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园的邀请:重建儿童与自然的诗意联系

2018-11-30季新萍

好家长 2018年7期
关键词:资源儿童游戏

文 季新萍

一、开发三类适配资源

(一)生态型资源

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的游戏资源宝库,儿童对自然的游戏材料怀有特殊的情感, 容易引起共鸣。同时,水、泥、草、树、芦苇、竹子等自然材料具有纯天然、无污染、低结构性的特点,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孩子们喜欢这些来自于自然生活中的游戏材料,他们可以在游戏中随心所欲地使用这些材料进行创造,并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二)召唤型资源

配合自然资源,为儿童的组合游戏提供相关的设备、工具和辅助性材料,以拓展他们的游戏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资源的效益。它具有一种召唤结构,既可以打开幼儿的游戏思维,又可以增强嬉乐资源的吸引力。例如,在棉趣资源中配加纺车和织布机,就能够召唤幼儿去尝试纺纱、织布,从而生成“布趣”活动。

(三)共享型资源

幼儿园的课程建设需要综合多方资源:有专家、教师、家长等人力资源;有周边公园、学校、商场等社区资源;有图书、影像、教学软件等信息资源;还有本土化的民俗风情、传统游戏等文化资源……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综合利用这些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更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嬉乐游戏活动。

二、建设三处实景基地

(一)复合型嬉乐园

区政府毗邻我园开发建设了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儿童嬉乐园,乐园遵循了生态、乡土、养气、嬉乐的基本理念,引入生态群落,融入乡土元素,建有草地、丛林、土坡、玩沙池、戏水池、超级战壕、生态种植园等,这些丰富的特色资源是我园嬉乐游戏生态开发的有力支撑。

(二)生态农场

通州近郊有多个综合性生态农场,是嬉乐游戏主题活动开展的重要实践基地。在开放式的原生态环境里,孩子们不仅能够观赏动植物,还可以参加和体验各种种植、养殖活动,不仅在亲身实践中学会了尊重生命、珍惜资源,还懂得了勇于承担责任。

(三)自然湿地

南通滨江临海,水系纵横,河流密集,天然的湿地是我们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有一段难忘的水上童年。所以,我们将自然湿地作为课程基地,开展童年的水边游戏,让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感受到戏水、玩泥、淘沙的天然野趣。

三、探寻六种开发策略

(一)基地孵化策略

充分发挥实景基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和野外嬉趣活动,为孩子们积累大量直接的感性经验。孩子们平日里到嬉乐园的小土坡上观察蓬勃生长的小草,捉蚂蚱,逗西瓜虫,爬坡冲高;过节的时候在嬉乐园里开展各种游园和才艺展示活动。老师还带领孩子们到野外踩泥塘,到田野摘玉米等,并且将基地活动中的经验迁移到教室里,更多的嬉乐游戏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如:筑泥巴、剥玉米、特色建构、创意作画等等,做到了将游戏与学习自然融合和链接。

(二)实景召唤策略

要想让大自然中的野趣真正成为幼儿深入学习且长久有效的课程资源,就要努力将它们召唤进幼儿园,成为孩子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用大自然中采撷的原始材料布置班级环境,与当下开展的嬉乐主题活动相匹配。比如,稻草编的鸟窝挂在枝头,就是蛋宝宝的家;给扎好的稻草人安上一颗温暖的草莓心;芦苇荡是捉迷藏的好地方……通过环境中的情景再现,引发幼儿的经验衔接,激发其学习和创造的兴趣。

(三)还原复活策略

将各种传统的野外嬉乐活动以及祖辈们经典的嬉乐活动真正地植入当下儿童的生活里,成为他们最珍贵的童年经验和记忆。如:玩泥巴、打水仗、荡秋千、滚铁环、跳房子……将现代化的辅助工具材料与传统游戏形式巧妙结合,散发出奇异的光彩,使孩子们的游戏活动更加灵动,让他们各种动作技能得到了锻炼,并在玩耍中逐步学会遵守规则、合作与竞争。

