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地方高校传统文化课程群改革的探究与实践*
——以广东省惠州学院为例

2018-11-30申东城惠州学院

教书育人 2018年24期
关键词:应用型传统课程

申东城 (惠州学院)

当前,传统文化教育已逐渐被国家和社会重视,很多新媒体也通过电视、网络等进行宣讲普及。2016年,广东省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高校转型发展的号召,率先推出包括惠州学院等在内的一批转型应用大学。不过传统文化在地方高校的教学步伐仍然处于老旧初始状态,应用型地方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更待改进、发展、完善。而大学生是当今和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且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繁盛,国家和社会不仅需要专门性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部门必须面对并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 价值意义与课程现状的分析探究

广东地处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珠三角地区更是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广东地方高校担负着为地方输送各类专业实用人才的重任。昔日徽商对入行年轻人知识文化的重视,及徽商晋商的兴衰经验,从侧面提醒我们推重应用型地方高校本科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换言之,通过对应用型地方高校本科生传统文化的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必备的人文素养和写作表达能力,使之服务地方,与地域经济紧密结合,对于今后广东应用型及非应用型地方高校本科教育,都具有深远影响和价值意义。

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不仅适用应用型地方高校理工类学生,其专业普及教育,也适用文科甚至中文师范类及非师范类学生。随着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关注的大环境影响,相关中小学开始设置国学等传统文化课程,不惟广东,全国传统文化教师缺口很大,随着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改革和放开,地方高校本科生肩负未来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如何能更好培养适合地方文化教育事业的专门性人才,这也是课改需要思考践行的。

地方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变革帷幕虽早有拉开,已有多种改革项目,但仍然徘徊在传统和现代之间,随着地方高校的应用转型深入,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相对滞后,无法适应新体制新需求。方法上,我们仍在传统理论教育和立足本土需求间漂泊,以任课教师一己随意的方式处置传统文化课程;体制上,缺乏对课程群体意识、教学模式方法的总体设计和深入思考。因此,传统文化的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校博雅通识选修课皆缺乏活力和统筹,教学方法单调乏味,理论实践处置不当,没有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及相关实践能力中发挥应有作用,这一症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表现尤为突出,更需及时整改新变。

本文通过探究广东地方高校实际情况,设计凸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探索适应时代需要、地方需求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抛砖引玉,期待对全国同类高校传统文化课程群的开设改革贡献微薄之力。

二 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层级建构

应用型地方高校传统文化课程群的改革,可从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两大方面,以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为主,传统教育方法为辅,构建博雅通识选修课程、国学经典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院系选修课程、中文写作课程等层次性梯队性传统文化课程群。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类型、不同的授课对象,以生为本,立足应用型,面向社会需求,合作社会力量,整合教学资源,搭建本教改项目模式和方法的切实可行框架。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分级建设以授课对象为主体的学校和二级学院两级课程群。为更好配合转型发展,广东应用型地方大学如惠州学院2016版新培养方案出台后,2018年适应“新师范”认证要求的新培养方案再次应时改制,传统文化相关专业新方案和新教学大纲都有了很大变化。这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以之为契机,顺势而为,改革先行,方能立于不败。

首先,逐项设置传统文化课程群的层级。这方面是前提和基础。

1 积极响应高校转型发展号召,合理配置校博雅通识选修课程群,这类课程侧重通识性、广博性。(1)校博雅通识选修限选课程,虽说有了八门相关课程重构,但相关课程的范围制定,仍存在没有从二级学院及教学一线来、再到教学现场中去的完整路线和搜集归纳遗憾,课程群如何具体建设实施,仍处于摸索阶段。但可喜的是中文专业的传统文化概论和中文写作,成为八门限选课之一,2018新培养方案又加入历史课程。可以项目参研人为分项负责人,整合文传学院、政法学院等教师和教学资源,沟通学校教务部门同意,将传统文化作为课程群打包推出。可在不变校博雅通识限选课程名称前提下,在课程尾部加括号,比如(国学经典系列之三字经解析)、(古代服饰文化)、(古装影视文学)、(应用文写作)、(经典古诗文导读)等,来体现开设课程的不同侧重,学生可据自己需要和爱好选择相关课程学习。(2)以限选为干,以任选为枝,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博雅通识传统文化任选课程群。这类课程群可延展师资力量到文传学院相关传统文化老师,不拘一格,侧重实践,自由选题,鼓励开设。

