上当受骗”,但得知汪伦的情真意诚后,定也不会恼怒。此后汪伦每日以美酒佳肴招待,两人甚是投缘,成了挚友。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了这首令后人产生无限遐想的古诗《赠汪伦》。此故事一讲,学生们对诗文的理解无疑会深刻许多吧!
2.触摸诗词的质地
我国宋代文学家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由此可见,诗画相通,似有一脉。
在教学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学生在充分了解每一句诗句意思的同时,笔者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激发学生自己动手绘画,体验创作乐趣,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学生动手绘图以后,笔者再引导学生表演“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让画面在学生面前活起来,学生在扮演诗中角色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建构,把诗句中没有绘出的声音和场面动态想象出来,不仅丰富了画面,也让学生们成功体味到了诗的意境。
3.留存诗词的韵味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形象性很强,诗人游园却未遇主人,“小扣柴扉久不开”本应让人沮丧,但诗人却由此也有意外的收获。他以“一枝红杏出墙来”而知晓“满园春色”,以一窥全,着实妙笔生花。试想,如果恰逢主人在家,且得以欣然招待,进园观景,那么呈现在诗人眼前的又将是怎样的一番景色?通过研讨、探究,学生们的思绪一下子被迁移到了现实的烂漫世界中。教师借机在课堂上以《游园》为题让学生们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抓住重点景物具体描述。这样既巩固了学生们的写作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笔者曾想:诗是美的,语文是美的。古诗教学也应该是美的,要让诗人所描绘的景象在教与学中再次涌现!教师不能屏蔽诗词的意境,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测器”,而是要把诗的养分吸收到自己的生活中,那样,我们的语文学习定然美不胜收、妙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