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2018-11-30李佑成湖南医药学院
李佑成 (湖南医药学院)
《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等教育质量文化。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是一种潜在内涵标识,这种内涵标识需要外在制度加以承载外化。而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教育质量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教育管理理念落后、学生自我意识较强、教育管理模式更新速度慢等。但与此同时高校教育质量管理制度的创新也有了新的特点,这些特点和挑战都值得我们进行了解和研究,从而为更好地创新高校教育质量管理制度提供基础和保障。
一 “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质量管理的新特点和面临的挑战
(一)教育管理理念落后
对传统的高校教育质量管理制度来说,整个制度比较僵化、陈旧和落后,这样的教学管理制度严重阻碍了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当前国家推行的“全人教育”相悖。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质量管理的一个新特点就是:需要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养和实践技术本领。因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大时代,传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瞬息万变的变化,高校在进行教育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强化教学管理,不断适应“互联网+”社会的需求。
(二)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缺乏团队精神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很多大学生热衷于个性的自我,缺乏团队精神,这对于高校集中管理学生教学来说,造成了不小的麻烦。面对“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存在的这种学习生活特征,高校需要创新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好大学生的这些特点,让大学生能够在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下,保障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成效,从而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教育管理模式更新速度慢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种教育环境的变化,也促使高校需要不断革新学生的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另外,在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不断更新的过程中,呈现出一个新的特点,那就是高校的教育质量管理制度的创新和“互联网+”背景下的多媒体教学有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针对这种趋势和特点,高校需要引起格外的重视,需要结合“互联网+”下多媒体教学的各种优势,并将这些优势在高校教育质量管理制度的创新实践中运用起来,这样才能加快教育管理模式的更新速度,并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 “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创新的目的和原则
(一)制度创新的目的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传统的高校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已经比较落后和陈旧了,它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以进行高校教育质量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为了让高校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同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大学生人才。另外,进行高校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创新也是为了解决传统教育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遗留问题,从而更好地发展“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高校教育质量管理制度。最后,高校进行教育质量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也是为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并在“双一流”建设炙热竞争的高校市场中保持长久的学校竞争力。
(二)制度创新的原则
1 兼顾效率与公平。高校在进行教育质量管理创新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公平第一,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也要注重教育管理的效率问题。公平性原则是制度创新最基本的原则,所以高校需要有相关的监督部门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这一块的工作进行监督,这样才能保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育质量管理制度的公平性,并在此基础之上提高管理效率。
2 实现多主体参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参与人员包括:学生、教师、社会和政府等。高校在进行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创新改革的过程中,要将这些人员都聚合在一起,调动他们参与高校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创新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并引领他们监督好高校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创新全过程。
3 继承和创新相结合。高校在进行教育质量管理创新的过程中,需要继承、融合传统管理制度,又要学习新方法开阔视野完善教育质量管理制度体系,这样才能不断创新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并通过“互联网+”的多媒体技术将高校教育质量管理创新工作科学稳步推进。
三 “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创新
(一)营造良好内部环境
1 转变教育质量管理理念。传统教育质量管理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和专业知识能力培养,但在“互联网+”时代,在“全人教育”理念引领下,更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基础上的全面发展,高校需要运用互联网技术对教育质量管理制度予以整合修订,需要结合新时代教学管理理念,有效保障师生话语权,提升师生获得感与幸福感。
2 合理配置学科资源。学科建设水平是教育质量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高校要提高自身教育质量,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科学整合学科资源,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做强做特做精优势学科,最终达到提升核心竞争力与持续发展力之目的。
(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1 优化教师激励政策。在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基础上,高校通过人事分配制度、职称制度、教学科研制度等各项改革,优化适应高校教学科研岗位特点的内部激励政策,保障教师权益,提高教师薪酬,提升教师地位。
2 推进教师管理信息化。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教师管理信息化的意见》要求,通过建立教师管理信息化体系、形成教师队伍大数据、优化教师工作决策等有效举措,实现教师管理过程的精细化、教师工作决策的精准化、教师队伍治理的信息化。
(三)强化教育过程管理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过程的具体内涵是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基础上,通过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环境之间的耦合、濡化、渗透、凝聚,达成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培育公民意识、培养职业能力的目标。在“互联网+”时代强化教育过程管理,就是要合理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智能化、协同融合等基本特点,提升教育设计、教育实施、教育评价等教育过程的信息化水平。在“互联网+”时代之前,高校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往往忽视教育过程管理,只注重知识吸收、技能掌握程度的结果评判,这无疑为“生产”“次品”“赝品”“毒品”埋下根源。其中,这些“次品”“赝品”“毒品”的一个共性特征就是公民意识的缺失。而公民意识教育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基础,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前提是公民意识。“互联网+”时代高校强化教育过程管理,其根本点在于培育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即培育大学生的主体、自律、友爱等意识,培育大学生的法治、民主、平等、公正、效率、权利与义务、自由与纪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等观念。
(四)培育质量治理文化
质量治理文化是指各高校在质量治理进程中形成的,反映师生了解、承诺、能力、改正、沟通、持续、信任、宽容、自律、民主、法治状态的一种文化形态,其主要特征是认同与超越、交融与批判、吸纳与辐射、自治与共治的辩证统一,其主要功能是教育传导、激励凝聚、调节内化、协同创造等。在“互联网+”时代之前,高校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往往忽视培育质量治理文化,只注重管理效能的终极评判,往往陷入“不管即乱”“一管即死”的恶性循环,教育的“外化”,“外化”功能基本丧失。“互联网+”时代高校培育质量治理文化的根本是培育质量治理价值体系、核心是构建质量治理共同体、目标是建立质量治理网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