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给侧改革的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2018-11-30艾小玲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南通226000
艾小玲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1 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分析
1.1 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稳步增长
2015年,江苏省肉类、奶、水果、蔬菜、水产品类产量分别为369.43万吨、59.59万吨、914.78万吨、5 595.68万吨、522.11万吨。2015年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为20%、30%、36%以上,冷链物流规模稳步增长。
1.2 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政策良好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为扶持和鼓励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相继出台了对应的政策和标准。江苏2014年出台《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指出,将分地区建设水产品低温库、果蔬冷藏保鲜仓库、家禽生猪冷藏冷冻冷库。这些发展规划的出台,为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实现了为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保驾护航”。
国务院近几年来也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2012年出台了《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2013年出台了《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和《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以及2015年出台了《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冷链物流政策无疑给冷链物流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发改委2014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冷链运输物流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年又制定《肉与肉制品冷链物流作业规范》、《道路运输食品冷藏车功能选用技术规范》和《冷链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资质》,规范了食品冷藏车冷链物流中冷链作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资质等级划分和包装与标识、温控与作业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标准。这些规定及意见为冷链物流的具体运作提供了操作指南,使得冷链行业正在变得有标杆可选,有标准可依。
1.3 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良好
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要求,将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以及消费模式的改变,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必然造成需要冷链运输的农产品数量大幅增加,对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加速扩张。
生鲜农产品在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很大,一直呈上升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但支出金额不断上升,说明居民更加注重对生鲜农产品的质量的要求。
据2016年江苏省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为16 257元,人均消费支出为12 883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 173元,人均消费支出为24 966元。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8.1%,31.7%。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发生了改变,首先是粮食的需求量下降;其次是果蔬、肉禽、水产品消费量的明显增加,消费种类也像多样化发展,果蔬消费的季节性差别也渐渐淡化。伴随着城镇居民生鲜农产品消费观念改变,也促使生鲜农产品生产流通行业向着优质高效的方向不断前进。
1.4 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基础设施完善
(1) 交通设施
交通是区域发展的大动脉,同样也是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命脉。目前江苏省已经形成了由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运、水运和管道运输等多种方式相互补充的综合运输体系和立体化交通网络。江苏省“四横四纵”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布局进一步完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初步形成。
(2) 冷藏车数量
作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之一的冷冻冷藏车得以稳健的发展。2015年中国冷藏车市场总保有量达9.9万台,同比增长12.5%,其在2012年至201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3.9%。然而冷藏车市场在2015年表现低迷,累计冷藏车销售1.09万台,与2014年同期相比(1.13万台) 下降2.9%。低温冷藏车和高温冷藏车的占比与去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分别为23%和77%。江苏省冷藏运输、保温汽车共有约4 000余辆,总承载量达3万吨。冷藏车主要归属于肉奶、冷饮和水牧产等副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和物资流通运输公司。对外进出口部门的食用品进出口企业单位拥有冷藏运输、保温汽车的比例占15%~20%,其主要的用途是运输出口的肉奶类、水牧产、禽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冷藏运输车所占的比率很高。
(3) 冷库容量
随着江苏省经济的发展,从冷饮、肉制品、蔬菜水果到鲜花、医药、电子产品,冷库从令许多人尚感陌生的“冷链运输”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2016年《全国冷链物流企业分布图》统计数据和30个省市冷库容量排名,江苏省冷库容量为276 870吨,位居全国第三。每万人人均冷库保有量为347.83吨。江苏省冷库资源分布较多,地区冷库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 软件设施
现在冷链物流中涵盖了各领域的技术,如冷链专业技术、冷藏信息技术等,现阶段在江苏省使用较多的物流信息管理技术主要有运输仓储管理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等。
