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累·感悟·运用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反思

2018-11-30■殷

初中生世界 2018年24期
关键词:李清照陶渊明李白

■殷 俊

中国语言文字有积淀传承的功能,特别是古诗词中的文字,即使它已不再是社会交际的主体工具,但依然散发出独有的魅力——用短小精悍的篇幅承载起中国古代的文化乃至思想革新。统编教材对古诗词(文)的重要性的界定非常明确,不仅针对教材中所有古诗词明确提出“诵读”的要求,并且“初中三个年级,古诗词(文)总篇数也提升至124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51.7%”。为什么把古诗词的篇幅提高到这样的程度?温儒敏曾就这一点做出如下说明:“教材在古诗文教学方面引导吸取古代智慧,感受汉语之美,还要有当代眼光,为当代文化建设所用。”古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毋庸多言的。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7-9年级的古诗词学习要求如下:“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积累、感悟、运用三个阶段,特别强调了“有意识”,即教师在课堂上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能力的训练和提高。笔者就这三个方面谈一些教学实践反思。

一、积人世,晓文风

古诗词积累不仅是指对古诗词基本内容的识记,如作者的基本情况,文辞的含义,名句的背诵等。若仅以这些内容作为积累标准,学生学习往往会出现死记硬背、情感形象分析不到位等现象。那么,教师究竟应教学生积累哪些内容呢?

古诗词阅读中,“知人论世”这个环节少不了。教师一般会介绍作者的字号、称谓及所处时代,但笔者认为,更应该引导学生关注作品写作的特殊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重要经历、创作风格等。对一些因时代变化而改变文风的作者,教师可以引用具体的文献资料,给学生呈现完整的背景,让学生对作者的不同文风有“立体”的了解。比如李白一生遭遇坎坷,教师可让学生对李白的生平做介绍,进而联系诗歌的具体创作背景,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定会更加深刻,如《登金陵凤凰台》教学课例:

PPT展示:青年时代,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却“十谒朱门九不开”;中年时代,供奉翰林,得罪权贵,被“赐金放还”;残暮之年,被请出山,获罪流放,幸遇朝廷大赦;生命最后,壮志未酬,投军自效,终因病痛折回。提问:李白的一生是_________的一生。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了解到的不是简单浅显的李白,而是全面立体的李白,内涵丰富的李白。再联系本诗创作于诗人的中年时代,李白当时被放逐,是在壮志难酬的情况下进行创作,诗歌情感就更易为学生所理解。

再如孙秀春老师的《武陵春》课例,在介绍李清照的情况时,教师没有概述,而是直接引用李清照的词作和历史资料。

PPT展示:【资料一】……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

【资料二】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

【资料三】(明诚)涂中奔驰,冒大暑,感疾……(余)遂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里。比至……疟且痢,病危在膏肓。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葬毕,余无所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相比单纯地介绍“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越,婚后与夫志同道合,后经历国破家亡”,这样的场景呈现要生动活泼得多。通过诗词和史料的补充,学生知晓李清照作品早年写生离相思之愁,中晚年写个人遭遇与家国兴亡交织之愁,文风的前后变化一目了然。再理解李清照其他作品中的“愁”,学生就能够明确“此愁与彼愁”了。如果能在课堂上编织人物的“经线”和“纬线”,让课堂内容显得厚实而有底蕴,学生的阅读能力何愁不能提高呢?

二、感诵法,悟停顿

理解感悟古诗词有很多方式,笔者认为最为基础的方式是诗词诵读,诵读是感悟的基础和开始,也属于诗词感悟理解的范畴。首先明确一下什么是“诵”。《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诵,讽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更加明确:“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诵则非直倍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换言之,“诵”可以理解为语气、停连、重音、节奏等朗读方法。

对于古诗词诵读,对停连、节奏的问题固有的看法一般是四言为“二二”停顿,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五言一般是“二三”停顿,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七言一般采用“二二三”停顿,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等。下面是笔者的教学实践。

