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飞:用残掌托起山区孩子的梦想
2018-11-30
七月的湖南岳阳,高温。在火车站外,我们第一次见到了黄亚飞老师:黝黑的皮肤,穿着一件发黄的白衬衫,一条洗褪色的蓝色裤子。他的左手五指全无、右手只剩三根不足常人指头一半长的残指。就在这湘北连绵起伏的大峰山下的偏远小学,他耕耘了43年,书写了一位山区教师的传奇。
“守时巨人”
1975年,黄亚飞高中毕业,老支书见他虽然身体残疾,但有才华有志向,力排众议安排他到村里代课。
谈起刚开始从教的经历,黄亚飞缓缓地说道:“要夹住一支粉笔谈何容易。但是,为了做一个合格的教师,练好基本功,我咬牙坚持下来,手指肿了又消,消了又肿,慢慢地磨起了老茧。几年下来,我多种字体都能挥洒自如了。”
“他着了魔一般义无反顾地在大峰山区的村小默默耕耘。”黄亚飞的同事张兰说,“他当了43年班主任,培养了3000多名学生,其中有49人考上了重点大学,7人考上了研究生,4人取得了博士学位。”
43年来,在黄亚飞的考勤档案里找不到一次事假、病假记录,也找不到一次迟到、旷工的记录。黄亚飞的另一位同事张朱称他是“守时巨人”。
“守护者”
工作的前十多年里,山区贫穷落后,一些家长不愿意送适龄儿童入学。每逢开学初,黄亚飞便起早贪黑,沿着陡峭的盘山小道,踏进家家户户,动员家长送子女上学。他踏遍大峰山下的每一寸土地,家访1700余人次,行走山路3万多公里,劝回学生90余人,累计垫付学费约3680元,还掏钱给学生买笔、本等学习用品。
他的另一位同事朱正才说:“虽然黄亚飞老师工资不高,但他连续9年资助村里一个贫困家庭的两个孩子上完初中。”
黄亚飞调入居公完小任教后,还兼任双石村路队的护学岗教师。双石村每个学期有30多名学生在居公完小就读,而通往学校的是一条田间小路,其间往返路程约6公里。为了确保每个孩子上学的安全,黄亚飞连续20年把他们领来带回。在这风雨兼程的护学路上,他穿坏了20多双鞋,撑破了18把雨伞。
“勤奋笔侠”
此后黄亚飞任居公完小副校长、德育办主任,教五年级语文、社会、科技,还兼班主任(当时全校仅6位教师,其中一人上午上课,下午去食堂帮厨)。在繁重的行政事务和教学工作的双重压力下,他还给自己定下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每天必须完成一篇教学心得,必须学到深夜12点入睡。
在黄亚飞的叙述中,我们依稀看到他耕耘的身影:宁静的夜晚,别人玩扑克、跳舞,他却在孤寂的斗室里学习;当人们沉浸在梦乡时,他还在灯下耕耘。冷了就搓一搓手、跺一跺脚,困了便用冷水洗一把脸。这么多年来,他阅读了900万字的书籍,做了300万字的卡片,写了20万字的教学总结。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复式课堂结构陈旧、费时多、效率低的现状,他大胆改革,并撰写了《试谈二级复式教学的优化》一文。迄今为止,黄亚飞已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教研论文81篇,获得各类教研成果奖121个。他指导学生绘画、书法,有136人次获市、县优秀奖。
一个山旮旯里的普通小学教师,在教学研究中能有此业绩,实为不易,师生们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勤奋笔侠”。
(本刊综合《光明日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