江苏省促进冷链物流企业和生鲜电商合作共建冷链配送网络,逐步建立冷链物流大数据分析中心。加快推广RFID、GPS、GPRS等信息技术,建立可视化、一体化的生鲜农产品全程监控系统平台。
江苏省作为物联网技术的先行者已经突破了一批核心关键的物联网技术,例如传感器网络接口、传感器与通信网融合、物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的结合等,有力地促进和带动了全省的冷链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
1.5 农产品冷链物流主体状况
截止2015年,江苏省有国家A级物流企业421家,其中国家4A级以上物流企业163家,数量居全国第一。物流企业运作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专业的冷链物流企业,如江苏雨润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安得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谷昌物流有限公司、南京安地物流有限公司、南通汇益食品有限公司等本地专业冷链物流企业。
江苏省迅速推广生鲜农产品直销零售模式。不断扩大本地生鲜电商的影响力,如苏食肉品电商、南京e鲜美、1号农场、常州万家鲜等。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与快递企业的深度融合,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直销平台。
江苏省将构建完善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鼓励冷链物流企业通过引入外资、合并兼并、参股等方式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培育发展一批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同时鼓励资金雄厚的大型零售企业如南京e鲜美、1号店等加快建设生鲜加工配送中心,为社会提供专业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
2 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供给侧现状分析
供给侧结构改革,就是用改革的方式进行供给侧结构的调整,保证供给对变化的适应性,提高供给的有效性和利用率,使供给的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推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供给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供给失衡结构矛盾,明显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一方面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总数虽然较多,但是大部分设施设备陈旧,温度达不到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冷链物流起步较晚、冷链物流标准的不完善和冷链专业人才匮乏等因素的影响,冷链物流整体运作质量水平不高,冷链物流会出现断链、冷链不冷的问题。 冷链物流的现状根本无法满足人们对生鲜食品高质量的高求。
3 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供给侧改革的要求
目前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是中低端冷链物流多,高端冷链物流少。这需要冷链行业各企业与时俱进,推动供给侧改革,推进冷链物流企业业务结构改革。供给侧改革使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向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5个方向发展,以逐步完善冷链物流市场经营秩序,扩大冷链物流企业经营范围,推动冷链物流企业结构调整。
(1) 去产能
江苏省大多数冷库设备陈旧,管道严重腐蚀、大部分已使用超过30年,绝大多数都是平堆冷库。利用率低于50%。目前江苏省冷库存在供给侧矛盾,具体而言,供给的总体数量大于需求的数量,但是无效和低端的供给多,而设备先进、性能优良的冷库供应量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江苏省冷链物流去产能即减少陈旧的落后的仓库和车辆,实现冷藏仓库资源的优化配置,注重现代化立体智能化仓库建设,实现冷链资源的均衡优化配置。
(2) 去库存
冷链物流企业和生鲜农产品流通企业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软件,根据历史以往的销售和需求数据,采用科学的预测手段,精准合理地预测市场需求,为冷链物资的采购和库存提供依据,提高仓储的周转率。
(3) 去杠杆
去杠杆主要是完善金融市场秩序,推动物流金融业务发展;鼓励综合性冷链服务提供商开展资金融通业务,为供应链上下游客户提供一体化金融物流服务,为客户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4) 降成本
冷链初期投入和后续运营成本都高于普通仓库。除冷库建设和运营,冷链运输成本也比普通车辆运输成本高出40%~60%。预冷环节缺失、经营分散、运输网络落后、缺乏有效信息管理系统是冷链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可以通过改善运输、加强配送管理、控制库存、建立科学的管理信息系统等手段降低冷链运营成本。
(5) 补短板
补短板主要是指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将从量的增长向质的增长改变。主要解决高层次人才匮乏;设施设备技术落后、数量不足;行业龙头缺乏、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
4 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供给侧改革的目标
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供给侧改革,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短板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推广绿色技术、提高物流资源利用率、降低冷链物流的成本,促进冷链物流绿色低碳发展。
(1) 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实现全冷链透明。 加大规模改造和更换陈旧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及仓储设备。应在生鲜产品从产出到最后运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一系列过程服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低温处理控制,以保证生鲜产品的质量。 采用全程可追溯信息技术实现冷链全程的透明,让消费对食品的质量放心。
(2)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模式,实现一体化。推广基于“连锁直销+冷链配送”、“冷链物流+交易”、“网络化冷库+生鲜加工配送”、“可采用分布式仓储+本地配送”等冷链物流先进模式。提升冷链物流全能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建立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公开农场品冷链市场供给需求信息,保障全社会冷链物流质量效率的提升。
(3)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资源配置,实现节能安全。①整合冷藏仓库资源,提高冷藏仓库资源利用率;②使用先进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提高冷链物流效率;③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运输网络,保障冷链物流运输效率;④引进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绿色节能发展。
