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幼儿分离焦虑
2018-11-30策划本刊编辑部编辑徐万琨
策划/本刊编辑部 编辑/徐万琨
情景一:诺诺妈妈早上要去上班了,诺诺却抱着妈妈不肯松手,妈妈一说要上班,诺诺就开始撒娇:“妈妈,不要走,不要嘛!”每天早上诺诺家都要上演这么一出,搞得诺诺妈妈头疼不已!
情景二:每天送晓晓去幼儿园是晓晓爸爸最头疼的事情,每次到了幼儿园,晓晓不是不肯进去,就是进去后放声大哭。有时候好不容易放下了,她又跑出来追爸爸,都已经是上中班的孩子了,还会这样,让晓晓爸爸既心疼又烦恼。
相信上面这些场景很多家长都曾遭遇过,幼儿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行为,是因为“分离焦虑”造成的。幼儿为什么会出现分离焦虑?如何改善分离焦虑?今天我们就来全方位地了解一下。
什么是分离焦虑
和亲密的抚养者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安情绪和行为,就叫做“分离焦虑症”。它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而这种不适应行为或情绪,依不同年龄会有不同的行为反应,较小的孩子,会表现出来紧紧抱着父母不放、害怕、爱哭;而较大的孩子,则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又叫又跳、耍赖、躺在地上不起来等。
分离焦虑3大原因
1.心理阴影
不少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说过这样的话:不要到处乱跑,小心被骗走;再不听话就把你送给坏人……这些“大灰狼”式的话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孩子会认为外面的世界很黑暗,坏人很多,自然就产生逃避或防备的心理。也有一些孩子是因为听过一些可怕的故事,或者看过一些可怕的影片,在心里留下了阴影,从而胆小不自信,害怕与家人分开,不敢独自面对外面的世界。
2.家长保护过度
有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保护过度,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日常生活中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接触,比如:孩子要碰一下扫把,家长就说“小心扎着你,多脏啊,快放下”;孩子想洗一下碗,家长就嚷嚷“别动,会摔烂的”……这样的小事情积累多了,导致孩子不敢尝试,从而变得胆小,离不开父母。
3.与外界交往太少
有些孩子除了跟父母长辈在一起外,很少与其他同龄的小朋友交往玩耍,这样孩子的交往能力得不到锻炼,慢慢地孩子就会怕见陌生人,怕在众人面前说话,也就更黏家人。
7招改善幼儿的分离焦虑
1、降低亲子依恋强度
因为孩子将父母作为自己安全的港湾,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父母来完成,所以在父母离开时便会产生分离焦虑。要改善这种情况就要适时降低亲子依恋程度,在生活中要适当地放手,孩子能做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做,使其感受到成就感,这样有利于降低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从而更加独立。
2、积极地引导
如果孩子在入园的问题上出现分离焦虑,父母在孩子每天入园之前就要做好工作,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个有趣的地方。父母可以经常跟孩子说:老师像妈妈一样地爱你,老师就像是你的朋友,你有什么不高兴的事都可以和老师说等。首先要让孩子在心理上不排斥老师,这样就能很大程度上减轻孩子的入园焦虑。父母还要时不时地告诉孩子在幼儿园会有很多小伙伴在一起玩游戏,使孩子对幼儿园留下一个好印象,并且产生向往与期待。
3、形成新的依恋关系
分离焦虑主要是孩子与所依恋的人分开了,出现了不安全感。要避免孩子产生焦虑,适应父母不在场的环境,就要让孩子与其他照顾者建立新的依恋关系,如,要让孩子与老师形成新的依恋关系,家长平时就要对孩子多夸奖老师,在送孩子入园和接孩子回家时,可以刻意在孩子面前与老师多交流,让孩子觉得老师是爸爸妈妈的好朋友,这样容易让孩子与老师更亲近,从而减轻入园焦虑。
4、注意孩子生活技能的培养
焦虑的产生有时还是因为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在幼儿园需要自己动手的事情不会做。所以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应该给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导,如要求他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饭,不能在吃饭时随意走动;指导孩子在大小便后自己脱、提裤子;让孩子自己洗手,自己睡觉,认识自己的物品等。熟练掌握了这些生活技能,孩子在幼儿园感觉会更自如,从而减轻了分离焦虑。
5、扩大孩子的接触面
从小要让孩子尽量多接触家庭以外的小朋友和大人,要让孩子有多个一起玩的小伙伴。父母可以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聚会,培养孩子和陌生人相处的环境。在聚会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与陌生人打招呼,以克服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胆小、怕生、怕人多的心理。
6、培养孩子的合群能力
当小朋友来家里玩时,爸爸妈妈要鼓励自己的孩子把玩具拿出来和其他孩子分享,以培养孩子合群和与人相处的能力。这样孩子在幼儿园时,就能与其他小朋友融洽相处,减少或避免分离焦虑的发生。
7、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在家庭中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孩子在这个环境中感觉宽松安全,爸爸妈妈尽量不要将不好的情绪带到家庭生活中来。另外,父母对待孩子要有耐心、要温和。
分离焦虑是很多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所以家长要正确对待,相信有你的耐心陪伴和指导,孩子一定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