本诗是七言律诗,可以按照“四三”或“二二三”的节奏朗读全诗。请选择你喜欢的节奏朗读古诗。PPT显示: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齐读全诗,说说两种节奏各有什么感觉?回答:“四三”节奏,读出的是诗人对欣赏美景的期盼。“二二三”节奏,读出的是诗人欣赏美景时的喜悦欣喜之情。

谈到诗歌停顿,似乎没有太多拓展空间可以教学。在本课中,笔者做了一个尝试,“四三”或“二二三”划分并没有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于是笔者进行追问:二者比较阅读,你能从中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吗?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兴趣颇大,反复研读后,学生感到“二二三”的节奏可能更符合游玩的心情,水面、云脚、莺鸟、小燕、乱花、浅草、马蹄、湖水、树荫,似一幅慢慢舒展的画卷,一切新鲜美好的事物都等着作者去一一发现。当然,少了一处停顿的诗句读起来更像是一位性急的作者怀着急切的心情,去赏玩自己期盼已久的景致。这样对比划分节奏,学生对诗歌的情感感悟就更为深刻。

三、用意象,合意境

提起古诗词的运用,出现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理解性默写以及古诗词赏析中的词句对比赏析。默写对了,赏析无误,说明学生对古诗词的意思和运用场合都能理解了。但笔者反思,真正想理解古诗词并能够运用得得心应手,恐怕还要从古诗词所体现的意境出发。只有意境相合,才能谈得上是真正会“用”。

什么是意境?简单来说,多个意象的叠加等于意境。什么是意象?粗浅地理解,意象就是渗透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外物。古诗词当中出现的物象如能承载作者情感,一般也可以理解为意象,即物象加情思等于意象。

对一首古诗词而言,意境的理解比单纯赏析词句更重要。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整首作品就是意象的组合,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名词,并不是支离破碎、随意安插的,每一个物象都寄托和牵动着游子的思乡之情。意象集中起来,沧桑悲凉、彷徨悲苦、孤寂无依的情感扑面而来,羁旅愁思就不言自明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文章之妙,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那么,咱们再来缩小范围,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是哪个?

生:“真意”。

师:咱们从具体的诗句中去寻找、发现陶渊明诗中的“真意”。哪些诗句可以表现出陶渊明这种恬淡生活的“真意”呢?

……

师:这两句主要写的是诗人“采菊”时的情景,有一种漫不经心的感觉,写出了作者陶醉在自然之景当中,属于寄情于景的写法……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也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在这两句诗中大家又发现了什么呢?

……

师:这种情怀是诗人小时候就有的。作者不经意间看到南山,是因为他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所以才会有这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

师:我们仿佛看到了结伴而行的鸟越飞越远,直到消失在远处山林的尽头。鸟儿虽然回家了,却成为陶渊明生活的一部分。就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中,“采菊”“南山”都是陶渊明生活的一部分。他与周围环境形成一种“物我合一”的状态。

……

师:这份“真意”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通过同学们之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份“真意”来源于陶渊明的率真,更来源于陶渊明想要追求的返璞归真的境界。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的“真意”,是全诗最难理解的部分。教师在解读“真意”时,没有强行灌输自己的意见,而是引导学生从诗作本身出发,联系作者的其他诗词,挖掘诗中蕴含的“真意”,没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陶渊明的率真,就没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陶渊明的“物我合一”,更加不会有陶渊明所追求的“欲辨已忘言”的返璞归真的境界。于是,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宁静闲适、飞鸟相逐、山气环绕的图景,图景中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物我相融的别致的意境之美。

在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属于难度系数颇高的一类。由于古诗词这种文学样式离现实生活较远,语音流变、文化隔阂、历史背景、诗人个性都是阻碍师生理解的因素。现有的理解和诗词作家原本的创作意图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积累、感悟、运用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教师去尝试、实践、探索、反思。

猜你喜欢

李清照陶渊明李白
谈李清照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点绛唇
如梦令
楠溪江:陶渊明笔下的“古朴天堂”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陶渊明 饮酒》
倒下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