(四)长线延展策略

嬉乐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是立体多元、富有创意的,而且是跟随幼儿的年龄阶段延续发展的。同一个主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小、中、大班可以生成不同的活动内容。以“竹趣”为例,小班以对竹子的基本认知为主,积累感性经验;中班在趣玩竹子中,对竹子的功用做进一步了解;大班则更注重自主应用和科学探索,引发创造。幼儿在各阶段活动中的发展目标逐步提升,层次清晰。

(五)链接嵌入策略

嬉乐游戏活动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顺应着一定的岁时节令规律而进行的,它们与岁时节令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在研究中,我们顺应岁时节令的规律开展嬉乐游戏活动,与节日活动、季节性主题活动、地域民俗活动等相互融合,从而取得最佳的课程效果。比如,元宵节扎灯笼、绘花灯;端午节玩芦叶、包粽子;春天做风车、放风筝;秋天捡树叶、集种子……活动内容都很贴近幼儿的生活环境及已有的经验累积。

(六)联盟共建策略

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的推进,为我们的前瞻性课改项目提供了园所结对共建、课程资源共用、研究成果共享的建设平台。我园与多所幼儿园结对,以“嬉乐游戏的生态开发”项目的研究和实践带动乡镇幼儿园“农”字号特色课程的建设,定期组织互访交流、跟岗学习、环境观摩等教学研讨活动,分享经验和成果,实现扶持共进的双赢局面。

四、实施六套课程项目

(一)创美九趣项目

以游戏材料为线索,设计嬉乐主题活动,目前已完成“泥趣”“苇趣”“棉趣”“虫趣”“水趣”“竹趣”“草趣”“豆趣”“玉米趣”九个主题活动的设计。每个主题都由三个年龄段的系列活动组成,每个年龄段又有各自的主题网络和幼儿发展目标,具体内容包括集体活动、区域游戏活动及主题环境创设方案,涉及幼儿学习的五大领域,成为我园的园本特色课程,并将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

(二)实景嬉游组合项目

不同种类的实景资源之间具有天然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体现了时节的同一性、地缘的相近性、对接的和谐性等等。发挥游戏化的畅想力,可以形成富有创意的组合,如:“泥水”组合、“豆草”组合等。

(三)近距共享项目

我园地处高新区,社区资源极其丰富,尤其是近年来陆续建成的绘本馆、图书馆、城市展览馆、体育馆、城市公园等,为我园开展各种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嬉乐游戏”的各种延展活动也都走进了社区。例如,小班老师带领幼儿走进老约翰绘本馆,读一读《落叶跳舞》,做一做树叶贴画,嬉乐之旅温馨而精彩;中班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南山湖,看一看芦苇,画一画风筝,嬉乐之旅快乐而充实;大班幼儿在城市展览馆里找一找通州特色文化,赏一赏特色古镇,嬉乐之旅丰富而充足。

(四)跨界融合项目

我们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让家长走进幼儿园,参与教育的全过程,与幼儿一起感受、体验、操作。家长们还将各种教育资源带进班级,与更多的幼儿进行分享,从基地实践活动到游戏材料收集和班级环境创设,都凝聚着家长的劳动与智慧。

(五)自然探索项目

所有的嬉乐游戏活动都是亲近家乡、沉浸自然的儿童活动,幼儿在嬉乐游戏活动中学会亲近自然、欣赏自然、拥抱自然并融入自然。我们通过幼儿的乡村化实践活动,引领儿童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并打破教室、校园、家庭教育场所的局限,将它延伸到其所生活的社区、村庄、城市中,弥补由现代文明造成的不完整的教育,克服城市取向教育的弊端,以“自由生长、适应生存、丰富生活、健全生命,培养有德性、有活力、有内涵、有情趣、有气质的现代人”为发展目标,全面提高儿童的素质教育。

(六)江海传统游戏项目

江海传统游戏流传于我们生活之中,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朴实生动、取材方便、简单易学、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符合儿童好动、好学、好模仿、好玩耍的心理,是优秀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这些传统游戏更贴近现代孩子的生活,我们在保持其特有的民间游戏风格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目标,对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进行适当的改编,将其巧妙地融入幼儿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不仅让祖辈的童年复活在现实之中,也充分挖掘了江海传统游戏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我园将继续以前瞻性课改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建构园本嬉乐游戏课程的相关研究,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和专业水平,提升办园品质和园所声誉。

猜你喜欢

资源儿童游戏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