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促进深度思考的学本课堂

2018-11-30江苏省滨海县条洋初级中学周伟伟

数学大世界 2018年34期
关键词:平方根教者创设

江苏省滨海县条洋初级中学 周伟伟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习得而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受到抑制。教师要践行“让学引思”的教学主张,发掘学习潜能,引发深度思考,促进学生的知识顺应与内化。

一、以情境引学,展示形成过程

良好的情境能促进学生主动思维,积极地参与活动,并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通过数学情境的创设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让他们能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自主地想象、探索。情境的创设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转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设计一些数学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或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感受知识的形成。学生在操作、观察中,思维得到了激活,好奇心得到了唤醒,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如在学习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方》的内容时,教者让学生拿出一张纸进行对折,“这张纸厚约为0.1mm,对折3次厚度尚不足1mm,但如果对折30次,厚度会是多少?”有学生说是3mm,也有说是30mm,还有大胆的学生说大概1m吧,当教者说出这个高度远远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时,学生惊讶不已,急于知道计算的方法。

教师要善于制作“悬疑”,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刺激,让他们处于欲罢不能的境地,引发他们的求知探索动机。如在学习算术平方根时,教者出示题目:,∴1-4=4-1,∴-3=3。学生知道-3与3不相等,但又找不到错在哪里。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就会主动察觉问题之所在,就有了学习算术平方根的动机。

教师以形象的画面、悦耳的音乐、简明的解说,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情境的创设能唤醒学生积极的情感,引发他们的思维活动,促进他们去发现、探索。如在讲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内容时,教者呈现施工场地起重机、屋顶钢架的画面,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起重机的力臂、屋顶钢架要采用三角形的结构,并让学生对比三角形的结构与四边形的结构,再联系学校的伸缩门,让学生抓住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征。声色俱佳的情境引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他们产生强烈学习数学的愿望。在学习圆柱、圆锥展开图时,教者以动画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圆柱、圆锥的展开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中增进了理解,并找到它们的侧面积与矩形、扇形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对数学问题的深度理解。

情境的创设要具有真实性,能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有一定的针对性、挑战性,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探讨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多样性,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多元建构、对世界的多元理解,教师应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资源。情境要具有吸引力,要富有创新、变化,让学生接受新的信息刺激,实现知识与经验的建构。

二、以游戏促学,体验学习乐趣

教师将数学问题融入游戏之中,让学生能迅速地进入游戏中进行主动地学习。如在学习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线段 、射线、 直线》内容时,教者让一位同学站起来,提出问题:“如果你认为自己与这位同学处于同一直线上,请举手。”与他在同横排、竖排的同学站起来了,对角线上的同学也先后举起了手。于是教者继续引导,“以他为参照,所有同学都站起来了,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依此总结出“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的结论。游戏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知识的乐趣,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在生活实践中,学生借助于熟悉的现象,能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以提问助学,点燃智慧之火

教师以提问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但在当前的课堂提问中,提问常是数量多而质不精,课堂热热闹闹,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走,人云亦云,没有思考的余地。问题过于简单,教师为“顾全大局”,为显示活跃的氛围而设计了浅显的问题,结果基础好的学生缺乏思考,导致事与愿违,违背了以问启智的初衷。课堂上常急于求成,教师或自顾自地分析,或打断学生思维。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让他们与同学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但有时往往急于求成,学生的智慧火花被浇灭。课堂的提问多是预设生成的,学生的思路被教师囿于固定的范围内,会不经意地将学生的思维往预定的答案上引导,而不去思考、分析学生答案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定并不求一致,如果教师对他们的回答缺乏关注,就没有生成资源的产生。教师在提问时总是希望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以达到“理想化”的效果,于是提问对象只集中于少数学优生,而绝大部分学生丧失了回答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提问要目的明确,要为“学”服务,要围绕认知、情感等目标而问,要为学生的学法作指导,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启发。如在学习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时,教者提出问题:“点(2,1)与点(1,2)表示同一点吗?”学生在坐标系上标出这两个点,发现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点,于是教者指出实数与有序数对的对应关系。接着教者让学生说说: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有何特点?学生联系自己在坐标系上标注的点,说出各象限内点横坐标、纵坐标的符号,在此基础上,教者让学生说出:如果点M(x,y)在第三象限,则点(-x,2-y)在第几象限?

在设计问题时,教师既要研读教材,也要研判学情,合理把握问题的难度,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问,如果问题的难度过大,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必要的跳板,能让学生“跳一跳”摘取成功的果实。如在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平方根》一课教学中,教者让学生观察式子:32=9,(-3)2=9,0.52=0.25,(-0.5)2=0.25,举出与上面的例子相类似的式子,说说能获得什么样的结论。教者以问题促进学生的讨论交流,引出平方根的概念。接着,教者让学生填写适当的数令等式成立,(什么数的平方等于9、25、1/4、1/2、5、0、-4等)如果有,请填写;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学生通过对具体数的平方根展开交流,能总结出正数、负数、0的平方根情况,他们在探索中增进了理解。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本,丰富教学手段,运用情境引学、游戏促学、提问助学等方式激发兴趣、激活思维,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猜你喜欢

平方根教者创设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创设未来
“平方根”检测题
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平方根”检测题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浅谈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几点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