(4)保持高速稳定增长,实现全过程冷链。全过程冷链就是要完善冷链“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最初一公里”是指生鲜农产品采摘后的预冷,“最后一公里”是指从生鲜农产品从商家配送到消费者手中。即将过去以冷库为中心,向两端延伸,以低端冷库为主向中高端发展,真正实现全过程冷链覆盖。
5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对策
5.1 为农产品冷链物流提供有力金融保障和服务
积极利用金融结构遍布全国的网点网络优势,为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降低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贷款利率和审贷流程。开发物流的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创新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业务,在传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业务,解决冷链供应链上客户资金问题。
5.2 为农产品冷链物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冷链物流行业投资大,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吸引社会企业资金、外资等向冷链物流行业流入,也可以由地方财政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考虑到冷链物流服务的特殊性,政府可制定部分较人性化的辅助政策,以帮助冷链物流企业降低流通成本,减轻企业压力。如在冷链物流企业申报登记时,可适当简化行政审批手续;联合交通部门对物流车辆的管理、年审等开辟绿色通道,以保障冷链运输车辆的转运、停车、配送等道路运输环节得以顺利进行。
5.3 推动建立多种模式的冷链物流体系。
结合江苏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产业发展、财政投入、地理位置等因素的不同,各地市农产品种类特点也各不相同,因此各地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模式也不同。
第一类地区:苏州、南京市属于江苏省经济强市,在第一类城市中具备发展高级冷链物流模式的条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也较高,现代化程度也较高,政府财政对于运输行业投入以及地市商品交易市场数量也位居前列,应该主要发展基于HACCP和物联网的供应链伙伴联盟冷链模式和第三方冷链模式为主,企业自营冷链模式、批发市场冷链模式为辅。
第二类地区:徐州市、南通市、无锡市都为江苏省农业大市,是农产品主要的生产基地,同时本地区也有一定的加工业发展基础,大型企业较多,政府财政对于运输业支持力度也较大,同时位于本市的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较多,发展应该以企业自营冷链模式和批发市场冷链模式为主,逐步推进基于HACCP和物联网的第三方冷链模式和供应链伙伴联盟模式为辅。
第三类地区:盐城市、常州市、淮安市、连云港市、扬州市、宿迁市、泰州市、镇江市。相比较前两类地区,本地区城市农产品发展水平并不占优势,属资源型城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应该以批发市场冷链模式为主,企业自营冷链模式、第三方冷链模式和供应链伙伴联盟模式为辅。
5.4 利用物联网、HACCP等新技术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平台
通过HACCP体系对冷链物流的全过程进行物理、生物、化学方面的危害分析,将不同农产品的微生物标准录入终端的物联网系统,建立庞大的农产品信息数据库。即使危害发生,通过物联网技术和控制体系有效结合也可以迅速追溯到危害产生的根源,让危害消失在萌芽状态,将危害产生的损失尽量降至最低程度。政府建立监控与追溯系统,主要作用就是将冷链物流运作中的核心信息和冷链相关企业监控中心的主要信息都将上传至该信息平台,利用该平台进行汇总后,进行数据查询统计和数据追溯。消费者可以根据批次码对照对在流转的生鲜农产品进行跟踪。
5.5 大力发展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
冷链物流对物流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和操作手法都有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具备这种高端的物流能力。对于企业来说,冷链物流业务为企业的非核心业务,生产商自营冷链物流,将资金过多地投入到冷链设备设施、网络建设及人力中,如果只为自己的业务进行服务,无疑是不明智的举措,所以渐渐地许多厂商希望有能提供完整的低温服务的第三方冷链企业。相对于企业自营物流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则会有效地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成立独立的冷链事业部门,设计规划好完整的冷链物流运输干线网络,开展生鲜产品的物流服务。由于冷链物流的低温特点,物流企业单独建立冷链物流中心,投资成本高,而且回收期较长。而因为冷链食品的特点相同,所以社会整个冷链物流业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建立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冷链物流业的共同配送。
5.6 加大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力度
现在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很普遍,但是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视角与企业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从事普通物流人才多,冷链物流人才少,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江苏省高职院校应该根据“整合、共享、拓展、开放”原则,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共建校内外冷链物流人才的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企业兼职教师库,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管人员任兼职教师,与本校教师有机组合,不断完善实习实训体系和实习实训机制。基于先进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理念,结合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特点,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校内专任和校外专家相结合的专业教师团队。
[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等.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2016)[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6.
[2]李鑫.“十三五”期间冷链行业发展何去何从[J].食品安全导刊,2016(7):59-61.
[3]李玉婷.基于HACCP体系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林荣辉.供应链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研究[D].淄博: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吕冬梅.基于市场需求的冷链物流高技能人才培养分析与研究[J].物流技术,2013(9):491-493.