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国家物流绩效指数比较及启示
2018-11-30王海刚杜焕焕
王海刚,杜焕焕,衡 希
(陕西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构想,逐步推动区域大融合,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而道路联通和贸易畅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中之重[1]。物流业是支撑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产业,物流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经济带发展的运行效率和质量。物流绩效是物流发展水平的直观体现,高绩效的物流可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商品流通、提升竞争优势,提升物流绩效已成为促进“丝路五通”的重要发展目标。通过比较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国家物流绩效指数,分析影响我国物流绩效的主要因素,找出与经济带其他国家的差距和不足,并有针对性的实施改进措施,对我国物流产业的整体发展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 物流绩效指数及相关研究综述
物流绩效指数(Logistics Performance Index,LP)I由世界银行提出,首次提供了面向国家的物流评价方案,用以帮助各个国家积极进行物流改革,并为投资者提供物流方面投资的意见参考[2]。物流绩效指数指标体系由六项细分指标构成,分别为清关效率、物流基础设施质量、国际运输便利性、物流服务质量、追踪货物能力和货物运输及时性。物流绩效指数评分采用5分制,1分最差,5分最佳。一国的LPI得分越高,意味着其贸易成本越低,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也越大。
1.1 物流绩效指数与进区域贸易发展和融合的关系。目前国内外关于物流绩效指数的研究,也普遍呈现出一国物流绩效指数越高越有利于促进区域贸易发展和融合。R.Puertas,Luisa Mart'[3]认为物流绩效是国家出口竞争力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并以欧盟成员国为例,分析成员国在5年时间内使用世界银行发布的LPI和它的6个组件作为代理变量,得出欧洲一体化将对贸易产生积极影响,改善成员国物流绩效将显著提高出口量。Luisa Martía[4]通过分析各个国家在通关手续、物流成本、基础设施、陆路和海上运输等差异,得出各国物流绩效指数的不同。并且通过对比历年报告数据,表明改进的LPI组件将导致一个国家的贸易流动显著增长,物流和运输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1.2高效的物流绩效对一个国家的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Rosane Nunes De Faria[5]通过评估巴西物流绩效指数(LP)I相对于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主要竞争对手,得出巴西国际贸易的主要制约因素在于国内物流环境相对较差和物流效率较低,认为高效物流将会引起贸易扩张、出口多样化、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能力增强和经济增长。我国学者也对物流绩效指数进行深入研究,不断丰富其内涵和应用价值。吴爱东[6](2009)分析中外LPI指数的差距,指出我国物流供应链上最薄弱的环节在于居高不下的国内物流成本,并从制度环境和物流成本两方面对中外LPI指数的差距进行了深刻剖析。
1.3 物流绩效指数与行业物流的结合与应用。曾佑新[7]等(2013)创新性地将物流绩效指数与纺织业物流发展相结合,从运输能力、管理能力、信息能力三方面初步构建了纺织业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黄伟新、龚新蜀[8](2014)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物流绩效与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相联系,选取世界银行提出的物流绩效指数衡量国际物流绩效,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物流绩效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物流改善能够显著推动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伙伴的机电产品出口。物流绩效指数逐渐得到学者的青睐,其应用范围和实用价值都逐步扩大。
2 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国家物流绩效指数对比与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贸易和投资活跃,实现经济带物流业全面发展对促进“丝路五通”有重要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各国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物流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异。世界银行分别于2007年、2010年、2012年和2014年发布4份物流绩效指数报告,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发展整体状况和特点,以及我国物流发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地位和作用。
2.1 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国家物流绩效状况。根据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分布,以及和我国贸易往来的相关性,结合世界银行物流绩效指数报告,本文选取了经济带上22个国家为主要代表。按照地理分布,将其分为核心区(中亚经济带)、重要区(环中亚经济带)和拓展区(亚欧经济带)。表1为2007~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国家物流绩效状况。