2 打造“接龙式”和“诗书”特色专业必修课程群,这类课程群侧重专业性、实践性。前者即打破之前相关主干专业课程一个老师一学期上到结束陈式,改为两名或多位专业老师以专题或讲座等方式,共同开设同一学期的某门课程,先试点传统文化部分主干课程,再向其他相关课程稳步推进铺开;后者即加强传统诗歌教学内容及中文写作等课程,着力培养学生诗词吟诵写、公文和小说写作等应用能力。

3 增设实用性传统经典导读课程院系选修课程,作为主干课程补充。拓展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认识,这类课程突显兴趣性、导向性。

4 扩大“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师双能”型院系选修课程建设,把好进入关前提下,大力引进社会师资力量,重视书法等三笔字、“卓越教师”实践技能教育、非物质文化传承等课程设置。输出传统文化相关老师到中学教学一线,对接实际教学需求,反馈到我们的传统文化本科教学中来。这类课程群设置体现交流性、应用型。

其次,创新法和守成法的稳健转换。运用“互联网+”现代教育技术、实地场景教学法等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逐步实现后者对前者的过渡。这方面是过程和手段。

1 “互联网+”现代教育技术在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的介入。通过学校网络技术和超星泛雅、“博雅+”等平台,为传统文化相关校通识选修课程搭建课程操作系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线下管理、指导,定期线下讨论,监督学生学习进度和效果,布置作业、出题考试。

2 传统文化专业主干课程实行场景教学、系列讲座、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多样手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人,灵活教学方式,切实改变传统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实现学生课下自学、课上讨论,及教师积极引导的良性互动。

3 以地方传统文化实地教学、琴棋书画诗酒茶和非物质文化传统技能技法传授、座谈沙龙为主的传统文化选修课程教学法。鼓励多走出课堂,带学生到地方名胜古迹实地教育、开放教学。创造条件,通过观摩学习交流、学生实习或见习机会,让学生亲临中学课堂,感受、实践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教学。多关注国计民生的文化经济增长热点,引导学生古为今用、学以致用。这类教学侧重于亲自动手、服务社会。

4 传统文化教材自编与教学策略多变的兼顾。可丰富教学策略。

(1)协作教授策略:学习小组共同设计教案,选出最佳教案,由学生小组一人或几人协作讲授,教师点评总结。

(2)探究互动策略。教师积极给学生提供传统文化相关研究资料、网站、书籍等,让学生先自行阅读、探究,提出疑难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音像赏析策略。播放图片、朗诵带及以经典文本为载体的广告片、影视片段,让学生感性认识、体会相关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流动情韵。

(4)正反辩论策略。可就文、史、儒、道、释中一些较有价值和意义的话题,设立正反双方展开论辩。

(5)参与表演策略。引导、启发学生将传统文化经典中的一些精彩片段改编成小型话剧,并进行简短表演,让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提高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鉴赏力、感知力。

(6)展示成果策略。可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和论文在校园内及时展示,营造研读、探究国学的浓烈氛围,让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和学有所得的成就感。建立反馈机制,使之常态化。

(7)课堂朗读策略。兼于部分国学经典的特点,课堂教学中拟通过教师或学生带读、同学齐读、同学自读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反复朗读,充分感受其精神和意境,以增强古诗文语感,提高阅读能力。

(8)建立qq群国学社团、成立国学文化报、指导学生参加有价值有级别的传统文化比赛等。

5 合理测评方式

拟设计传统文化课程学分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书面的试题测试、论文的写作(占60%)和过程性评价(占40%)。即采用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最终成绩通过学生的语言文字和实践活动反映出来。如过程性评价的主要构成有:出勤、完成作业、课堂表现、阅读随笔、问题探究、小组活动、实践操作等。评价过程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完成,其中学生互评由本组学习小组初评后(分优、良、中、差四级制),再让其他学习小组复评,最后由教师将各项测评综合汇总,反馈给学生。这些可视课程而灵活取用,“互联网+”传统文化课程,可网络测评。

总之,服务于广东应用型地方高校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高校传统文化课可做到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结合,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为人文社科领域为地方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输送更多更实用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应用型传统课程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