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研究

2018-11-30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小学西校区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7期
关键词:读题应用题数量

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小学西校区 唐 兰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习题教学的重要构成,应用题也是可以综合考查学生思维、知识掌握程度和解题能力的方式。应用题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心,尤其是随着学生掌握知识的不断丰富,学生碰到的应用题不仅会越来越多,而且难度和复杂程度也会越来越大,这就对于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要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找准方法,并且要在解题技能的训练上找到合适的路径,同时,要多进行相应训练,让学生有机会在反复练习中熟悉各种典型问题,了解各种常规问题的解题模式。这样学生的应用题解题素养才会逐渐提升,学生的综合学科能力也会得到很大进步。

一、注重数量关系的梳理讲解

针对小学生展开的应用题教学,教师首先要注重典型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梳理与讲解。虽说对于学生而言,应用题综合程度较高,并且问题可以非常复杂,这是学生解题时经常会出现障碍的原因,但是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学生之所以在应用题解题中障碍很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很好地把握和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因此,解题的思维和思路非常混乱,甚至很可能完全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这种情况十分普遍,也是教师在实施应用题教学时应当给予充分关注的教学问题。仔细来看,其实小学时期的学生会接触到的应用题都有一定的典型性,教师如果花时间将一些常规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就会发现,这些问题其实都有一些典型的数量关系,而解题的方法与模式也蕴含在数量关系中。因此,教师可以首先从强化学生对于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和掌握着手,让学生明确各种典型问题的分析解答路径,这样,学生的解题思路会清晰很多,问题解决起来也会更加高效。

小学时期的应用题中有很多典型问题,如行程问题,其基本数量关系为“距离=速度×时间”,而此类数量又可演变成“流水问题、相遇问题、追及问题”,以追及问题为例,又可分为“同向而行”“直线追及”和“环形追及”,同向而行追及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为“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等等。如果让学生对于这些常规命题模型和每一种情境下的数量关系有非常熟悉的掌握,学生必然会在解题上有很清晰的思维,解题的方法也会十分准确。因此,应用题的教学应当首先从这里突破,让学生对于常规数量关系具备有效理解与掌握,这样解题的效果才会更好。

二、培养学生的读题分析能力

小学阶段的数学应用题中,读题是非常重要的解题步骤,也是学生形成基本的解题思路的依托。很多学生的读题能力很差,难以从读题过程中将文字转化为数量,这自然会形成解题时的障碍。对此,教师要强化训练,要在平时的应用题教学中多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一开始,教师可以给学生做出引导,或者是给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感受与明确如何从题干中提炼重点信息以及如何将这些信息进行转化与应用,随后,教师可以慢慢深入地展开训练,结合一些典型问题,让学生首先自主思考,独立找寻题目中的数量关系,锻炼学生的读题和题干分析能力。经过不断强化的训练后,学生读题时会更加敏锐,信息提炼能力也会更强,这时学生的解题能力自然会有很大提升。

如有这样一个问题:王师傅每次运104箱货物,3次共运了多少箱?通过直观发现,此为文字性叙述的应用题,在此基础上,学生需抽象出隐含在文字间的数量关系,将文字转化为数量。第一次转化为“3个104是多少?”第二次转化为“3×104”,这便是应用题“文字→数量”转化法。这个问题很简单,也具备一定的代表性。教师只有在这些典型问题的不断训练中让学生具备这种转化思维和意识,学生才会在遇到题目时迅速形成解题思路,学生的解题能力才会有更大的提升。

三、注重数形结合思维方式的教学

随着解题训练的不断深入,教师要慢慢训练学生的解题思维,将一些好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教给大家,并且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中,如果仍然沿用很简单的解题思路,很可能在解题时受阻。随着学生数学思维的逐渐形成,教师可以让学生接触一些好的数学思维方式,数形结合就是一个典范。很多数学问题中都会非常直观地用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如果善于构建数和形的关系,在应用题的解答中可以灵活画图,不仅会让问题变得清晰直观,解题的过程也会更为简练。因此,可以逐渐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维辅助问题的解答,让学生掌握这些典型的数学思想方法,不仅会帮助学生更快地解决应用题,学生的学科能力也会有非常明显的进步。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图形是最直观的表现数量关系的形式,且易于理解。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图形法往往能有效帮助学生解答应用题。如:食堂买回一袋大米,第一天用去比总数的一半少12千克,第二天用的比剩下的一半少12千克,结果还剩43千克。这袋大米原来有多少千克?这个题目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尤其是题设条件比较多,学生很容易造成混乱,不知道如何切入。这时,学生如果善于画图,利用作图就能够很快地将其中的信息进行汇总,整个题目会立刻清晰起来,解题的思路也会更加顺畅,问题解答过程自然会更加准确与高效。

猜你喜欢

读题应用题数量
心爱的读题猫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小学低段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
统一数量再比较
小学生数学读题漏词现象分析
“读题时代”报纸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
头发的数量
走近打折应用题
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