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法治观教育

2018-11-30韩迎春陈彦彦邹丽梅张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教书育人 2018年24期
关键词:法治法律信息

韩迎春 陈彦彦 邹丽梅 张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一 自媒体时代呼唤法治观教育

(一)法治观教育的内涵

法治,即依法治理国家和社会,法治观,是依法管理国家治理社会的内涵在人们心中的映射与回应,一般包括人们对法治的认知、态度、理解和认同,并形成合理的情感期待,最终通过人们的行为体现出来。它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也是一种秩序[1]。法治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调法律制度教育和内容教育的同时,更注重对大学生法治情感的教育,体现为心理上认同法律、理性上尊重法律、信念上信仰法律、行为上践行法律。

(二)自媒体时代呼唤法治观教育

1 法治观教育是法治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公民法律素养并不如人意,这在某种程度上与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法治观教育的忽视和弱视有着直接的联系。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其有没有法治观、有什么样的法治观对中国社会法治化进程会产生巨大影响,影响社会法治化的质量和水平。在大学阶段加强法治观教育,做好大学生步入社会前法治素养的最后塑造,对提高整个社会法治化速度具有重要意义。

2 法治观教育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一环。党的十八大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提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要求[2]。法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价值引领[3]。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良法,做为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一环,是我国实现其他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只有让法治观念融入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使公民真正的从法律认知,转变到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最终上升为一种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才能实现“善治”的美好愿望。

3 自媒体时代呼唤全新的法治观教育模式。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社会跨入自媒体时代。自媒体平台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为广大移动终端用户青睐。2017年新浪微博公布月活跃用户中,30岁以下用户超过八成。青年一代正逐渐抛弃报纸等传统媒体,成为自媒体平台的主力军。刷微信、微博,登录QQ,发表说说等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媒体平台信息的多元、无序、零散甚至虚假信息横行对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的大学生极易产生不良影响,无法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甚至会被错误信息误导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自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带来的机遇

1 教学信息多元化。传统课堂教学相对来说较古板和传统,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各种兼个性、娱乐于一体的多媒体平台比传统课堂更具有吸引力,也更易为充满好奇心的大学生所接受。自媒体平台不仅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线下线上随时互动,更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分析社会热点法律事件,发布法律动态、交流学习心得。这种方式改传统灌输为逐渐渗透,更易引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强化教学效果。

2 教育途径多样化。传统教学多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来完成的,但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手机的关注往往大于教师。如何利用自媒体平台为拓展教学空间是现今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通过微博、微信、QQ等互动交流平台,将教学资料、热点问题等与学生分享,讨论,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教学延伸至大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

3 教学平台扩大化。原来的教学多局限于校园之内,后来网络发展出现了网课,但是也没有突破课堂的空间。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出现,彻底打破了教室的界限,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教师分享的课程,而且可以通过自媒体与老师随时互动交流,讨论话题,发表观点。这种更加快捷、直观、自主的教学方式更易得到广大青年学子的认可,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二)自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带来的挑战

1 信息多元化抢战教师话语权。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接受教师的思想、理念。自媒体时代,各种信息交互,内容复杂,一些错误思潮泛滥。面对自媒体信息大潮,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传输的价值理念、法治观念,被冲击、淹没,甚至颠覆。大学生不仅无法把握法治观念的本源,明确法治观的内涵,更可能丧失法治信仰,放任自己的行为。因此,自媒体信息的多样化直接挑战教师的话语权,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辩证分析能力,很容易被学生质疑,甚至否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认同。

2 信息“碎片化”导致教学零散性。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简短,易于阅读。但是信息的不连贯和碎片化,往往使信息接受者对信息的认知判断过于片面,甚至会误导学生。在大学法治观教育教学中,教师按照教学大纲会有较完整系统的教学体系,会用一个明确的法律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行为认知。但面对自媒体平台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教师如何帮助法治观尚未完全形成的大学生对这些信息进行甄别、分类、去除,降低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给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一大挑战。

3 信息自主化弱化教学效果。自媒体时代,信息发布呈现自由、开放、无序的特点,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的主体,可以自主的编辑自己的个性化信息。这种个性化趋势可以反映社会各阶层的观点、看法、利益需求,但是也混杂了各种错误、低俗甚至违法信息,如色情、诈骗、暴力、谣言等信息。尚未完全确立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大学生,很容易被这些不良信息感染,甚至被煽动,从事违法行为。大学生尚不具有坚固的法律意识、自律精神、空间契约、行为责任等法治观,在自媒体这种“自由”氛围中很容易无拘无束,为所欲为。教师花费大量课时传输的法治理念并试图建立的法律信仰在这种信息多元化背景下被冲击摧毁,教学效果被弱化。

三 自媒体时代加强高校法治观教育路径分析

(一)转变法治教育理念,转变法治教育目标

法治观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已被大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但法治观教育的目标并不明确,对大学生法治观的教育主要集中于知法、守法的层面,对于培养法治思维、形成法律信仰、践行法治方面缺乏明确的培育体系,直接导致大学生将法治教育理解为守法教育,心中并未形成坚定的法律信仰,一旦进入监管不严的自媒体空间,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很容易突破法律界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当前必须转变法治教育理念,强化法治教育目标,不仅让当代大学生知法、守法,更要让大学生尊法、重法,将法治理念内化于心,法治行为外化于行,这才是大学法治观教育的真正目标所在。只有大学法治观教育的强化,才可以真正杜绝网络违法犯罪,净化自媒体空间。

(二)优化法治观教育内容,创新法治观教育教学方式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法治观的教育主要集中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门课中,但该门课程虽历经多次修改,法律部分却一直不尽人意,抽象的理论说教较多,具体法律知识及应用较少,缺乏法律背景和系统连续学习的非法学专业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因此,要强化法治教育的效果,必须优化法治教育的内容,把抽象概念与具体实例相结合,及时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法律剖析,并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的便捷性,与大学生随时交流互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自媒体平台,可以将大学法治教育延伸到大学四年,增强教学的连续性和效果。

(三)建立校园法治文化,培育校园法治环境

一堂精彩的授课可以引发学生一时的共鸣,但一次亲身的法治实践却可以给学生留下长久的记忆,实践的效果远远胜于说教。在高校中,可以利用校园自媒体平台进行法治新闻播报、微电影、戏剧表演、法律事件评论等形式展示校园法治文化,强化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触动大学生的思想,确立法治观念,并养成良好的法治习惯。此外,法治、有序、文明的环境对人们心理具有正面导向作用,环境不仅包括现实的校园环境、社会环境,也包括网络环境。大学通过依法治校,规范学校规章制度,强化程序正义,引导学生参与监督学校事务,这样可以在大学生周围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同时,也要注重营造网络法治环境。学校可以通过讲座、宣传、校园网安全提示等方式,引导广大学生避免网络犯罪及侵害、健康上网,抵住防网络不良诱惑,不盲目发帖,转帖。尤其思政课教师应积极通过自媒体平台掌握大学生关注热点,及时沟通、交流和互动,解决大学生关注的现实法律问题,主动占领宣传教育阵地,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法治环境。

猜你喜欢

法治法律信息
法律的两种不确定性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文明养成需要法律护航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