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做有效预习的“舵手”
2018-11-30
预习是联系课内与课外的纽带,也是维持学习的持续性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预习,对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课上就可以跟教师进行交流,而不是单方面地接受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加强课堂互动,也能促使学生动脑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习变成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交流活动。
一、分析内容,确定是否有预习的必要
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预习,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第一,过于简单的内容,没有思考空间的内容;或者太难,超出小学生理解范围的内容,这样的预习任务,效果可能适得其反。第二,某些定理,结果的推论,例如:面积公式的推理,方程的推导,这些都应该是教师课堂上重点要讲的内容,学生提前预习,知道了结果,就失去了推算过程中的乐趣。教师要把握好课本内容,合理地安排学生预习,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关注学情,布置合理有效的预习任务
教师要在充分掌握课本知识、了解学生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地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如,布置任务前,教师就要对学生现有的知识面进行了解,再在其能力范围内安排预习任务,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参与感。例如:学习位置,课本上有练习题是剪下动物并按照要求把动物摆放到正确位置,这类题目,学生会出现错误,是因为他们对位置的认识大多是在一个参照物附近,这道题目中关于动物位置的描述是与参照物不同的描述,“在骆驼的左边贴上松鼠,右边贴上熊,骆驼在蛇的下面”,这样的描述学生可能无法正确理解,这种相对的思考方法需要教师的引导。总之,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在他们的理解范围内或者提升他们知识面的基础上布置预习任务,才会是合理的、有效的。
三、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预习作业
如何设计预习作业,才能让预习跟课堂紧密结合,让学生更有参与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吃透课本内容,突出课本内容中的重难点,根据课本内容的呈现要求来安排学生的预习作业,让作业在课上发挥作用,避免把预习独立到课外。
例如:在可能性的学习中,给学生布置作业:分小组制作盒子和不同颜色的球,进行摸球游戏,10次或20次,记录每次摸出的球的颜色;抛硬币10次或20次,记录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制作写着不同数字的一定数量的卡片,摸卡片,记录每次摸出的数字等。学生在预习中得出的数据,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加以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能性”的概念,也为以后分数的学习打下基础,了解分数表示概率的好处。这样的预习作业能让预习和课堂学习紧密结合,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四、重视检查,让预习落到实处
有效地开展预习工作,就要环环相扣,步步到位,布置了预习任务,就要有执行,有检查,真正把预习活动落到实处。这一环节是对预习作业的检查与展示,教师要给出严谨的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数学学习中,更多的预习作业是对数据的记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数据记录,教师选用最适合的一组或几组作为课堂练习用的数据,同时对这些同学进行表扬。比如动手做几何体的作业,课堂上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选出制作最好的人,用该几何体的数据进行公式的推导等。检查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对布置练习题的预习作业,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预习结果,课上留出时间让学生讲解习题,教师当堂批改,讲评,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奖励,还可以把预习作业集合成册,学期末做总结评优,让学生能真正地重视预习作业,而不是流于表面的敷衍的预习,让学生更有成就感,进而投入更多的精力,养成认真预习的好习惯。
总之,这样的预习可以让学生占据主动地位,主动出击,了解知识,较课堂学习先行一步,打有准备的仗,胜率才能更高。享受胜利的果实,会让学生更有动力去主动学习,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因此,教师,要做有效预习的“舵手”。
[1]朱艳.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J].小学教学研究,2016(11).
[2]杨羽.小学高年段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