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及培养

2018-11-30陆小芳

教师博览 2018年4期
关键词:绘画创作幼儿

陆小芳

(海安县城东镇韩洋幼儿园,江苏南通 226600)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绘画活动是最常见和有效的手段之一。从表现内容上说,绘画表达的是孩子对生活以及各种事物的看法,是自身情感的真实体现。因此,幼儿园在开展绘画教学时,要根据孩子实际的认知经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特别是要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画下自己的见闻和想表现的主题。这样能够发展孩子的心智和绘画能力,教师也可以在指导幼儿绘画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总结出相应的策略。

一、开展差异化教学

每个孩子受教育的程度、成长的环境和性格特征都是不同的,因此他们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学习绘画时,这种差异就能造成孩子在绘画能力方面的差异,影响着孩子绘画的效果。有效的教育强调因材施教,幼儿绘画教学同样如此。这就要求教师正视和承认孩子之间的差异,在进行绘画教学时不能用单一的标准要求孩子,特别是要避免对孩子的作品作出负面评价。在开展绘画教学时,教师应该对不同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要不断观察和了解孩子,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绘画,对绘画的形式或内容不要提过多的要求。

教师应当从提升孩子的绘画能力方面出发,让他们用不同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因为长时间使用一种绘画工具,会让孩子失去新鲜感,进而对绘画逐渐失去兴趣。而新的绘画工具会给幼儿一种新的刺激,重新激发起他们对绘画的兴趣。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可以使幼儿创作出不同形式的作品,这将有利于他们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平时,教师可以要求孩子和家长共同搜集一些绘画工具和材料,特别是可以搜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废旧物品,如纸盒子、旧日历等,指导幼儿利用这些物品作为绘画的工具,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的绘画水平就会逐渐提高。在绘画课上,教师要对孩子的努力和创意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指导孩子掌握一些实用的绘画技巧。通过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意,并给予适时的指导,幼儿的绘画技能可以得到提升,作品更有个性。

二、创设审美的环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只有对绘画感兴趣,绘画能力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而要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首先需要教师创设相应的环境,以调动孩子对绘画的渴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孩子审美情趣的发展对他们绘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在绘画课堂或者课外绘画活动中,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情色彩充盈,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作欲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的作品才会更有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

例如,在绘画之前,教师可带领幼儿前往种植园和喂食角观察植物和动物,或者让孩子自己养花、喂养动物,引导孩子观察花和叶子的形状、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这样可以唤起孩子们内心的情感,在他们脑海中生成诸多趣味盎然的画面,教师适时地进行启发,孩子才能创作出生动鲜活、充满创意的作品。在整个绘画过程中,孩子们都有积极的思维、强烈的兴趣,他们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这表明,要让孩子轻松愉快地开展绘画活动,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因此,教师应该致力于发展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发展他们绘画兴趣的场所,让孩子真正在观察和绘画中提升审美情趣。就像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说的,孩子的世界是孩子们自己想探索和发现的东西,他们所学来的知识是他们真正的知识,他们发现的世界才是真实的存在。

三、重视发展孩子的想象

绘画是动手、动眼、动脑的实践活动,各种环境和材料可以激发孩子们对绘画的兴趣,推动他们进行创作。在传统的绘画教学中,不少教师不注重绘画材料的丰富性,孩子们使用的绘画材料很单一,通常就是彩笔和蜡笔,因此,孩子们大胆自主的创作活动就受到了限制。孩子习惯性地使用单一的绘画材料,往往会陷入思维定式,不敢突破,甚至担心自己画得不好受到批评。因此,教师要积极提供丰富的绘画材料给孩子进行创作,鼓励他们大胆发挥想象,自由地绘画。教师可以鼓励孩子废物利用,如拿旧报纸、旧挂历、旧布料、空的易拉罐和矿泉水瓶作为创作材料。绘画工具和材料包括各种颜色和纹理不同的纸张,以及铅笔、水彩笔等等。通过利用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丰富孩子们的绘画经验,促进他们绘画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引导孩子绘画时,要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按照自己的兴趣大胆创作。这不仅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而且对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极为有利,并有利于他们创作出风格迥异的图画。教师在进行绘画教学时,要让孩子自由选择绘画材料,孩子们可以选择毛笔和宣纸画水墨画,可以选择水彩笔画水彩画。孩子们挑选深色的纸,会考虑用什么颜色作画比较合适;挑选不同大小的纸张,会考虑使用什么样的工具更有利于画面布局。孩子们放飞自己的想象,饱含热情,认真创作,于是,一幅幅形态各异、生动有趣的图画跃然纸上。在多次的练习中,孩子们获取了丰富的体验和乐趣,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四、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绘画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是要对孩子的美术能力进行培养,这就涉及知识和能力的整合。教师不能过分追求向幼儿传授枯燥的绘画理论知识和技巧,那样会使幼儿绘画实践的时间减少,而且束缚了他们的手脚。教师应当多让孩子参与绘画实践活动,通过大量的绘画实践,使孩子在动手和动脑中切实掌握绘画技能,真正提高绘画水平和审美能力。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由于他们身心还没发育完全,很多绘画技能会受到限制,因而教师对他们不能要求太高,只要他们表现出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即可。教师可以先让他们从欣赏绘画开始,比如让他们对色彩先有感性的认识并能辨别一些不同的色彩;在绘画中,可以鼓励孩子随意涂鸦,不对他们绘画的主题和具体的技巧提出要求,甚至可以鼓励他们进行手掌画、手指画、脚掌画、嘴吹画、撕纸贴画等,尽力提高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到了中班,孩子的思维更加丰富了起来,不过绘画的技巧仍然很欠缺,这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用的绘画技巧和方法给孩子们,让孩子进行选择。在他们将自己头脑中的想象化成图画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技巧,帮助他们掌握绘画技能。教师在增加孩子的绘画实践时,要提醒孩子多思考、多感悟,全身心投入到绘画创作中去。到了大班,孩子对绘画已经有了较大的兴趣,绘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心智的发展也达到了新的水平,这时,教师可以在画的技法、作画思维和构图方面提出要求。不过,对孩子作品的评价仍应以正面评价为主,要表扬他们作品的优点,有技巧地指出他们绘画的不足,让他们体会和感悟美。

总之,对于幼儿绘画教学来说,幼儿的生长环境、受教育程度、个性因素这几方面影响着绘画技能和审美情趣的发展。当然,这些因素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成为促使绘画能力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因素,教师和家长要发现这种转化,抓住孩子迸发出的艺术思维火花,使它们变成艺术的火种。

[1]郑益乐.创新能力从幼儿抓起——谈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民族教育,2010,(6).

[2]陈嫣.论学前美术教育中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1,(5).

[3]樊柳艳.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策略[J].广西教育,2013,(33).

猜你喜欢

绘画创作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一墙之隔》创作谈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创作随笔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