表1 2007~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国家物流绩效状况
由表1可以看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国家国际物流绩效指数差异显著。核心区中亚经济带国家排名普遍偏后,哈萨克斯坦表现相对较佳,2014年排名为第88位,得分2.7,最佳绩效国家(地区)的百分比也仅为54.4,其他国家均不足50%。重要区环中亚经济带国家物流绩效指数排名参差不齐,2014年土耳其排名第30位,排名相对靠前;印度、沙特、约旦排名居中,其他国家相对落后。不难看出,就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重要区,物流绩效指数相对偏低,物流发展还比较落后。拓展区亚欧经济带国家欧洲段国家物流绩效指数排名靠前,其中德国在2014年排名世界第1,英国排名第4;乌克兰和埃及在该地理区段相对落后但也处于世界中间水平。就整体而言,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物流发展格局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显著特点[8]。
就发展趋势而言,2007~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多数国家物流绩效指数总体上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2007~2010年,中亚五国排名都有显著提升,且提高幅度较大;环中亚经济带国家和亚欧经济带国家也多数呈现出上升的态势。这段时间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发展得到有效改善,两极分化差距逐渐缩小。2010~2012年,中亚五国排名出现较大程度的退后;环中亚经济带国家有升有降,总体持平;亚欧经济带国家物流发展态势依旧强劲。2012~2014年,中亚五国物流绩效指数排名依旧没有得到较好的改善,仅塔吉克斯坦有所提升;环中亚经济带国家多数呈现下降趋势,叙利亚下降最为明显,从2012年第92位下落至2014年第155位,与此同时,约旦从2012年第102位上升至2014年第68位;亚欧经济带国家在这段时间物流发展态势良好。从整体来看,中亚五国和环中亚经济带国家物流发展落后,且发展速度缓慢;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国家物流发展极不均衡。
自2007年以来,我国物流绩效指数排名处在全球28位左右,2014年排名第28位,得分3.53,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属于发达水平,但和欧洲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此外,我国与最佳绩效国家(地区)的百分比逐年提高,从72.8%增长至81.1%,可见我国在物流领域努力改进,逐步缩小和世界物流发达国家的差距。从2012年和2014年数据来看,整个经济带上土耳其和我国物流整体水平比较接近。
2.2 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国家物流绩效分项指标对比。世界银行物流绩效指数(LPI)从6个构成要素对各个国家进行分析,分别为:(1) 海关和边境管理清关的效率;(2)贸易和运输基础设施的质量;(3) 安排具有竞争性价格货运的便利性;(4) 物流服务的竞争力和质量;(5) 追踪货物运输的能力;(6) 货物运输在既定或预期时间的到货率。其中,(1)、(2)、(4) 为政策法规领域,(3)、(5)、(6)为服务交付绩效结果。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国家物流发展差距显著,进一步研究分项指标,找出差距所在,对经济带物流发展具有建设意义。表2为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国家物流绩效分项指标对比。
表2 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国家物流绩效分项指标对比
2014年LPI报告比较了全球160个国家的贸易物流形象。表2中6项排名共涉及数据126个,其中130~160之间有31个,占24.6%。仅计算中亚五国和环中亚经济带,130~160之间的数据占比36.9%,经济带核心区和重要区国家物流发展实属落后,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表中数据来看,中亚五国海关和基础设施整体落后;哈萨克斯坦服务交付绩效结果相对较好;塔吉克斯坦在国际货运方面表现良好,在中亚五国中排名靠前;乌兹别克斯坦货物追踪与追溯及时性达全球中等水平。环中亚经济带国家表现良莠不齐,土耳其、沙特、印度表现良好;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物流发展令人堪忧,排名靠后;俄罗斯在海关和国际货运方面有待加强;巴基斯坦货物及时性表现较差,仅排全球123位。亚欧经济带国家中,德国和英国表现抢眼;法国和意大利紧随其后;乌克兰和埃及处在全球中间靠前位置,埃及货物及时性需进一步改善。
我国2014年物流绩效各分项指标在全球排名均在前4分位,其中国际货运、基础设施和追踪与追溯排前30位。我国各分项指标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国家中排名为5~6位,与德、英、法、意存在一定差距,和土耳其有高有低,在物流质量与竞争力和追踪与追溯方面与土耳其存在较大差距。
2.3 我国物流绩效分项指标对比。我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国家,和沿线各国贸易往来密切,文化交流繁荣,物流业是我国同经济带其他国家相互往来的加速器。表3为我国物流绩效分项指标对比。
表3 2007~2014我国物流绩效分项指标对比
从表3可以看出,2007~2014年,我国物流绩效在基础设施和国际货运方面得分逐年增高,全球排名也逐渐提升。海关方面在2014年有所下降,在所有统计年份里表现最差,仅为全球38位。物流质量与竞争力也在2014年达到低谷,首次掉出前30位。追踪与追溯排名相对稳定,但其得分自2010年开始逐渐缓慢降低。及时性也相对稳定,2012年排名最靠前,2014年虽然又落回36位,但得分相比2012年增加了0.07。总体上我国物流绩效发展相对稳定,各分项指标也稳中求升。
