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退”与“进”

2018-11-30福建省福清市瑞亭小学魏秀美

数学大世界 2018年8期
关键词:长青植树数学

福建省福清市瑞亭小学 魏秀美

教师是一份特殊的职业,因为面对的群体是有着各样的思想与性格的生命,而小学教师更为特殊,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不成熟的、不自制的,因此,小学教师在教学当中如何妥善处理每一个环节,如何在形形色色的孩子中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如何在大班教学中关注到孩子个性思维的发展,是每个教师致力研究的问题。下面,我浅谈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些个人看法。

一、数学教学要“知难而退”

从以前就一直听到这样一个教学理论:“跳一跳,摘个桃”,说的是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教师要把问题设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学习目标。所以后来见到了很多的观点或者课例,大抵就是教师如何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引导,让孩子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但是每个孩子的发展是有差异的,这样的课堂虽然精彩无比,但也有人提出“优生引领课堂”的质疑,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引导孩子,中间也会掺杂各种曲折,直至某一两个孩子灵光一闪,说出令人满意的答案,然后博得一片喝彩,课堂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亮点。但是这样的课堂,中等甚至中等偏下的孩子,他们的价值在哪里?有人说在于思考的过程,但是如果难度在于其能思考的范围之外,他们真的有在思考吗?即便有,无所得的思考对他们的帮助大吗?看着优生和老师的精彩演绎,是他们向往的课堂吗?

有一天看到徐长青老师“退中的数学”一课,再一次感慨大师的风采与魅力,他的精彩之处不在于多么惊人的设计或者是多么有深度的提问,这些很多名师都做得游刃有余,最引人深思的在于一个“退”字。刚开始的课堂进展给人的感觉是很常态的,简单的撕纸过程,引着孩子一步一步走,这个过程是全班性的,所有孩子基本都可以顺利通过,小步伐稳稳迈进。走着走着,孩子们自然而然就发现这样一条“漫漫长路”似乎不该这样一直走下去,知道尽头在撕出2010片纸,也知道这样的方法是正确的,但是大家都觉得不能这样傻傻走下去,这时候自然而然就引出了“退”。退到哪里?退回起点找规律。这样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化繁为简”的过程,而是有摸索的,有尝试“走一走”的过程,在这个全员参与的过程中,一起慢慢体会规律的产生,让孩子意识到似乎有那么一点小诀窍但又不是很明朗的时候,再选择“退”回去,这样,大家的思考不是盲目的,也不是没底的,之前那小小的几步对于增添孩子们的信心,尤其是增添中等甚至中等偏下孩子的信心起了极大的作用,让他们也有勇气参与到课堂中,这样营造出来的是真正“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课堂,我觉得是最为精彩的,也是最能体现数学教学价值的。

近几年在教学中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是“教师心中要有后百分之三十的学生”,关注后进生,并不完全在于课后的尽心辅导或者讲解,更多的是体现在课程设计上有意识地考虑如何让这些孩子活泼自然地参与其中并获得成功的喜悦,徐长青老师的“退中教学”就是一种心中有学生,心中有大爱的表现。

二、数学教学要“退中求进”

然而,是不是意味着所有的教学都要不断后退,以求得大部分孩子顺利掌握呢?当然不是,退需有度,不能无目的地盲目后退,“退”绝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退中求进”才是教学最终的归属。徐长青老师说:“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可见“退”与“进”是紧密相连的,巧妙地后退,才能一鼓作气前进,当然,在前进过程中更考验教师的能力,如何设计,如何引导,如何让课堂出彩,需要下极大的功夫,这时候如果出现“一鸣惊人”的亮点,那就能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了。

“植树问题”一直是公开教学的热门课题之一,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该课题对孩子思维的挑战也是不言而喻的,“如何降低孩子的思维难度”也成了这节课的重点之一,于是绝大多数老师选择了直接将全长“100米”改成“20米”,从而帮助孩子较为容易地建立数学模型,然而朱国荣老师却反其道而行,将“100米”改成了“500米”,乍一看,似乎与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了,反而将问题更加复杂化了。然而,“植树问题”这节课到底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建立模型得到公式吗?显然不是。直接将道路改短,很明显使问题容易解决很多,但是孩子却丧失了一个拓展思维的好机会。朱国荣老师从“500米”长度出发,巧妙地引导孩子提出各种方案来尝试解决,用线段图来解决,让孩子“先画几段,多画几次”,一步步慢慢摸索规律,使问题初步得到解决。这样大胆地迈进,大大提高了孩子的解决问题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进”或者“退”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研读教材,在符合孩子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带给孩子有思考性的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而“退”,让每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所收获。

[1]张文.追求情趣与理趣的自然融合——特级教师徐长青《退中的数学》教学赏析[J].新教师,2014(01).

[2]朱国荣.植树问题”的教学争议与实践思考[J].新教师,2014(01).

猜你喜欢

长青植树数学
植树
植树真快乐
植树鸟的来信
长青开启中马圆梦之旅
长青 迈步环保公益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长青荣耀三十载
植树
Analysis for Transm ission of Com posite Structure w ith Graphene Using Equivalent Circuit M 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