3 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国家物流发展差异及存在问题
3.1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鸿沟”持续存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欧洲段国家收入高,物流绩效指数也相对较高。中亚五国和环中亚经济带部分国家物流绩效指数排名靠后,多数处全球末位段。2014年排名第1的德国和排名第158的阿富汗得分相差2.05,阿富汗占最佳绩效国家(地区)德国的百分比仅为34.3%。2012年经济带物流绩效最佳国家和最差国家差距最小,相差141名,得分相差1.87。中国、土耳其和印度为全球中高收入水平国家,其物流绩效相比其他国家更有效率。经济带“物流鸿沟”现象严重,不利于整体经济贸易开展,影响“丝路五通”发展。
3.2 中亚五国物流绩效发展落后且缓慢。中亚五国是丝绸之路历经之地,在地理位置上与我国接壤或相邻,地处内陆,气候干燥,自然资源丰富却分布极不均衡,经济发展先天条件不足,经济相对滞后[10]。2014年全球物流绩效排名中,仅哈萨克斯坦排名第88位,其他四国均在100名以外,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更是在140名以后。2010年中亚五国物流绩效指数表现最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均排在当年前100位,是中亚五国物流发展史上仅有的一次。中亚五国物流各方面均相对落后,尤其是物流基础设施和海关通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3.3 收入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绩效影响并不明显。就选取的22个国家来看,高收入国家物流绩效指数也相对较高,但是从相对效率来看,并不能表明高收入国家物流绩效指数增长也较快。2014年,我国人均收入为7476美元,排全球第94位,而物流绩效排全球第28位,属于绩效优异非高收入国家。此外,俄罗斯地域辽阔,国家内部各地区差异较大,其LPI得分并不能完全反映其真实物流发展水平。
3.4 我国物流绩效发展态势良好。我国物流业发展保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同时也稳中求变,不断创新。我国物流绩效得分逐年缓慢提高,在全球中高收入国家中排名前列。此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我国物流绩效仅次于欧洲段发达国家,在整个经济带上物流表现处于第5名位置。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路和ICT基础设施获得受访者满意,排名逐年提升。国际货运效率也逐年提高,边境手续简化,进口交货周期缩短,物流追踪能力提高,国际货运得到受访者的肯定。其他物流绩效分项指标也在稳中求增长,虽有波动,但整体上趋于改善,我国物流绩效发展态势相对良好。
4 对我国物流绩效提升的启示
4.1 进一步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相比发达国家,基础设施仍然是我国物流发展缺陷。基础设施包括港口、机场、公路、铁路、仓储和转运、ICT(信息和通信技术)。近些年,我国高铁和动车建设成果显著,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使物流绩效得到有效改善。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物流基础设施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物流信息的重要载体。基础不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国物流整体发展。我国仍需进一步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直接投资和维护已有设施,提升现有设施运作效率,提高港口净吞吐量,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提高我国整体物流绩效。
4.2 加强海关管理。全球范围内海关手续已经趋同,主要流程为抵达前清关、在线提交和清关后审计。海关管理还包括质量和标准检验、健康和卫生与植物检疫、意外事故等,都对供应链造成一定影响。简化通关手续和流程是贸易便利化的重要途径,我国可进一步实施完善单一电子窗口、一站式边防哨所等,削减贸易成本,缩短手续时间,进一步加强检验标准和物流改革,强化海关管理。
4.3 促进区域便利化和一体化。区域一体化有利于促进区域内贸易发展和运输便利,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邻国的许多贸易都发生在陆路运输走廊。以中亚五国为例,为经济规模偏小的内陆国和后冲突国家,依赖中国建立贸易和过境系统,其本身物流绩效表现偏差。从地里位置以及我国同中亚五国的贸易往来情况出发,我国应帮助中亚五国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其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便利化和一体化,这也将有助于我国物流绩效改进。
4.4 发展绿色生态物流。绿色生态物流是指对环境负责的物流系统,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全球范围内都在呼吁蓝天,绿色生态物流正广泛得到各个国家的追随和认可。我国应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从原料获取、产品生产、包装、运输、仓储、转运、销售、直至送达客户的各个流程和环节,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缩减到最小。同时在于其他国家贸易往来时,也要注重绿色生态物流,严把制度关和质量关,对环境造成损害的要给予一定处惩和限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绿色生态物流,实现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